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74章:传言 (第2/2页)
雅气质,身形端正,匀称,耳垂极大,双目慵懒却聚神,唇角微微上扬,这都是隐忍坚毅的面相! 心里琢磨着:“看来外人都小看了这个王恪泽!就连王恪雨也低估了自己这个弟弟!不过这人倒不是一个刻薄寡恩,阴邪狠毒的人,反而是有股子正气的,想必将来是王家家主的人选!” “姐,这事你以前也应该听说过,咱们先祖王翦,是始皇帝最信任的人,这琅琊山也是始皇帝敕命修建的!” “这些事情,所有人都知道啊,不是什么秘密!” “是呀,这不两千年来,所有人都在猜测,始皇帝让咱们王家驻守在琅琊山,到底是什么原因吗?传说最多的就是当年徐福东渡,始皇帝赐了大批的财宝,而徐福只带走了很少一部分,大部分都藏在了琅琊山,咱们王家就是替始皇帝看守财宝的嘛!” “就这个传说啊,连我都听说过!”乾一撇撇嘴! “呵呵,张兄弟,在咱们琅琊山方圆五百里,但凡是有点年纪的人,谁没听过啊,不过也就是个传说,茶余饭后的谈资而已!” “是啊,没人信啊!”乾一咧咧嘴! “不过,这最近一段时间,江湖上又开始疯传这件事,还分析的头头是道!” “都怎么说的!” “他们给出的佐证,第一个就是我们王家依靠了这笔财宝,才在华夏昌盛了两千年,当年因为战乱,一部分人逃到金陵,也就是所谓的南琅琊,金陵王!用的就是始皇帝宝藏,而咱们这一支呢,是留下来看守宝藏的,都说我们王家,假如没有这笔宝藏,凭什么能传承两千年?又不是孔家,孟家,有历朝历代的帝王封赐。” “之前大家也都是这么猜测的,也就是些无中生有而已!”王恪雨回了一句! “你听我继续说”王恪泽也喝一口茶:“还有人用当年大秦灭国,作为始皇帝最信任的家族,居然没有出兵勤王,反而让一个小小的章邯做统帅来佐证,说咱们王家先祖得了始皇帝的死命令,不得离开琅琊山半步,也是为了守护宝藏!” 乾一听着不禁摇摇头,这个话说的有些牵强了,不过,当年王家人没有参与秦末的大混战,确实有些蹊跷,难免让人生疑,自己之前也琢磨过为什么,却也找不到答案! 秦朝末年,李斯赵高乱政,项羽,刘邦兴兵灭秦,大秦帝国八十万锐士,居然都没有参与进来,其中三十多万,由蒙氏家族在北边守着匈奴,即便是乱成那样子,匈奴人没能前进一步!这要说是蒙氏后人埋怨秦二世赐死了蒙恬,蒙毅两兄弟,故意不出兵,勉强能说的过去!还有四十多万,也是由始皇帝信任的赵佗率领,在守着南越,就是现在两广,福建地区!赵佗没有出兵勤王,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确实是始皇帝的死命令,中原有变,不得出兵勤王,因为那时候南越刚打下来,属于荒蛮之地,赵佗如果带兵勤王,那南越必然造反自立,华夏版图恐怕就要少了这一大块了!至于秦始皇为什么这么重视那原本是蛮荒的南越之地,历史上说法很多,都经不起推敲! 这王家人当年为什么没有出兵,有人说他们根本没有兵,但是即便没有兵,凭王翦,王贲,王离三代统帅的威信,振臂一呼,天下谁不拥戴啊,要聚个几十万的兵马,应该也是很简单的事,哪里会让一个章邯竖子掌兵啊,用的还是三十万囚徒兵,项羽,刘邦区区十几万人马,能反了天?也有人说,王家人是对赢氏家族死心了,这话也有点不可信,当年王翦,嬴政,蒙恬三人,明着是君臣,暗地里是结拜的兄弟,王翦为长兄,嬴政最小,是三弟,王翦的功劳,不比当年武安君白起的差,但是嬴政始终信任有加,善始善终!就是秦二世上台,也没动王氏家族一分一毫,就是这一层,王家人就不会背叛秦王朝! 最后的说法,是王氏后人得了死命令,不得离开琅琊山,守护始皇宝藏的传言最广为人知,但是经历了两千多年,早没人信了!要真有始皇帝的宝藏,这大汉朝四百多年,还会留给王家人?更别说之后的千年动荡了,早就被一朝一代的帝王们抢劫一空了!王家怀璧其罪,还传承两千年,估计二十年都传不了! 不得不说,王家人能传承两千多年,成为华夏第一望族,确实是个奇迹!这跟孔家,孟家是不一样的!谁让人家两家都出了个圣人呢! “这些传说,都传了多少年了,还有人信啊?”王恪雨不由的嗤之以鼻! “自然是有人兴风作浪的,恐怕离不了南琅琊的推动,现在有人说,南琅琊的人想要回祖庭,其实就是为了争夺这笔宝藏,说是当初王家南迁,只带走了极小一部分,就建立了南琅琊那么庞大的家族,剩下的大部分还在咱们祖庭!这就有鼻子有眼了!”王恪泽摇摇头! “另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还有些风声,说是在东瀛,发现了当年徐福留下的一些记载,说在当年他东渡的地方,藏匿了始皇帝从六国搜罗的宝贝,就为了徐福带回长生不老成仙药之后,让始皇帝带到天上享用!所以现在东瀛人也开始掺和进来了,这一左一右的传言,居然互相印证,惹得无数江湖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