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48章 在《遮天》中看历史。 (第2/2页)
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 上古时期,诸多圣皇与古帝无一例外,皆选择在此封禅,令泰山笼罩了重重迷雾,透发出无尽神秘气息。 春秋时期,孔圣曾往来汲汲于泰山,寻觅上古封禅大礼的遗迹,但却空留遗憾,未有所获,弟子追问时难以回答。 …… 叶凡众人在酒楼休息了一夜,第二天开始攀登泰山。 一行人当中,很多人都是第一次登临泰山,唯有亲临此地,才能够感觉到它的壮阔与雄伟。 山体分三层台阶式地质结构,犹如登天台阶,坐北朝南,山体通体打开,一条十公里里长的登天路,通向浩大的山体间,延至峰顶。 无论是远望,还是近观,都可以感受到那种磅礴大气,让人心怀激荡。 在壮阔的泰山面前,让人有一种奇异的错觉,自身微渺如蝼蚁,甚至天上的日月星辰亦显得微不足道。 这是一种震撼性的感觉,让人心灵为之震颤。 林佳和叶凡同行,与他探讨封禅的事情:“自古以来,能够在泰山封禅的的都是绝顶的帝王。” “在古代,你没有做出丰功伟绩是不能泰山封禅的。” “像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高宗,等人都是牛逼的君王。” 读者们看到这里深以为然的点点头。 秦皇汉武以及光武帝,那无需多说,在本世界也是声名赫赫的存在。 秦始皇,千古一帝,不解释。 汉武帝,从他以后,这个民族以汉为姓。 光武帝,再造汉朝,被认为是古来最完美的皇帝之一。 至于唐高宗,本世界虽然没有这个人,但他在徐乐的小说“附属资料中”被多次提及,在他的治下唐朝版图达到最大。 叶凡对林佳道:“宋真宗也算牛逼的君王么?” 林佳…… “泰山封禅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 “齐桓公称霸以后想举行封禅大典,经管仲劝说后,自知没这么大的福气,放弃了封禅。” “唐朝时,唐太宗李世民曾想到泰山封禅,魏征出来谏阻。当时李世民咄咄逼人地问:“你说我哪里不够封禅?!” “齐恒公春秋五霸之一,唐太宗,千古明君,他们想要封禅,都被人认为德行不够。” “但是宋真宗舔着脸要去封禅,真是厚颜无耻。” “宋真宗?都记得澶渊之盟,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打赢了和别人签订不平等条约,所以这完全是沐猴而冠。” “自从宋真宗泰山封禅之后,后续的皇帝不管多厉害,都不想去封禅,丢不起这人了。” 读者们看到这里快笑喷了。 “这真是一泡屎坏了一锅粥。” “宋朝不但是朝代烂,皇帝更烂。” “什么臭鱼烂虾都能封禅了,后世皇帝自然不会去了。” “如果李世民地下有知的话,肯定会吐槽,这丢人的玩意儿也能封禅?早知道这样我就不该听魏征的。” “我记得光武上泰山都被嫌弃功绩不够大被后人嚼舌根了的。” “确实不太够。特别是和秦皇汉武这种靠着硬实力拼下来的帝王来比。” “刘秀更多是依靠地方豪强的力量,得天下非常快,但是缺点就是他的后代就惨了,东汉一堆皇帝活不到成年。” “不是对豪强放纵,是天下就是豪强的。刘秀本质上就是豪强阶层推举出来的代表,从开始到结束东汉的财力军力都是掌握在豪强手里的。” “豪强是历朝历代的“核心力量”,那么历朝历代打击土地兼并的皇帝们早就哭死了。知道汉武帝时期设置十三州刺史主要是干嘛的不?” “我都不知道宋真宗有什么脸上去泰山之上,若上天有灵,听见这瘪犊子被人痛揍一顿还要年年送钱给人家,就这鬼样还敢上来封禅,怕不是智障。” “他以为封禅泰山的皇帝就是有脸的皇帝,却不知道只有挣下脸面的皇帝才有资格封禅泰山。” “按照纯碎的历史角度去看,宋朝还真不是正统的朝代,只能类似东吴这样的割据政权。” 读者们议论纷纷。 “宋真宗怎么有脸封禅?” 徐文对宋朝这个朝代以及皇帝都没有好印象。 徐乐小说中的宋朝,有靖康之耻,国都被破,妃子公主沦为妓女,皇帝被人捉去,这是何等的奇耻大辱? 再说那赵构,在所有的赵氏皇族都被围困在汴京城内之际,自己夫人也在汴京城内的情况下,他见死不救,带兵回到应天府登基称帝。 他眼睁睁的看着靖康之难的发生,两代皇帝、无数女眷、满朝文武,被金国遛狗一样遛回金国。 他老婆也在奴隶之中。 而且他老婆当时怀有身孕,被金国将军置于马上,颠簸百里导致流产,为娼为伶十数载,送回南宋时,已为冢中枯骨。 就这样他都能忍。 除此之外,还杀岳飞,自毁长城,向金国称臣,自称儿皇帝。 这宋真宗比赵构也强不到哪里去,签下澶渊之盟,还有脸封禅,真是无耻至极。 石开对秦明道:“我觉得澶渊之盟还不错,花费了三十万两银子岁币,换来的是开边境得来的巨大的贸易收入,而且预估的军费是三千万两银子,够交一百年保护费了,面子上确实过不去,实际上狠狠的赚了一笔。” 秦明回答道:“每年二十五万两银子真的不多,真要和西夏全面开战,预估的军费是两千五百万两银子,够赐一百年岁币的了,而且西夏和宋贸易每年都有巨大逆差,每年赚的钱比保护费多多了。 “每年五十万两银子真的不多,真要和金国全面开战,预估的军费是五千万两银子,够交一百年岁币的了,而且金和宋贸易每年都有巨大逆差,每年赚的钱比保护费多多了。” “每年五十万两银子真的不多,真要和蒙古全面开战,预估的军费是五千万两银子,够赐一百年岁币的了,而且蒙古和宋贸易每年都有巨大逆差,每年赚的钱比保护费多多了。 “大宋占了这么大的便宜,为什么先联金灭辽,后联蒙灭金呢?是赚钱不香吗?大宋君臣的脑子里想的什么啊?不是应该把赚钱放在第一位吗?” “账不是这么算的,首先三十万两银子岁币不是一个小数目。” “其次在丝路断绝的情况下,给掌握丝路的国家送去一年二十万匹的优质丝绸,这资敌程度,也是没谁了。” “再算上河北盐政被辽国走私盐冲垮,让铜钱大量外流,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 “并且将华北地区大门打开,让防御设施难以修建。” “除此之外,澶渊之盟最可耻的不是岁币,也不是割地,而是与辽国约为兄弟之国。辽与宋成了兄弟,那就是并为正统,大宋主动放弃了华夏唯一正统的地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