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62章 西域伊州 (第1/3页)
七千里路,风沙漫漫。 大军已经出发四个多月。 从长安到西域,没有四五个月那是不可能到达的。 直到了贞观六年七月下旬,也就是这一年最炎热的时候稍稍过去的时候,张季他们随着大军终于到了西域纳职城。 这一路四个多月,张季他们经历了风沙,酷暑,缺水等困境,但是,这支近二十万的大军还是一路来到了西域。 二十万大军并不全都是战兵,其中辅兵就占了一半还多。 也正是有了这庞大的辅兵,才保证了大军一路顺利行进。 张季和程处亮,还有薛礼、单道真,都是在后军辅兵营中。 这一支辅兵营的主要任务是运输大军粮草这辎重。 其中那骑着马的五百多人,衣着整齐,装备武器一看就不凡的,便是张季他们。 二百铁山卫,一百庄上护卫,再加上程家亲卫和单道真带着的李绩家的护卫,足足近五百多人! 这五百多人在辅兵营里格外的显眼。 大唐军中有规定,运输物资的马匹,毛驴和骡子,都是禁制骑乘的。 就是说,那些拉车和驮东西的牲畜,只是负责自己的本职工作,并不负责驮人。 所以,辅兵营里几乎都是步行的兵卒。张季他们这五百多人自然是非常显眼了。 五百多人的队伍有薛礼和单道真带着。 张大年和任童、杜遂,自然是护卫在张季身边。 如今历尽辛苦终于到了纳职城,自然是要好好休整一番的。 “张参军,程校尉,该吃晚饭了!”一名张家护卫来到辅兵营角落的几棵树下,寻到张季和程处亮说道。 张季和程处亮对视了一眼,无奈的穿好了身上的衣衫,从树荫下磨磨蹭蹭的走了出来。各自上马随着那军卒去了。 纳职城,属于伊州。 张季也弄明白了,这里就是他前世知道的哈密! 哈密古称伊州,在贞观四年,伊州城主携其统属七城归附,大唐自此设立西伊州。直至今年改为伊州。 伊州如今下辖伊吾、柔远、纳职三县。 其中的纳职城大约也就是在张季前世哈密西边。而伊吾县,则是在哈密市区北边天山以北了。 七月底,虽然已经过了最热的时候。但是,此时已然是热的让人难受! 大军人马多,进不得纳职城,只能在城外扎营休整。 此时天长,尤其是在这西域之地,比起长安天黑更是完了近一个时辰。 所以说到了晚饭时候,大太阳也只是西斜,四周依旧是一团炽热。 张季和程处亮来到一处营帐旁,只见辅兵营里已经是翠烟袅袅,都在准备吃饭了。 “郎君,账里热,要不就在这外头吃吧?”张大年看了看四周,对张季开口道。 张季点点头,来到一处帐篷阴影下。有护卫忙拿来了胡床支开让张季坐。 这个胡床很像后世的马扎子,可以折叠,撑开后可以坐。这是坐具不是寝具。 长安城里有的胡床很大,倒也能让人盘膝坐在上头。不过这军中胡床就比较小了,单纯的就是个坐具。 程处亮有样学样,也在旁边自家护卫拿来的胡床上坐了。 不多时,边有护卫端来了两大碗冷淘。 冷陶便是冷面,这等热天这可是很适合的吃食。 按说这军中并不应该有这等好吃食,可是张季这回出来,足足准备了好几车的补给。足有自己和身边护卫们吃了。 张季也不客气,接过冷陶,又从护卫手里拿过几瓣剥好的蒜,一口面,一口蒜的大口吃了起来。 天热人的食欲就不会太好,可张季知道,若是自己不好好吃饭,身体未必能撑得住。 所以,再没有食欲,他也会强迫自己多吃! 说实话,这冷陶就大蒜,味道还是挺不错的! 凉飕飕的面条,伴着酸咸的料汁,再加上辛辣爽口的大蒜,倒是很有些张季前世吃面的感觉。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辣椒。 虽然有猪油泼出来的茱萸,但味道还是差了不少。 唏哩呼噜的一大碗冷陶吃罢,张季和程处亮都抹了一把嘴。 再接过泡好的茶水,两人就坐在帐篷阴影下,边喝茶,一边有一句没一句的说着话。 “四郎,咱们在纳职城也休整了四天了,看样子歇不了两天就要又开拔了!你说,这回咱们是不是该直奔高昌了啊?这几个月只是赶路赶路,真是快要憋闷坏了!”程处亮喝了口茶,皱着眉头嘟囔道。 张季也喝了口茶,摇摇头道:“怕不会直接去往高昌!某倒是觉得大总管应该是会先考虑攻城器械的事!” 程处亮闻言也是点点头,说道:“是啊,据说那高昌国虽然只有三万人口,可是那高昌城却是城墙高大,攻伐不易!若是没有攻城器械,只怕不好攻下。哎……对了,四郎,那你说接下来大总管会往哪里行军呢?” 张季看了北方隐约可见的雪山,轻声道:“怕是回去伊吾县罢!那边山上多高大树木,正是制造攻城器械的好材料!” “咦?四郎你是如何知晓那边山上多树木的?”程处亮奇怪问道。 张季笑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