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四一 炫耀和谦虚 (第2/2页)
的规范!” 郑黎彻底无语,如果做成了,这可是开宗立派的作为啊!更何况现在赵阳已经过了“六”这个坎,学会了第八支魂曲,学全十二支魂曲也可以期待了! 再从安老太的话里可以听出来,赵阳在针灸药剂上也有着不俗的造诣,他还那么年轻,要将两者结合,形成规范,似乎不能不现实,甚至可以有很大的成功机率啊! 赵阳底是辈,不能让郑黎爷子俩听安老太一个劲地夸他,而且他又在现场,端起壶按顺序倒上茶,笑道:“安师夸我太过了……我还是一末学后进,郑前辈,以后有不懂的地方,还请不吝赐教啊!” 郑黎正色道:“以后中医的发展还是要靠你们这一辈,有什么不明白的,放心地找我们这些老东西们问!虽然在眼界上,我们可能不如你们这一代,但在传统的继承和经验上,应该还是能帮得上你们的!” 从刚见面,赵阳的得体大方给他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现在见他这样谦虚,对他的观感更加满意。 而他的话也不是随便,近些年的中医发展虽然有了起色,但被社会上的鱼龙混杂所累,却是一直饱受争议,比如,各种打着中医旗号敛财的所谓中医,不仅没能让中医扬名,反而添了污点。 其次,在传承和发展上,他们这一辈还好,潜心钻研的人底还不少,但了赵阳这一代,因为整个社会都处于“一切向钱”的思潮中,中医又并不是短时间能掌握的技艺,也造成了学的人数不多的现状。 所以,对于肯用心学习中医的年青人,郑黎却是一直用心地提携。 赵阳对人心的感知特别敏锐,自然能听出郑黎的语出真诚,对他也是心生敬佩,真诚地道:“郑前辈高风亮节,晚辈佩服!” 安老太这次没有继续“刺”郑黎,而是淡淡地道:“你和旭辉这子差不多大,不用那么生疏,叫他一声师叔或者郑叔行!” 赵阳自然知道安老太这是为他积累人脉,对于郑黎的为人,他也十分佩服,于是势叫道:“郑师叔!” 郑黎眉间带着笑意,来对赵阳也很满意,微微点了点头。 郑旭辉则和赵阳互报了年龄,赵阳大一岁,当了师兄,玉甜甜地分别叫着“大师兄”、“二师兄”。 郑旭辉咳嗽一声,道:“玉啊,你还是叫我辉哥好了!” 玉奇怪地道:“为什么?” 郑旭辉摸了摸圆滚滚的肚子,又抓了抓脑门,道:“这个,叫辉哥亲切!” 赵阳一笑,想他可能是联想了四大名著身上去了。 安老太则道:“辉你也该减减肥了!正好你赵师哥配出了一种减肥茶,他的一些亲戚朋友都喝,效果很好,你平时也喝一点吧!” 赵阳马上内心感慨着,有这样的师父真好!不仅帮着积累人脉,还帮着推销产品,真是好得让人无话可了! …… 经过这样一个插曲,气氛明显热络起来,现在这种场面,也不适合谈关于中医的继承和发展这样的大问题,郑黎对玉的眼睛却是很上心,在问完安老太这几年的情况后,他询问赵阳的治疗方案及方法。 玉眼睛不能视物的根结在于眼部经脉太过脆弱,气血供养不足,所以,在治疗上都避不开加强那些经脉。但问题在于,那几条经脉太过脆弱,对补养之气都不能承受太多! 这些问题,郑黎自然早透了。他原本的打算是,让这些经脉随着玉年纪的增长,能够自己得加强。不过,这也是当时没办法的办法,毕竟,那些经脉本脆弱,使用了锁脉针法后,得的气血更少,加强又能加强多少呢? 所以,他还是很想知道赵阳是怎样做这一点的。 而赵阳的方法也没什么出奇的,不过是用了药效更为缓和的外敷之法,又佐以针灸之术,但要有什么不一样的,那是他所使用的是用古法炮制药材制成的“灵玉膏”,药力更为轻柔和缓,药效却很明显!更重要的则是,他在药力多少的掌控上要更为精准! 郑黎听完后对赵阳在医术的评价却是又高了一层!中医治病,最为重要的不外乎三点,诊断,开方,用量,这三点相辅相成,同样重要,而“用量”则直接关乎药能不能病除,也可以是最为重要的! 于是,他凑着这个机会,药材、药方的用量问题讲了他的经验之谈。 听完后,赵阳觉得受益匪浅,不由感叹,这是有老师的好处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