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9章 起底 (第1/2页)
李桑柔是个行动派,第二天中午,李桑柔在晨晖门外等到顾晞,站在路边,和顾晞三言两语说了自己的打算。 顾晞惊讶的眉毛高挑。 “听说邮驿是兵部和枢密院两家一起管的,七公子说兵部和枢密院你都能说得上话? 只要让我们走驿路,在递铺屋檐下避避雨就行,要是我们能做起来,挣了钱,就拿出两成三成,修缮递铺,修修驿路什么的,或是给驿丁们贴补点儿,或者,直接把钱给你们也行。 我们要是真把这事儿做起来了,你们朝廷要是有点什么事儿,能抓起来用的驿递,可就是两家了,普天之下都是王土么。”李桑柔看着顾晞那一脸的惊讶,接着笑道。 “那天说到官员用邮驿传递家书的折子,守真说你一直笑,像是在打什么主意,我还当他多心了。你怎么想起来打这个主意的?” 顾晞的注意点好像有点儿偏。 “我觉得这是门好生意。”李桑柔笑容可掬。 “这事先得跟大哥商量商量。”顾晞应了一句,随即问道:“你拿了潘七的名贴去上的女户?” “嗯。就是上户那天,在路上碰到七公子,他以为我跟永平侯府沈大公子有点儿什么,叫住我问,话赶话儿,正好说到户贴什么的,他就给了我一张名贴。” 李桑柔多解释了几句。 “你跟沈明书有什么?”顾晞奇怪了。 “你看,事儿吧,就是这样,一件扯一件,一扯起来就没个完。”李桑柔叹了口气,“初四那天,我们在刘楼吃饭,碰到了沈公子和七公子,我想着吧,永平侯府连银票子带工钱,刚刚赏了我们两三万银,见了面,总要打个招呼,就这么着,七公子就想多了。” 顾晞听到赏了两三万银一句,失笑出声,“那你昨天前天连着两天去工部,上户的事儿没办好?里正难为你了?” “不是,前天是太闲,我在这建乐城也不认识别人,你和文先生都是忙人,想着七公子肯定闲,就去找他说话了。 昨天是他邀我过去,请我尝尝他家的饭菜,还有茶,我顺便又跟他讨了本金玉新书。” 李桑柔耐着性子回答顾晞一句接一句的问话。 没办法,她正有求于他呢。 “你想要金玉新书,找人往我这儿捎个话就行。”顿了顿,顾晞接着道:“潘相不管邮驿的事儿。” “不是为了书,也不是为了潘相,你看你想哪儿去了,就是闲了,找人说说话儿,七公子说话风趣,人又直爽。”李桑柔耐心解释。 “他这个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有,他媳妇儿凶悍泼辣,脸酸嘴利,潘七有点儿什么不好,他媳妇常常迁怒别人,你当心些。”顾晞郑重交待。 “好!”李桑柔点头。 “嗯,你说的事儿,我先跟大哥商量商量,晚上给你回话儿,你想吃什么?” “长庆楼吧,听说他家韭菜篓子做得好,这会儿正是吃韭菜的时候。”李桑柔不客气点了地方,和顾晞拱手告别。 论难订,长庆楼在她那个小本本上排第二,就借他的光了。 …………………… 看着李桑柔转身走了,顾晞犹豫了片刻,转回身,往晨晖门进去。 大皇子顾瑾正要吃饭,见顾晞进来,惊讶道:“有什么事儿?” “没什么,想着回去也是一个人吃饭,不如过来和大哥一起吃。这个菜我爱吃。”顾晞搪塞了一句,看着桌子上一碟子清蒸鱼笑道。 “你爱吃葱烧鱼。”顾瑾打量着他,吩咐小内侍:“让厨房把另一条葱烧,再添两样世子爱吃的菜。” 两人吃了饭,小内侍上了茶,顾晞抿了两口,笑道:“那位李姑娘,竟然想做邮驿的生意,这主意真有意思。” 顾瑾斜瞥着他,没说话,片刻,笑起来。 顾晞跟着笑起来,“我不过是觉得,从来没听说过邮驿能赚钱,朝廷年年用在邮驿上的银子近百万,可不是小数目,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竟然有人觉得邮驿能挣钱,就是觉得这事儿有意思。” “那你没问她?”顾瑾笑道。 “问了,她说她也不知道能不能赚钱,先试试再说。”顾晞摊手道。 “她还说了什么?” 顾晞迎着顾瑾的目光,笑道:“她做邮驿,肯定要走驿路,借宿递铺,说要是挣了钱,就拿出两成三成,交到朝廷。 她竟然还觉得能赚钱,还想着赚了银子拿出来给朝廷,实在有意思。你说是不是?” “走驿路,借宿递铺,那她这生意,也就是找些脚夫就行了,她挣的递信钱,交一半给朝廷都是便宜的。”顾瑾哼了一声。 “也不能这么算,就算她不借用,朝廷在邮驿上也是一文钱不能省。”顾晞道。 顾瑾再哼了一声:“她要是只递送书信,那倒还好,要是递送货物呢? 只凭你说的那些事,就知道这位李姑娘必定是个极擅钻营手段百出的,到时候,这儿给点好处,那儿塞几个大钱,朝廷的驿路递铺,只怕就是她家的了。” 顾晞眉头拧了起来,“是我想少了,那……要不,限定她只能递送信件?” “让我想想。”顾瑾眉头微蹙,片刻,转头示意小内侍:“叫大福进来。” 顾晞一个怔神。 曹大福管着明安宫打探谍报一类的机密事儿,大哥叫他做什么? 曹大福来的很快,见了礼,顾瑾示意他:“跟世子爷说说李姑娘。” “是。世子爷到北洞县隔天,大爷就吩咐小的彻查李姑娘一行四人。” 曹大福转向顾晞,先交待了一句。 “三年前,刚出了正月,江都城的下九流中间,丐帮突兀而起。” 曹大福的话微顿,看了眼顾瑾,接着道: “小人无能,在这之前,关于李姑娘和丐帮,没能打听到一字半句。 之前,江都城的下九流中间,好像没人听说过丐帮,以及李姑娘。 住在城南的人,只知道三清观一带有一群小乞丐偷鸡摸狗,府衙哄赶过几次,却总是散了又聚。 常山,马少卿和毛峰三人,之前混在乞丐中间,并不出色,能打听到的也极少。 大常这个号传出来之前,常山外号竹竿。毛峰外号黄毛,后来改叫金毛,据说是为了尊重。马少卿就是黑马,他们三人跟从李姑娘之前,就已经结伴在一起,乞讨偷摸。 江都城丐帮的成名之战,是从城南墙跟巷一带的泼皮庆赖子手里抢地盘。 江都城南门往西往东,都是娼门子,越靠近城墙的娼户越下贱便宜。 西边四条巷子,东边三条巷子,是庆赖子的地盘,娼户每个月都要交钱给庆赖子。 庆赖子三十五六,据说一身横练功夫,刀枪不入,手下有二三十人,除此,七条巷子的帮闲大茶壶,也听他招呼。 这一战,先是在正月二十五一早,一群乞丐排着队,敲着面铜锣,头一回扛出丐帮的招牌,给庆赖子下了份战书。 约战就在当天傍晚,南城根下。 从下了战书起,小乞丐们就在七条巷子里边跑边喊,说是他们桑大帮主说了,以后各家份子钱减半。 庆赖子没理会,也没去。 庆赖子每月二十六往娼家收钱,隔天是二十六,天刚亮,七条巷子里就守满了小乞丐们,看到庆赖子的人往娼家收钱,就呼叫传信,李姑娘就带着常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