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05章 海上舰队 (第1/2页)
十二月末,陆原正式任命赖清为明镜院副巡检。一天后,他从苏流莺那里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 高丽皇帝王建去了帝位,向辽国称臣。 这件事让陆原感受到一丝不寻常的气息,不过马上就要过年,他也没有过于在意这事,将心思都放在庆贺新年上, 这将是他来到这个世界后,过的第三个新年。 公元953年一月,就在陆原和南方诸国享受新年时,北方辽国骤然出兵,向周国大举入侵。 周国与辽国边境线的四个州同时遭受攻击,北汉国也派出大将刘继业向周国进军,整个北方顿时陷入战乱之中。 消息传到杭州时,陆原正在工兵院北院,视察三种战船模型。 其中一种是王归的海鹘船,可搭乘两千人,另外两种都是杨寻改进的吴越国战船,分别可搭乘一千人和五百人。 陆原的目标是打造一支海上舰队,因此船只不能太小,否则很难在大海上航行。 而这三种战船大小都足够,陆原准备让它们成为吴国水军的主力。 三种战船也被重新取了名字,海鹘船命名为“飞龙船”,另外两艘分别命名为“飞虎船”和“飞豹船”。 目前,吴国战船共有四十多艘,除了四艘飞龙船外,其他大部分都是缴获吴越国的战船,加起来一共可承载三万水师。 这远远不够,因此陆原希望工兵院能在三年内,大量生产这三种战船,最起码能再供六万水军使用。 对此,王归表示有些为难。 “君上,要供六万人使用,最起码需要一百艘战船,就算船坊日夜不停的做,也不可能三年内做出来。” “那有什么办法吗?” 杨寻和王归相互看了一眼,都露出为难之色。 杨寻身后的杨义突然开口:“君上,微臣觉得民间船坞如果能帮忙制造的话,也许能赶得及。” “胡说,让他们制造的话图纸和工艺流传出去怎么办?” 陆原伸手打断了杨寻的斥责,“那可不可以让他们负责制造不太重要的部分,剩下的再由你们制造?” “可战船太大,不太好移动。”杨寻说。 陆原皱眉沉思起来。 杨义再次进言:“君上,微臣以为,可以将飞豹船交给那些船商做,派人监督保密就是,就算真被盗了,飞豹船也没那么重要。” 杨寻怒视着自家儿子,什么叫没那么重要,那可都是他呕心沥血画出来的。 不过他也不敢再出言反对,他已经看出陆原很想快点造出战船来。 果不其然,陆原开口:“杨副巡检的意见很不错,我会派人去联系那些船商的。” “君上,杭州最大的两家商船作坊分别是白家船坞和陈家船坞,微臣对他们都很熟悉,您可以将这事交给我!”杨义毛遂自荐。 杨寻皱眉看着杨义,实在搞不懂他为何对这事如此热心。 他却不知,杨义这么做,全是为了一个人——杜玄。 杨义在徽安府时,就一直四处打听杜玄,只可惜谁都不知道此人。 当初杜玄给他的推荐信是交给王归的,可当他向王归询问时,老者露出为难之色,不肯相告。 这让杨义意识到,杜玄的身份可能十分隐秘。 杨义能有现在的生活全拜此人所赐,妻子雪梅也和他看法一致,可夫妻俩连对方人都找不到,又何谈报答。 他怀疑杜玄是吴王手下暗卫之类的人物,想着若是立下大功,等吴王封赏时,再提及杜玄的事,说不定吴王殿下会告诉他。 只要他将来立的功劳够大,也许还能帮杜玄摆脱暗卫的阴暗生活,回到阳光之下。 为了这个目的,他鼓足了干劲。 “好,那就交给你了。”陆原点头同意,并不知对方这么积极的原因,却是为了回报自己。 这时,一名亲卫走到陆原身边,附耳说了些什么,陆原脸色微变,对船坞中官员说:“我还有事,你们继续忙吧。” “臣等恭送君上。”众人俯身就要叩拜。 “这些跪拜之礼,以后能免则免。”陆原摆手说了一句,离开了船坊。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