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三章;计划开始 (第1/1页)
“嘿嘿,是的,五爷,您老猜的真准!” 王振一听,隔着门拍马屁说到。 “切,你一来我就知道有好事,不然的话,你小子那么忙,那里有空来我这里。” “说吧,这次需要五爷帮你什么忙?” 说着,王五爷打开了大门,一边里面走,一边头也不回的问到。 “是这样的,我又想了一个赚钱的好项目。想要和村民合作!” “这不,广播通知是最快的方法,我就来了。” 王振一边跟着王五爷往里面走,一边笑着回应到。 “坐吧!” “什么项目?说来听听!” 说话间,两个人已经来到客厅,王五爷一边招呼王振坐,一边在坐下以后跟着问到。 “养猪!” “我出本钱,村民负责养。” “养好以后,我以十五一斤的价格回收。” 看着王五爷,王振坏笑的说到,准备看一下王五爷震惊的样子。 “什么?这么高的回收价格?你小子还能赚钱吗?” 听到王振的话,王五爷不负他众望的叫出声来,满脸的不可置信。 “赚肯定是能赚的,无非是赚多少而已。” “因为这些猪回收以后,我可是准备卖给游客。” 看着震惊的王五爷,王振自信的说到。 开什么玩笑。 他就算是再有钱,也不可能白白帮村民。 不是他小气。 而是他深知升米恩,斗米仇典故。 他可以带村民们赚钱,甚至自己也少赚点。 但是,一点也不赚,甚至倒贴的事情。那就不可能了。 “能说得具体点吗?五爷的年龄大了,还有一点没理清。” 看着自信的王振,还有点疑惑的王五爷直接问出声来。 “嗯,是这样的五爷。” “按照我的想法,这养猪计划,我会与想要养猪村民,并且家里有养猪条件的人合作。” “我提供小猪,村民们负责日常喂养。”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与他们签订一份养猪的合同。” “里面的内容就是强调村民们不能在养殖的过程中把小猪卖了,必须卖给农场。” “而作为回报,农场会在猪超过一百斤以后,以一斤十五块的价格把猪回收回来。” “这样的话,村民们只需要付出一些猪饲料,以及剩饭剩菜,就可以从养猪之中赚大钱。” “养的越好,赚的就越多。” “比如,村民们养了两百斤,那就是三千。” “养了一百斤,那就是一千五。” 看着疑惑王五爷,王振详细的把养猪计划的内容说了一遍。 这下,王五爷顿时懂了。 “原来是这样,你小子这个赚钱主意,该不会是专门为了村里面的老人和小孩想的吧?” 听到王振解释完,王五爷明白怎么回事以后,脑筋一转,就想到了这个可能。 一头猪从十斤养到一百斤需要多久? 可能对于专门养猪的人来说,可能只需要几个月, 可是对于农场的人来说,需要一年。 一年的时间,即使王振给的收购价高,以一头猪一百斤左右,也顶多卖一千到两千块钱。 这点钱,一般的壮劳力看不上。 因为他们一两个月就赚回来了。 可是,对于老人和孩子来说,那就不同了。 他们平时要力气没力气,要个头没个头,想要赚钱的话,可以说是千难万难,只能靠在家里养一下鸡鸭鹅,以及猪赚一点外快。 因此,大人看不上的养猪,她们肯定会非常愿意去做的。 “嗯,是的,养猪计划就是为了村民面的老人和孩子专门想的。” “家人人少的话,养一头,一年赚一千五不难。” “家人人多的话,养两头,三头,赚个三五千也不难。” “就看那些村民勤快不勤快了,现在已经进入春天了,路边到处都是野菜,养猪根本不用担心没东西喂。” 听到王五爷猜到他的用意,王振认同的点了点头,并没有任何骄傲。 穷则独善其身,富则接济天下。 这是老祖宗说的名言。 王振虽然并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可是带村民们致富,他还是非常愿意的。 因为他需要这样一个大环境。 一个人富,那不叫富。 周边的所有人都跟着富,那才真叫做富。 “唉,那我就替村民们谢谢你了,你暗中为他们做了那么多,也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感恩!” 从王振的嘴里听到肯定的回答,王五爷满脸感激的看着王振,对村民有点怒其不争。 因为跟王家过了一个好年不同。 王五爷家过年的时候,可没少碰到烦心事。 村民们有妒忌王家赚钱,想要收回土地的。 有嫌弃王家给的包地钱太低的,想要提价的。 有嚷着想要回家种地,要以土地入伙的。 可以说。 随着过年村里面的大人打工回来,一时间村里面群魔乱舞,都想着从王家多弄一点钱。 这些,王五爷都帮王振挡回去了。 收回土地? “来来,看看合同写的啥?” 想涨价? “来来,看看合同写的啥?” 想入伙? “来来,看看合同写的啥?” 就这样,在王家人不知道的情况下,王五爷也不知道帮王振挡下了多少想要找事的村民。 “感谢不感谢有关系吗?” “反正我做了,愿不愿意跟着我赚钱,就看他们了。” “倒是五爷您有点费心了,今年的包地钱让您去给村民们送去,肯定遇到不少麻烦吧?” 看着头发花白的王五爷,王振毫不在意的说完,有点心疼的问到。 包地钱是一年一给的。 第一年的时候,村民们满脸感谢,都暗中笑话王家傻。 可是,当王家在这一年的时间,用包来的土地反赚百万以后,村民们这才发现原来并不是王家傻,而是他们傻。 这种情况。 那些原本还同意的村民,肯定会想变卦。 因此,为了避免麻烦。 第二年的包地钱,王振并没有亲自去一家一家给村民们,而是选择了让王五爷去忙。 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的村民正面冲突,交涉,让他们无计可施。 不然都话,一旦那些村民们胡搅蛮缠起来,王家根本没办法。 除非撕破脸。 可是这样对谁都不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