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一章 令人窒息的选择(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第2/2页)
定了。 一场没有争取到民众支持的起义,注定失败。 当秦二世的铜制诏令快马加鞭被送往赵府时,赵府大室内却乱做了一团。这与赵歇举行今日聚会的目的完全相反,大家非但没有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原本的誓血为盟仪式根本就没有机会举行,反而是局势越来越混乱,以至于直接出现反转。 这个时候,反对刺杀一事的人忽然多了起来。 赵歇气的嘴唇发白,但是却说不出话来。 “此事必败无疑。” 李左车忽地跳出来道。 当李牧的孙子站出来清晰的吐出这几个字,满堂寂然。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这白衣贵公子。 要起事,李左车府中可有数以千计的死士助力。 但是现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说了这样的话。 这场行刺从拟定计划到今天举行最后的聚会,前前后后经历了多少反复,多少人参加到一半,就悄然退出,即便是如今留下了大多数,那也都是一直靠赵歇吃饭谋生的人。 而这些人也本就是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在行刺前夕出现这样的混乱局面,一半的人突然跳出来说,行刺根本不可能成功,直接宣告了行刺计划的破产和终结。 但是这样忽然的转折背后根本就不是意外,而是早就注定的。秦赵之间的实力悬殊,已经被昔日的关中本位制拉到了极致。 而没有战争,秦国的人口也大幅度再次提升。 短短十年的时间,已经造就了一次人口小爆炸。 赵歇看着这些人鲜红的嘴皮子,心已经凉了一半。赵歇苦心筹谋的大事,却好像一句出口的玩笑一样,那么轻飘飘的。赵歇只觉得自己背后一凉。 陈馀眼见情况不妙,已经在用自己跪在地上的膝盖,轻轻去蹭张耳了。 张耳慌啊,慌得手心出汗了都。 这十几年的东逃西窜和蛰伏,为的是有一天能翻身。 但是现在,张耳很清楚他得溜了。但是赵歇是收留他和陈馀的人,可谓他们的恩人。 他陈馀要是这个时候走了,即便侥幸活了下去,之后谁又去收留他呢。 而且没了赵歇庇护,以如今秦国的户籍制度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行。他们离开赵府,将直接暴露在秦人视线之下。 于是,张耳转过身,对着陈馀摇了摇头。 陈馀见状,也就明白了。 这张耳是一心一意想要辅佐赵歇。 但是陈馀可和张耳不一样,他才三十岁,有大好的青春年华。 别的不说,娇妻美妾对他来说有相当的吸引力。来的再直白点,他还不想死。 于是乎,陈馀犹豫再三,最后下了一个自己也不敢相信的决定,他要离开赵歇。 紧接着,陈馀的脑海里又升腾起另一个可怕的念头。这个念头可怕到让陈馀在众目睽睽之下,大叫一声。 “唉!” 陈馀将随身所带的利剑,重重插在了地板上。 明晃晃的利剑在地板上左右摇晃,众人的目光也都落在这剑上。 众人看的都心惊胆战,张耳也被吓了一跳。 李左车看着陈馀,也是英眉一紧,嘴唇紧抿。 李左车对着赵歇作揖道: “赵公,今日是我无礼了。李某也乃赵国公侯之后,本该同赵公同仇敌忾,但是在这样的局势下,我们却要冒着这样巨大风险去做一件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事。对于我李某而言,这分明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李左车再拜。 “今日李某劝告赵公一句,趁早远离这个是非之地,这邯郸城再也不是我们的天下。李某告辞!” 说罢这话,李左车便带着自己的人离开了这地方。 赵歇眼中泛起了寒气,这寒气像是一支支利剑,欲刺穿李左车的身体而过。 但是李左车身边很快就围上来了一群死士。二十人之众,手中都持着利剑。 赵歇看到这一幕,又环视四下,陈馀等人不愿留在此地的表情也都写在了脸上,这让赵歇心中腾起恐惧。 他得忍,否则今日事情怕是要闹大了。 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又跑来一群人。 “主公,出大事了!” 原来都是府上的仆人,但是他们手中持着利剑,一个个跑的汗流浃背,一脸惶恐。 赵歇心里害怕,难道说,有人走漏了风声,计划已经暴露了。 他给了邯郸郡守送了那么多精英宝珠,竟然都是rou包子打狗? “何事报来——” 张耳淡定问道: “秦二世给主公下了一道诏令。下诏的人是秦国五大夫杨缪从,如今他就在门外,要主公出府去听诏。” 赵歇听了,惊恐是消失了,但是随之而来从胸中涌起的是满腔的愤怒。 赵歇拍案!“岂有此理!气煞老夫!这摆明了是叫老夫向秦二世俯首称臣!” 这种情况就像是一个原本准备造反的人,忽然接到通知要去叫造反的人一声父亲大人! 赵歇自然生气,而且是气到五脏六腑要直接裂开的那种。 对于赵人而言,门前听诏这件事,寓意极深。 秦国的皇帝把诏令下达到了赵国的臣子门中。 赵歇只要接了这诏,那就是俯首称臣了。政治意味鲜明。 赵歇坐在座上,他认为手中可以控制的,是数以万计的赵人。 于是乎,赵歇对着身边人低声说了几句,这些人便持着节从后门出府去了,期间府中豢养的大量死士也全部结阵走了过来。 秦国增兵,也不过能在赵府门前增设千人之兵卫。 赵歇对此可不惧。 邯郸城是他赵歇的天下,连邯郸郡守都要仰他的鼻息才能让这里的人听话,区区一千秦人算什么! 赵歇愤怒之余,斩钉截铁的道: “不去!” “那小人该如何回呢?” 张耳在赵歇耳旁小声嘀咕了几句,陈馀等人也都听到了,大家的手心都捏出了汗。 赵歇对着堂中人宣布道: “待在府中,任何人都不许出去。” 张耳看到赵歇如此坚决,他更是坚定了自己的功名富贵全部都要靠此人谋求的心意。 于是张耳故意高声又问道: “赵公,公子李左车离席,言下之意不就是不再与我们共图大事了吗。” 赵歇记起当时的局面,一脸愤怒的看向在场众人,这个时候,大家的脸上都是诚惶诚恐。 赵歇威胁众人道: “这邯郸城,究竟是谁说了算,今日就要见分晓了。” 明着讲的刺杀或许永远都不会开始,但是有些人布置下的暗地里的行动,早就已经展开。 对秦二世不满的人,可从来都不仅仅是亡国的贵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