港岛BOSS之路_第五百四十八章 家族信托基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四十八章 家族信托基金 (第1/2页)

    五分钟后,金融城M.H.银行租用的写字楼前,詹姆斯的那瞪眼张嘴做出了一个呐喊的动作,不过因为他的头与身体其他部位分离的缘故,所以没有任何声音传出。

    而“私了”的一群人也回到了写字楼内,整个街道一片安静,佐罗在窗前恨恨的看着大街上的那个人头,心里一直都在骂着脏话。

    就差一点,就差那么一点点他就扑街了,他可不像其他那几个猛人那样心理素质特别好,这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场面他也是第一次感受,现在情绪都还没平复下来。

    林家耀站在他旁边看着大街上血腥的一幕心里也砰砰直跳,毕竟他属于真·文职人员,这一幕对他来说还是有点冲击力的,不过马上便换成了兴奋的表情。

    “本来还在考虑那些大新闻该怎么发布,每一个都是可以上头条的,没想到军情六处这么配合,又给我们送来了一个新的头条!”

    “你的意思是?”

    “明天一定要让007上头条!”

    “OK,包在我们身上!”

    “对了,我觉得我们应该马上转移,不然明天之后这里估计会很热闹。。。”

    “呃,你说的也是,那赶快行动吧!”

    不止是他们,金融城其他很多人也准备开始跑路了,不过这些人都是被吓得,生怕牛国下次直接不讲武德出动大部队把他们给一网打尽。

    。。。

    贵族老爷们还在无力的挣扎着,但跳水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他们手里那点零花钱只是杯水车薪。

    对,就是零花钱,同时也是法律意义上真正属于他们掌控的资金,而其他绝大多数家族资产都是委托他们的管家团队所设立的信托基金在打理。

    豪门大家族,为什么叫大家族,为什么叫豪门?

    原因不过是两点:

    一.人多力量大。

    二.大家守规矩。

    至于家族之间为了争夺上一辈的遗产大打出手,这只是电视剧里的剧情,而这些素材都是一些没有底蕴的小家族为编剧们提供的灵感,港岛的郭氏三兄弟就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港岛还是被牛国影响的较深的,例如家族信托基金这个东西。

    什么样的家族需要家族信托?

    一有钱,二至少有两代人。

    什么是信托?

    很简单,信任托付。

    家族信托基金就是超高净值人群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财富管理与传承的一种形式,这个形式具体到实际上来就是:符合法律的保险、信托公司产品、遗嘱、股权等等的集合。

    信托基金和财产委托人共同决定一套机制,以最省税的方式将自己的财产有计划的分给指定的信托收益人,欧美的豪门世家指定的信托收益人一般都是指家族所有成员,括族长这个财产委托人同样也是信托受益人。

    其好处按接地气的话来说就是:钱分的合理、保密做的好、税交的少。

    就像赶时髦一样,基本上只要有点家业的家族都会设立自己的家族信托基金,可惜如郭氏家族这种情况那就是画虎不成反类犬。

    不论信托基金的各种规则制度架构看上去多么完美,但总归还是要人来执行的,一味的邯郸学步后果就是郭家三兄弟这样的案例。

    所以说光有家族信托还不够,还得让所有人去配合才行。

    家族信托其实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存在了,华国最出名的就是刘备白帝城托孤诸葛亮,委托人是刘备,受托人是诸葛亮,受益人是刘禅,信托资产为蜀国政权,此外刘备还委托了尚书令李严充当信托监督人的角色,最后蜀国政权被魏国政权强势恶意收购,但资产平稳交接,刘禅最后受封安乐公,这一起家族信托交易可以说是比较完美了。

    可这个信托契约只是一种道德关系而非经济关系。

    真正形成相关明文制度的家族信托是13世纪牛国颁布“没收法”,禁止将土地捐赠给教会以达到资产转移的目的,在这种大环境下大家为了规避法律开动脑筋就形成了信托制度的前身。

    最后在十八世纪的米国开始大行其道,信托行业迎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直至发展成了当今欧美有钱人对于家族资产管理的首选。

    而这都是建立在欧洲那些家族成员守规矩的基础上,不然就算有家族信托基金,但其他人都不认可这个规矩,都想打破规则自己去玩,那就没办法了。

    内地先是陈胜、吴广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口号撅了贵族的根,然后唐末的黄巢又彻底摧毁了世家门阀,接着随着新时代来临乡绅阶层也被赶绝了,自此内地再也没有了实际意义上的家族只有家庭这个小单元架构。

    而欧美连社会思潮居然连血统这种东西都还被视为荣耀的象征,大家族内部几十号人乃至几百号人对于家族财富的分配规则都非常认同。

    就算有人想要逆天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