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3章 源天书 (第2/2页)
读者们看到这里愕然不已,那可是让各大圣地都脸绿的一代奇人啊,晚年竟死的不明不白。 “源天师太惨了,晚年会遭遇不祥,叶凡晚年也会被刮红毛旋风么?” “感觉《遮天》中的《源天书》是和《神墓》中《唤魔经》一样的邪门功法。” “我觉得源天师晚年被红毛邪魔吞噬了灵魂。” 读者们议论纷纷。 叶凡不得不惊,他连续看下去,那今生物始终没有走出神源,但是周围的修士尸骨越来越多,鲜血染红了大地。 直至到了最后,一个被光环笼罩的人族强者从天而降,这一切才开始生转变。 看不清其容貌,甚至无法判别是男是女,浑身都被瑞彩缭绕,只在其头顶上方刻写有一个“帝”字。 “古代的那位大帝!” 叶凡心中一惊,快向下看去。 不愧为君临天下的大帝,一出手就将那个眉心生角、虔诚守护神源的人形生物馈压了,直接拍入了大地下。 那种气势,威绝天地,古人用简单的笔调,竟刻出了一点灵魂,将那位大帝的无上威势表现了出来。十方云灭,气贯长虹,星月抖动,这就是大帝的威势!他始一出手,就镇压了人形生物。 而下面的刻图中,他直接对神源动手,可惜到了这里,古矿洞壁破碎,图案断裂了,难以看到结果。 略过这一段,叶凡继续向后看,他感觉像是回到了十几万年前的荒古大地,感受到了那位大帝的无上风姿。 那个绝世神源中的存在,显然非常恐怖,强大到了极致,让大帝祭出了武器,那是一口大钟,与天地齐高,压落而下,将神源覆盖。 “真的有大帝来过紫山。” “感觉《遮天》中的大帝战力好高呀。” “每一位大帝都是纵横九天十地,震慑八荒六合的存在。” 读者们议论纷纷。 叶凡迈步前进,走出不远,他忽然在紫色的石壁上看到了一行字。 “神王姜太虚误入魔山,决定一窥究竟!” 看到这里,徐文相当的震惊,一个东荒神王竟然来过此地,走了进去。 “他姓姜,多半是荒古世家姜家的人……” 陆武猜测道。 五步外,一行纤秀的字迹,如水中莲花,清新扑面,像是有生命一般。 “瑶池圣女杨怡寻张林,入魔山前留。” 徐文甚为吃惊,连瑶池圣女也进过这里。 “张林....张家的初祖不是叫张林吗” 陆武张口结舌,那位源天师与瑶池交好,圣女为其红颜知己。 “难道说是万年前的那个瑶池圣女” 陆武心中叹息那个圣女踏遍北域,最终失踪了,不想竟进入了这里。 “她对那位源天师有情有义,可惜了……” 陆武不知道神王将太虚的结局,但这个圣女肯定没有走出,不然也不会失踪了。 “你为张林立下衣冠冢,何人为你立下墓碑?” 陆武叹息一声道。 “你……是谁?” 那个声音来自另一个方向,不是紫山深处的魔性力量,非常虚弱,似乎随时会断气。 “说话,你是谁?” 叶凡追问。 “神王……姜太虚。” 虚弱的声音,徼不可闻,根本不连贯。但是,这五个字听在叶凡耳中,却如天雷一般震耳。 读者们也被这个信息惊住了:“神王姜太虚还活着?” “太虚,指道貌,道大而虚静,亦泛指大道。敢用这两个字做名字,确有大气魄,若再实力超群,那就更让人敬仰了。” 秦明喃喃的道。 叶凡处在一种奇妙的状态中,整整十日过去了,他一直沉浸其中,身体展动,如梦似幻。 他在以身体结印,不单单是结手印,每一寸血rou都是道印的一部分,整个人如太虚、似道貌,欲将无形大道表现出有形之势。 最终,他心中轰然一震,浮现出一尊亘古不变的身影,千变万化归一,结出唯一体势! 一种体势概括了这一秘术的全部,这是斗战圣法! “斗战圣法。” 看到这里,袁洪眼前一亮。 “不知道这门功法相比我的《九转神功》如何?” 袁洪好奇的道。 “《遮天》中的九秘好强大,不知道是谁创造出来的。” “九秘,神秘而又强大,每一种秘术都惊天地泣鬼神。” “在太玄拙峰得到的秘术。可以数倍至十倍的叠加战力,称得上旷世奇术,若是发挥出,任何敌手都要颤栗。” “而姜神王传下的这种秘术,则攻击力极度恐怖,很难有秘术可以超越。” “真不知道九秘合一,会展现出怎样的威力?” 读者们议论纷纷。 “你获得了《源天书》。” 徐乐的脑海里出现了一道提示音。 源天书:《遮天》中源天师一脉的无上圣法。 “《源天书》,有意思。” 徐乐对《源天书》还是很好奇的,在《遮天》中源天师修炼了《源天书》之后,晚年会遭遇不详,生长红毛。 东神也因为这个梗被读者戏称为“红毛怪”。 徐乐打开《源天书》,当中一个个古字像是一颗颗星辰在闪曜,熠熠生辉。 开篇明义,这不仅仅是寻源的圣书,更阐述了天地人,通过源而近道,最终要做到的是天人合一。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 徐乐连续翻动书页,陆陆续续见到了这样的记载,这果然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 他向后翻动,银色的铁纸,流动出异彩,让他神情越来越凝重,不愧是奇书,里面的术近乎道。 不讲修炼之法,但却接近道法,涉及甚广,讲究审察山川形势,地貌的结构,天相的变化,涉及到了阴阳五行,更有人天人感应之法,玄而又玄,艰涩难懂。 “上应星象,下呈舆图,天地生成,卦行安定……” 徐乐读罢,沉就半晌,太繁复了,这是一门高深的经文,涉及的东西大多了。 7017k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