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69章:药冠南滇 (第2/2页)
来,小鬼子来了啊,要说曲家人真不含糊,前前后后捐了十多万瓶白药给前线,可以说是为国家做了巨大的贡献的,可是!唉!” “怎么了,怎么了?” “当年的蒋光头手下,有几个不贪的啊,见着这曲家的白药这么赚钱,据说连宋子文都动心了,有些个贪官就动了心思,先是把曲汉章弄到了山城,说是让他当什么中央国医馆的馆长,这就是个虚名,那时候光头手下的最高法院院长,姓焦,叫焦易堂的,用为了抗战大计的名义,要跟曲汉章合伙开个药厂,名义上是给国家办,实际上那是四大家族的产业,逼迫曲汉章把白药的药方交出来!” “交了吗?” “那就是些贪官污吏,喝人血的东西,那能交吗?人家曲汉章说了,要白药,想要多少都给,要方子,不行!” “这话在理!那是人家的饭碗啊,平时给别人!” “那个焦易堂没辙,靠着自己是法院院长的权利,给定了个投机倒把,私囤军用物资,等等吧,乱七八糟的罪名,把曲汉章给关进了监狱,曲汉章气愤成疾,可惜啊,一代药王,不到六十岁,就被折磨死了! “那是可惜了!唉!”一群人也跟着叹息! “曲焕章的遗孀,见了自己先生被焦易堂害死,也知道这焦易堂就是给四大家族出头的而已,没办法,有道是怀璧其罪啊,一直东躲XC,才熬到了解放后,后来她把自己珍藏的方子捐给了国家!五十年代初的时候,咱们国家把白宝丹改名叫滇南白药!” “小伙子懂的挺多嘛!” “家里就是干郎中的,知道点!哈哈!” “小伙子,你都还没说为啥现在的白药没你说的那效果呢!” “这还用说吗?肯定是偷工减料了呗!”不等乾一说话,旁边一个乘客直接搭茬了! 乾一冲着那个乘客竖竖大拇指! “这位先生说的是,咱也不敢瞎说,我爷爷九十多岁了,用过以前的百宝丹,现在的滇南白药也用过,他老人家说,现在的滇南白药,药效不及以前的十分之一!诸位,现在的滇南白药处理个跌打扭伤,效果也还行,也算是好药了吧,药效要是再好十倍,原来百宝丹的水平,那得什么效果!”心里不由的跟自家的金疮药比较!这百宝丹时实际上就是金疮药! "这些事你怎么知道的?”郁小凡忍不住轻轻的问! “我爷爷说的啊,我家的金疮药,就是百宝丹的底子!”乾一小声的跟郁小凡透露! “原来是这样啊!” “我爷爷年轻的时候,来滇省跟曲汉章切磋过医术,当时我爷爷输的很惨,所以老爷子嘱咐我,有空去找找曲家的后人,看看有没有流传下来点什么!” 当年张暨济季还不到三十岁呢,为了提高自己的医术,四处寻找名医交流学习,就来拜访过曲汉章,正好两家都擅长疑难杂症,跌打扭伤!曲汉章也是看着张暨济季有些天分,人品也不错,就指导了他一点,帮着改良了张家的金疮药,后来又经过张老头一次次的改良,现在张家的金疮药不比当年曲家的百宝丹差! 因着这层缘故,所以张老爷子对曲家的往事多少知道一点,但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他也就不清楚了,也不知道在十年混乱时期,曲家人有没有顶的住,虎力散,撑骨散几个一样神奇的方子,不知道失传了没有! 第二次到大理,倒是熟门熟路,到了陌生的地方,问事情,最好就是问出租车司机,一个城市里的奇闻轶事,风月八卦,都在出租车司机哪里口口相传,然后散播四方! “曲家,我们大理人怎么能不知道啊,当年可是我们滇省的传奇,不过现在曲家大院已经成了景点了,可惜啊!真没几个人去!” “真的啊,那师父带我们去曲家大院看看?” “不过不近啊,在苍山脚下呢!” “没事,您走着!” “小伙子,曲家大院真没什么好看的,还不如去逛逛我们的苍山洱海……”司机啰嗦着一踩油门,轰然出发了! “就是想去看看曲家人以前生活的地方,师傅,曲家有后人吗?” “那就没听说过了,有也肯定不出名了,要说也真可惜了,人家把滇南白药给捐了,要是不捐,现在指不定赚多少钱呢!”这个司机还挺能侃的。 一路上也不嫌烦,到了个有名的地方还给介绍一下,把这个大理城给吹嘘了个遍! “那你们大理真有一阳指吗?六脉神剑吗?” “嘿小伙子,那都小说里的东西,不过宋代的时候,这大理国可比现在厉害多了……” 乾一熟读历史,怎么会不知道这段往事,当年大理国的疆域甚至都延伸到了现在的缅甸和安南,大理国的段氏皇帝也确实爱出家当和尚,前前后后出家的有七八个,不过到了元朝的时候,忽必烈灭了大理,以大理为跳板,进军中原! “那你们大理还有段家后人吗?” “姓段的倒是不少,不过是不是段誉的后人就不知道了,哈哈,天龙寺倒是有,要不要去看看啊……”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