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7章 特殊晚膳 (第4/4页)
赋税和训导部工作,新收复的两个郡,大多数百姓已接受被秦国管治,认可了自身是秦人。 修建褒水渠带来的收益已经显现出来,去年汉中郡的粮食产量,比以往正常年份增加了二点五倍。 子婴和两个臣子看到统计数据,都喜不胜喜。 在治安方面,有些被秦军击溃的韩兵不愿投降,沦为草寇,劫掠百姓,袭击秦军或官吏,当地官府一直高压打击,又有驻军协助,多次进山剿匪,形势好转比较快。 子婴最关注的是最新收复的颍川郡,当地百姓由韩人向秦人的转变,以及一些列制度的变革。 货币、度量衡、文字,得以重新恢复,由于措施得当,这一系列的转变,没有引起社会太大的震动。 在这次上计考核中,蜀郡的涪县、南海郡的博罗县做得最差。 邹离道:“陛下,这两个县还企图作假。” 不仅各郡县要上呈统计本,御史大夫派驻个郡县的监察史同样要向御史大夫汇报年度工作。 御史大夫腾其,对上年度各地监察情况统计本,上呈给了皇帝。 邹离翻开本子其中两页,子婴拿起一看,这两个县的县令,企图在统计数字上造假,被监察史发现纠正。 子婴有些生气,说道:“工作做不好就罢了,还企图造假!把这两个贬到乡里做乡啬夫,要是还做不好,直接贬为庶民。” 陈平领命,立即办理相关手续。 各级官员有做得差的,自然有做得好的,三川郡、颍川郡、陇西郡这三个郡郡守的政绩都不错,会在适当的时候晋升。 三人都忙于政事,时间在不知不觉过去。 天黑后,子婴问了一下时间。 “陛下,现刚过戌时。” 居然是晚上七点了,子婴对两人道:“时候不早了,两位卿家先回去。” 就算事情还没有忙完,他也不希望两个臣子加班到太晚。 邹离道:“陛下,国事要紧,陛下还没歇息,臣迟些回去也无妨。” 子婴扳着脸,严肃道:“这是朕的旨意,命令你们两人回家。” 陈平、邹离知道皇帝是为自己好,既然皇帝这么说,只好回去了。 两个臣子离去后,子婴并没有歇息,留在书房批阅奏章。 邹离回到家中后,夫人主动迎上,说道:“良人,治粟内史衙门的冯大人来找你,他酉时三刻便来了,一直等着。” 居然是淑妃的弟弟来找,还等了近一个时辰,邹离十分意外。 在平常,秦国官吏是酉时两刻下班,因为事情多,邹离在戌时两刻才回到家。 正堂,冯隆正坐在这里。 他见邹离到来,起身作揖,满怀笑意道:“邹大人,总算等到你了。” 邹离一揖,面无表情道:“不知冯大人所来何事?” 对于冯隆到来,他是抱着谨慎的态度。 一来,他跟冯隆没有什么往来;二来,冯隆是淑妃弟弟,身份特殊。 冯隆道:“邹大人乃有才之士,深得陛下器重,我仰慕已久,跟冯大人好好叙叙,交个朋友。” 邹离不好立即逐客,在主人位置上坐下。 “本官忙完国事,还有家事,冯大人来见邹某有何目的,还请速速道来。” 尽管他这么说,冯隆还是又寒暄了几句。 然后才说道:“我想请教邹大人,当初始皇帝迟迟未立太子,是否妥当?” 邹离严肃道:“本官觉得,的确有些不妥,这先帝之事,不宜妄议!” 对方提起这方面,他隐约猜到了来意。 邹离觉得不妥,冯隆心中一喜,觉得有戏。 冯隆道:“当今皇帝年近三十,却迟迟未立储君,邹大人乃朝中重臣,烦请多劝谏陛下。” 事情很明显了,冯隆过来是为皇子广争取太子之位。 邹离觉得皇帝迟迟不立太子,对此持反对态度,但他更不愿意卷入政治斗争中,尤其是这种斗争,只想好好辅佐皇帝。 就算有他人争夺太子位,以后谁是合法的皇帝,邹离就听命于谁。 他站起身来,说道:“本官自有打算。本官还有家事要忙,恕不奉陪!” 邹离不肯表态支持,冯隆一脸郁闷。 他本来还有许多话要説,邹离不给他机会,冯隆只好悻悻地回去。 第二天,陈平和邹离继续来御书房协助皇帝。 陈平道:“陛下,臣昨晚刚接到消息,韩国、赵国今年冬训,跟往常不同,故意挑起士兵对大秦仇恨。” 陈平把得到的消息原原本本讲述出来。 听到如此,邹离不免惊讶起来。 子婴慨叹道:“张良真够狠,让其他五国的人都敌视大秦,这么做是能收一时之效,给朕制造麻烦。” 邹离道:“陛下说过,这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子婴点头道:“虽说如此,但那些叛贼这么做,必会让朕灭六国时间减缓、统一民心时间减缓。” 说完这件事后,邹离略作迟疑,说道:“陛下,臣昨晚回去后,淑妃弟弟冯隆已在家中等待……” 他把冯隆在他家的事情说出来。 子婴并没有太大的惊讶,在皇家发生这样的事情属于正常,冯隆在治粟内史官署任职,陈烈曾建议立太子,两人有所勾结,也就不足为奇了。 陈平道:“陛下,陈烈应当跟冯隆有勾结,臣可派人调查。” 子婴道:“不必了,只要不做得过分,朕不给他们计较。” 对于立谁为太子,子婴有明确的主见,不会被外界因素干扰,有人要争取太子之位,只要不太过分,没有触及他的底线,他可以不计较。 他再问道:“昨晚冯隆所说,两位卿家有何高见?” 邹离道:“陛下,臣认为,还是应当早立太子,以稳定人心。除非尚无适合储君人选。” 陈平没有发言。 子婴看向陈平道:“陈卿家以为如何?” 陈平道:“启禀陛下,臣无意见,全凭陛下圣裁。” 子婴明显看出来,陈平过于谨慎,明哲保身,不愿意卷入一点点的纷争。 他来回踱步数次,脑海思量一小会,开口道:“朕给两位卿家一份新的差事,有劳两位以后多抽时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