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章 一个唱黑一个唱白 (第2/2页)
宫门时莫急,朕另有事让你们去做,当跑腿吧。” “恭送陛下!” 众大臣终于结束了一场备受煎熬的朝会,行礼送朱祐樘离开。 …… …… 又是一场没有悬念的朝会。 跟以往一样,张延龄又被群起攻之,但结果又让张延龄巧舌如簧搪塞过去。 对在场大臣来说,经历多了也就麻痹了,就算心有不忿,也不会在朝堂上说,都要回去之后从长计议算计得失。 张家兄弟一起往东华门走。 “二弟,你可真行,你在大殿说的那些话,听得为兄一愣一愣的,那么多文官都让你说得话都说不出来,你哪学来的门道?教教大哥呗?” 张鹤龄也算是真正见识了张延龄舌战群儒的能力,出了奉天殿第一件事就是向弟弟请教。 张延龄道:“要诀就一点。” “说说说!” 张鹤龄做出聆听的架势。 “这一点,就是不要脸。” “你戏弄为兄呢?为兄自认为比你还不要脸……我呸,鬼话!什么要脸不要脸的,这就是你所谓的窍门?” 张鹤龄恼了。 我跟你认真探讨事情,你耍我呢? 张延龄笑了笑,是你自己说自认为比我还不要脸,怎么这还能怪到我头上? “大哥,我所说的不要脸,是做一切事情的前提,你看我在朝堂上跟那些文官相斗,你觉得他们能给我好脸色吗?我就是要本着不要脸的原则,才能气定神闲,但最后就是被陛下给利用,文官现在对我恨之入骨,大哥你真想学这本事?” 张鹤龄撇撇嘴道:“若学来只是替人背黑锅,为兄不学也罢,为兄也知你小子最近学问见长,可能让为兄像你这么说话也说不来,要不要脸你自己知道!” 还学会反击。 “呵呵,大哥明智!” 张延龄笑着。 对面已见东华门。 而此时正有一人等在那,并不是萧敬,而是司礼监另外一名秉笔太监韦泰,之前陪张延龄去文庙观礼孔闻韶讲学的就是这位。 “见过两位国舅爷!” 韦泰应该是早就等在这里,说明皇帝在朝会之前,就做了安排。 张鹤龄冷声道:“韦公公?有事?” 张延龄埋怨道:“大哥,咱说话还是客气一点,陛下不说了让咱跟韦公公去办点事?韦公公别介意,我大哥说话就是这腔调。” 韦泰苦笑。 以前这俩兄弟是一个鼻孔出气的混蛋。 现在反而变成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反转之大让他有点接受不了。 韦泰赶紧施礼道:“鄙人怎敢介意?乃是奉命在这里等两位国舅爷,一同前去见菊潭郡主仪宾,商讨为宁王求药之事,可能还要去拜访一下李天师的府宅……” 张鹤龄闻言皱眉道:“谁是菊潭郡主仪宾?哪个是宁王?怎么还有李广那阉狗什么事?” 张延龄打量兄长一眼。 当着一个太监的面叫另外一个太监“阉狗”,如此蠢事估计只有张鹤龄能做出来。 张延龄道:“宁王乃是大明朝的一位藩王,估计是生病,让他女儿菊潭郡主的丈夫找李广求药,让我们从中帮助一下,韦公公,是这意思吧?” 又是一个唱黑,一个唱白。 韦泰苦着脸道:“正是正是。” “那行啊,我们就去见见吧,劳烦韦公公带路?”张延龄笑说着。 韦泰这才赶紧引路带二人出宫,外面各自的马车也在,并不需要韦泰去赶车,三辆马车一同去见菊潭郡主的仪宾,也就是传说中的“郡马”李廷用。 …… …… 张延龄对于宁王还算是比较了解的。 虽然这一代的宁王朱觐钧不出名,在一年后,也就是弘治十年就挂了,但他的庶长子继承宁王之位的朱宸濠可是非常出名,正德十四年造反被王守仁三两下给灭了的那个。 也正是为了平宁王叛乱,张延龄的大外甥朱厚照南下亲征,回来的路上落水染肺病,最后一命呜呼,导致了张家一门后来悲惨的境遇。 若是历史上没这档子事,或许朱厚照还能多活两年。 就算不生个儿子,至少在后事的安排上不会那么草率,张家两兄弟还能多混一朝的荣华富贵。 大概也只能多混一朝…… jiejie几时死,兄弟俩几时倒霉。 既然朱觐钧将会在一年后死亡,现在估计已经得了病,由女儿菊潭郡主和丈夫来京求药,似也是合乎情理。 但找谁求药不好,偏偏找李广求。 这意思大概是人世间的药已经不起作用,只有仙药才能救命。 到了听天由命的时候。 张延龄去的路上也在想:“求个药而已,直接让人带去找李广便罢,让我兄弟去是干嘛?难道皇帝对宁王派系有什么计划不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