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二百一十二、算盘 (第2/3页)
太太说着,眼圈红了,哭起来,说,“我可怜的儿呀。” 老太太哭得很伤心,王继英急得不知如何才好,只好说:“娘,你别担心继忠了,继忠在那边过得很好,契丹的皇上,皇太后都很器重他。” 老太太说:“你怎么知道?” 王继英说:“继忠不是写了信吗,他在信里说的。” 老太太说:“我不相信,那么好,怎么不来见你们,湘萍等得他好苦啊。” 王继英说:‘娘,主要是两边还在打仗,见面不方便。’ 老太太不言语了,不停地抹眼泪。最后,叹道:“要是继忠能回来就好了。” 王继英说:“娘,你放心,继忠会回来的。” 老太太说:“你怎么知道?” 王继英说:“娘,你可知道我昨天干什么去了?” 老太太问:“干什么去了?” 王继英说:“我去见皇上,请他发兵救继忠回来。” 老太太喜道:“真的?” 王继英说:“真的,不然,我怎么那么急着去见皇上?” 老太太忙问:“皇上答应没有?” “答应了。” 老太太连忙合掌,祷告道:“菩萨保佑我儿平安回来。” 老太太祷告罢,对王继英说:“继英,你要把皇上催紧点,早点把继忠接回来。” 王继英说:“娘,你放心,我会催皇上早点出兵的。” 可是,第二天早朝,赵恒又犹豫了,他借口四处兵马一时难以集结,亲征事关重大,还是先准备妥当了才能实行。 王继英说:“皇上,亲征之事拖延不得,军情如火呀。” 赵恒说可以先派遣一个钦差,代替他先到前线,晓谕前方将士,自己准备好了再亲自前去。 大臣们都知道这是赵恒在拖延,但都不好明说,只是劝皇上早日拿定主意,以免耽误了大事。 王继英说:“皇上,钦差哪里能和皇上相提并论,只有皇上亲征才能鼓舞士气,团聚民心呀。” 赵恒说:“王卿家,你不要这么性急嘛,朕知道你想早点救回你弟弟,但朕还要准备好了再出发呀,再说,朕已经准备派人替朕先去按视军事,朕随后就出发。” 王继英不能再说什么。赵恒便问:“谁可先去河北?” 半晌没有人答应,王继英正欲请缨,陈尧叟说:“臣去。” 赵恒看了看陈尧叟,说:“好,陈卿家做事干练,为人和气,有你替朕巡视河北,朕放心了。” 众人都知道陈尧叟这是在赌气,想与王钦若争夺皇上迁都,他知道皇上已有迁都的打算,而且心里更中意建业,经过一段时间观察,皇上近来只关心前方战事,看奏折也只看战报,因此,王钦若的奏折每每先送给皇上过目。陈尧叟知道王钦若的奏折里说了些什么,所以关于迁都的事,王钦若明显地影响皇上更深,而自己虽在皇上身边,却说不上话,而且,一说话就遭到群臣的反对,因而,不敢向皇上大胆地明说,还不如王钦若在外面多上几分奏折。既然在朝堂上不能明说,何不想王钦若那样,在奏折里说呢?再说,同是想让皇上迁都的人,为什么王钦若可以去河北,自己却不能,这不是让人笑话自己比王钦若胆小,贪生怕死吗? 陈尧叟说什么也要争回这个面子,不能让王钦若占了上风。 回到家中,还没等陈尧叟坐下,陈尧咨便问:“哥,你为什么要去河北?” 陈尧叟说:“尧咨,哥这也是不得已呀。” 陈尧咨说:“出什么事了?” 陈尧叟说:“现在,王钦若去了河北,屡屡上表请求皇上迁都建业,皇上已经心动,我们不能看着王钦若得逞。” 陈尧咨说:“哥,也可以请皇上迁都成都呀。” 陈尧叟叹道:“你有所不知,皇上爱面子,怕大臣们笑他胆小,不喜欢人当面提迁都的事,那帮大臣,也不会让我提迁都的事,现在,寇准有当了宰相,更不会提迁都之事。兄只能学王钦若那样在奏折里向皇上进言了。” 陈尧咨说:“可是,你走了,谁还会在皇上身边说话?” 陈尧叟说:“这事就要你多cao点心了,再说还有大哥。” 陈尧咨哼了一声说:“大哥,他会让皇上迁都吗?” 陈尧叟说:“会的,最起码他会反对王钦若,只要不让王钦若得逞,就好了。” 陈尧咨咬牙切齿道:“哥,你放心,我绝不会让王钦若那匹夫得逞的。” 陈尧咨以为考试包庇刘几道,被王钦若发现作弊,陈尧咨因此罢官,因此深恨之,总想找机会报仇。听说王钦若劝皇上迁都建业,自然不会相让,皇上迁都建业,王钦若越发得势,陈氏兄弟将永远不得翻身。 陈尧叟接到旨意后即刻出发,毕士安等人将他送出城,毕竟陈尧叟是替皇上巡视军事的,所以,大臣们都出城相送了。 毕士安回到家里,突然,觉得浑身酸软,很不舒服,合衣躺下,不一会儿,身上又冷又热的,盖了几床被褥,还冷得发抖。 家人连忙去请郎中诊治,闹了半天,没有看出什么名堂来。 消息很快传到宫里,赵恒听了有些着忙,忙派御医上毕府诊治,自己仍不放心,亲自到府上看望。 只见毕士安躺在床上,捂着几床被子,哼哼唧唧地,见了赵恒,忙欲起身,赵恒连忙按住,询问病情。 毕士安叹道:“臣老了,身体弱了,可能是送陈大人受了一点风寒,唉,不中用了,臣不中用了。” 赵恒说:“毕卿家,不要忧虑,伤风感冒,没什么大碍。” 毕士安叹道:“国家正在危难之际,臣偏偏生病了,不能为皇上分忧,真是罪该万死,请皇上免去臣宰相的职务,交给寇准一人担当吧。” 赵恒说:“毕卿家这是说的什么话,你虽然病了,但是宰相还是要当的,寇准即日到任,以后你们商量着行事。” 毕士安说:“臣多谢皇上体贴,只怕臣这病体残躯,会耽误皇上的大事。” 赵恒说:“好了,爱卿,不要想太多了,好好养病,朕回宫了,说不定寇准到宫里去了,等着见朕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