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咸阳暴动,血流成河(上) (第2/2页)
从弟王炎却站出来道: “诸位,虽然如今情势紧急,更需要我等精心沉思,但还请诸位听我一样。通武侯虽然在家闲赋,但也十分关心外面的局势。通武侯得悉如今朝中改革之风大起,时常为先帝之业痛心疾首。” “自先帝变革秦国诸多体制,我等看在眼中,痛在心中,皆为先帝不平。自从新帝继位,我等为先帝攻下江山的臣子反而说不上什么话,由着皇帝陛下的性子任意任免调动官吏。” “陛下完全不顾祖制,不顾尊卑贵贱之别,区区贱民都可以被提拔为郡守,这让我等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情何以堪~!” 这话说到痛楚,大家自然群情激奋。 司马景看着这一幕,他自然觉出这王炎不对劲,但是他也不好再当着大家的面说什么。 “二世继位,我等本就不求功勋,只想着如何继续为皇帝陛下尽忠。可如今,陛下非但未重用我等,反而将我等当做反贼对待。这样的陛下,还值得我等效忠吗?” 王炎义愤填膺的说着,双拳举起,一脸愤怒之色。 而其他人听了这番话,则纷纷一脸惧色。 这可是叛逆之言啊。 到了此时,这些身居爵位之人,自然得以知道王炎这家伙的本性是什么。 王炎却继续道: “听我说,今日的祸事,其实是我等命中注定要遭遇的。难道大家忘记了,当初先帝在世时,天下初定,群臣云集,议论大事,我秦国太子东阳君便在朝堂上都说了些什么吗?” “我秦国军功爵制为国之大害,必须剔除。太子早有异心,岂能为我等之君王。如今王戊竟然连堂堂上卿姚贾都该逮捕,更别说对我们这些人了。” “王戊是皇帝陛下的得力干将,我想他敢做这样的事情,自然是受皇帝陛下之意,否则,他何以能调动宫中兵马呢。我听说今日围剿姚贾等人的,乃宫中郎卫。” “可见,正是皇帝陛下下令让王戊对我等这些为了陛下江山做考虑劝阻陛下不要改立儒术的臣子痛下杀手,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rou,哪还有什么清白可言?至少,我王戊绝不会轻易就范。” “我深知陛下对我等怨恨久矣,就算今日不除我等,日后也会想办法废了我等。就算我等今日肯乖乖就范,但是我想王戊也绝不会放过我们,一旦我等入了御史府,到时候便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诸位都是与我出生入死过的兄弟,所以我才今日在这里劝诸位一句,还是为自己作想,发起反抗,否则便是全家要被连坐。看看御史的所为,他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就直接将两位上卿全家抓起来,枉顾陛下先前颁布的法令,废除连坐制。” 这一番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说辞下来,自然大部分人都被王戊说动了。 这些将士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如果这真是皇帝陛下的意思,那我便反!” 赵婴听了,自然觉得事态已经微微失控了。 他只是建议大家自卫,但是这王炎怎的直接煽动这些话语,逼得大家以为只有死路一条。 赵婴也算是和皇帝陛下相处过一段时间,知道二世的为人。而且这件事实在是发生的太突然了,以他的经验,背后必定有人在作祟。 现在,他明白了。 叛逆之事并非空xue来风,而是确有其人。 赵婴的拳头捏的紧紧的。 却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的又传来消息。 “节下——王御史在外与廷尉等人动起手来了。” 赵婴坐在上座,他听了这话自然大怒。 “荒唐!” 说着,赵婴便提起剑就要出去。 “公这是要作何?难道是为了让这二人停止纷争吗?依我之见,公侯还是留在府中,与我等静观其变。” 赵婴听了只道: “在这种时候,你竟然要我留在府中。简直岂有此理。” 司马景冲出来道: “公侯且慢。我以为,这个时候,当去请丞相!” 大家听了这话,纷纷冷静了下来。 直到此时,他们才想起来,咸阳城中还有个丞相。 曹宣也恍然大悟道: “是啊!丞相定然可以镇压住这二人。” 赵婴听了,脸色一沉,看来,这次的事情绝对和丞相脱不开关系。 赵婴对着府中下人道: “你速速去请丞相……”说着,赵婴又意识到,这老狐狸下了好大一盘棋,未必肯动。“不——我亲自去。” 其他公爵听了,也纷纷立起。 “我等同去。” “好!” 说着,这一群穿着华贵深衣的公爵们便纷纷起行。 王炎见了,自然不甘。没想到我竟然骗不了这帮人。看来二世虽然大改朝纲,但是也并未彻底失尽朝臣的拥戴之心。 于是乎,王炎也打算滥竽充数,急忙挤进了队伍。 只是这一行十四人才刚走出大室,却见大门被猛地撞开,随后便是宫中郎卫对着他们极其熟练的架起了弩机。 赵婴自然骇然,但随即他大怒问曰: “尔等知道我乃何人乎?竟敢对我架起弩机。” 这些郎卫中自然也有人认识他的,他可是宗室之臣,和赢秦王室曾经是同一个赵氏之源。 王戊持着剑进来,大笑一番。 “赵大夫,你们这些人聚在一起是在商量什么呢?” 赵婴这些人一辈子都是命令人将弩箭指向六国之人,如今被王戊带人这样用秦国独有的弩机弩箭指着,自然又惊又怒。 “自然是商议如何等皇帝陛下回来揭发你今日的胡作非为!” “究竟是谁在胡作非为,私下聚众也不知在议论什么?” 这个时候,墙头上,也已经冒出来一个个秦国士卒的脑袋,他们熟练的搭起弩机,将赵婴等人围了个水泄不通。 王炎只是拍着两边的大腿道: “大事不妙!” 随后,一群人就围到了赵婴等人跟前,这些有功之将中多为秦国的宗室,更有学富五车者。 你可以将剑架在手无缚鸡之力的老头脖颈上,但是架在赵婴的脖颈上,无疑是触龙之逆鳞。 “赵大夫,得罪了!” 王戊见到赵婴这表情,心中微微生怯意。 很快,这十二个人被抓了起来,王戊一心坦然,他总算抓到了实据。但是不管怎样,违背皇帝命令的人就让他这次来个清洗吧。 谁也不知道,王戊心中的为官楷模是李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