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59章 谪仙逝去! (第2/2页)
,逐渐磨灭,生命走向了终点。 “生我养我的太玄星峰,我失败了,败给了命运,挣脱不开枷锁,可惜,我再也不能看你一眼了。父亲,母亲,师兄师弟们,我没有叛出太玄,云飞没有选择啊,愿太玄昌盛,护住所有弟子!我去了……” 他遥望南域太玄,晶莹的泪水滑落,最后一片光雨消散,落入祖脉古洞内,华云飞就此彻底消失,消逝! “多么可悲,从被选定为传承者之后,华云飞的命运便已经注定,无法摆脱。” “他的梦想是当一个小小琴童,可惜就连这个可怜而渺小的梦想,他都实现不了。” 秦明为华云飞的结局感到悲伤。 华云飞,一个富有诗境的名字,最终化成一片光雨随风而散,最后一滴晶莹的泪自他那消散的面庞滑落,坠在泥土中,溅起几许尘,他的生命就此枯尽。 洁白的花在飞,每一瓣都染着血丝,晶莹透亮,清香阵阵,一个超尘脱俗、气质出众、如谪仙一样的男子就这样离尘绝命。 古洞口只剩下一张仙琴,幽幽琴韵似还在,那凄美的琴曲余音袅袅,如歌如泣,哀婉悲切。 “铮” 琴弦崩,几条弦寸寸碎裂,而后古琴亦断,化成一片劫灰,这张琴在华云飞还是稚童时就相伴其身边,如今随他而终。 古琴有灵,化光雨化尘埃,与主人一同绝命,自此消失。 “可悲的人生,没有选择的未来,这就是华云飞的命运,他静静站立了很久,始终都没有动。” “人生在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痛,无论他是恶还是善。无法抉择,只能向前冲,也许是天堂,也许是地狱,只差一步。” 石开感叹道。 “这个如谪仙一般的男子竟然死了。” 欧阳明月为华云飞的死感到惋惜,因为她喜欢华云飞这个角色。 华云飞每次出场,总是一席蓝衣,眉眼带笑,儒雅,超凡脱俗。 随着情节的推进,他也越发神秘。 狠人传承,神秘护道者,吞噬人体本源。 使的他举世皆敌。作为嫉恶如仇的读者来说,大多也会欲杀之以后快。 他又开始在逃亡中,独自咀嚼着无尽的悲凉。太玄门,势力在那个古星不弱。却未能保护好他的童年。 恍惚中,看到在无尽的虚空中,有两个孩童。一个全身发光,很是不凡,另一个看起来很可爱,比小女孩都惹人恰惜,抱着-把古琴,怯怯地,怕怕地。 不断退缩,却难逃被设定好了的命运。 他如同一尾鱼儿,一次次的跳出水面,然后又一次次的被黑暗中的大手打回设定好了的河道。他是孤独的。 高处不胜寒并非他的意愿。 只是,他怕,怕他在乎的人和宗门,会有危机。而这危机,源于支配他的那个神秘护道者。 为此,他背负着太多,却从未向人提及。 倔强如他,注定一人。 李小曼的跟随,也只是李小曼身体内鳄祖的有意为之。 他仍是一个人。 没有一个朋友。 有家却不敢回。 只能远远地望着。 那日,他将离开。 这一去,或许,便是生离死别。 太玄拙峰内的一声叹息“回来吧”使得他仓皇远退。 他怕,他怕他会舍不得离开,怕那个人把生他养他的太玄门在弹指间灰飞烟灭。 他要去做挣脱命运的最后--战。 “任世间辱我、恶我、诽我,有朝一日,我会粉碎一切。” 他喃喃自语。 他说,他要让太玄星峰凌于古星之上。 可惜,他不是主角,没能一路高歌,当时无敌。绝世神王的神灵的叹息,杀人于无形。 而华云飞,于无人处叹息。 至于杀人与否,在那种萧索落寞的意境下,倒也不再重要了。 极点中,光华炽盛,空灵若嫡仙的他,身殒。 琴音环绕,无尽纯美的花朵绽放,洁白的花雨漫天飞舞,将他的一世浮沉埋葬。 “如果可以选择,我只愿做个快乐的琴童。” 陪他一生的古琴,随着他的身殒,也化为光雨,追随而去。 他的一生,也算得是绝艳了吧 就凭他的琴艺,琴心。 “华云飞,立身于绝崖上,蓝衣飘展,猎猎作响。空灵若嫡仙。” “飞仙诀,万化圣诀,一念花开,君临天下。凤凰劫,力斩天道,吞天魔躯,成就不灭。即使身死,也化作光雨,入太玄。洒脱依旧。” “不为什么,因为他是华云飞。” “那个不愿修行,只专情于琴的嫡仙。” “来世,他会是一个快乐的琴童。” “在溪水岸边,会有一人抚琴独坐。汨汨溪水环绕着琴音,叮咚作响。一曲终了,罄音在竹林松底环绕。” 魏得禄感叹道。 “我失败了,败给了命运,挣脱不开枷锁……” “看到现在,我有一个感受,《遮天》从来都不是主角碾压同辈的故事,而是一群人的完美,华云飞只是一个小配角都描绘得如此完美,令人惋惜,更不要说其他重要配角,只能说《遮天》才是真正的完美,包括遗憾之美。” “华云飞从来都不是反派,他只是不够强罢了,强如狠人大帝谁敢指摘她分毫……” “每个人的人生,谁又不是命运之河的一条鱼,身不由己。穷也好,富也罢,终将黄土长埋。其实每个人最大的梦想不是什么美女,帅哥,钱财名利,而是能掌握自己的生死,可是,根本不可能。” “华云飞,一个谪仙人啊,那个温润的男子,没有选择的命运,拼尽全力终究挣脱不了束缚啊。” “最让我感伤的是那一句‘我是一条可怜的鱼儿,这么多年来,一次次奋力跃起,每一次都以为摆脱了那条河流,跃空而上,扑向另一条属于我自己的生命河,可是每一次都被一只大手强行抓回,重新丢进那条不变的水流,始终朝一个方向前进’。” 读者们议论纷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