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六章:没看走眼 (第1/1页)
“《明善经》明说祂让我们宰杀牛羊,是表示将我们的罪孽转移到牛羊身上,将牛羊视作我们的替罪品杀害,就等于代替我们受罚,这样一来,我们的罪孽就被赦免了!” 听着王腾慷慨激昂的演讲,众人恍然大悟,纷纷感叹,原来是这个道理啊! 信了一辈子明神帝尊,也献了一辈子祭品,一直遵守着信仰的传统,这却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么做的真正道理。 “原来是这样!” “说得有道理!” “这后生居然这么懂神学?” “搞了半天,他才是真正的专家啊!” “那他过去一贯疯疯癫癫是怎么回事?” “古时候的神人不也是经常会做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事吗?像他们这种与神同行的人,通常行为都比较怪异,和常人不同,比如古王戴卫,他崇拜明神到极乐境界的时候,就会又哭又笑,满地打滚!” “原来他是因为与明神帝尊会晤了,才会疯疯癫癫!” “也就是说,他其实是和上古神人一样的存在?” 于是民众再次一边倒。 这对道士师徒也一下子就愣住了。 这个理比他之前说的高大上得多啊,而且有理有据! 都容不得他辩驳。 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中年道士师徒在他讲出代罪羔羊真正的意义后,就知道踢到铁板了! 眼前这位才是真正的神学专家啊! 可是看他衣着普通,年纪轻轻,还以为只是普通的农家少年而已啊。 他们哪里知道,站在这里的,是个看过《明善经》的天才书生。 从被敲闷棍的那一晚起,王腾就发觉自己的大脑发生了惊人的变化,除了回忆里的内容变得清晰之外,之后他看过什么都会铭记于心,哪怕一目十行,都会把具体内容印入脑海。 几乎已经到了影视剧里人rou照相机的地步。 他猜测这可能是因为那一棍外加通宵熬夜促使他与本体的灵魂彻底融合,如今两世为人的灵魂交叠,与过去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之前通过抄录《明善经》得悉大量明教教义的经历,让他在今天在面对这两个神棍的控诉时,有了反击的底气,此刻当然不可能就这么收手,继续道:“各位信了明神几十年,却一直不明白个中真理,原因就是他们!” 他食指点向中年道士,气势汹汹语气铿锵道:“就是这些打着我们明神帝尊旗号到处招摇撞骗的不法分子,明明连《明善经》都没有看过,仅凭着自己的一知半解就到处装腔作势,他们传讲的东西毫无根据,他们对教义的理解甚至不如在场大部分老长辈!” “但是,他们欺老百姓不懂教义,教的都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根本不是明神帝尊的真理。导致老百姓信了多年,却对明神帝尊根本没有多少了解,或者说对明神帝尊的了解根本就是错误的。” “他们不是神的仆人,他们是阻隔老百姓认识明神帝尊,亲近明神帝尊的罪魁祸首!” “他们是亵渎者,他们蔑视明神帝尊,诓骗明神帝尊的儿女,活该千刀万剐!” 王腾一席话说得铿锵有力义愤填膺,他知道这种时候绝对不能怂,一定要表现相当强硬,从气势上把对方压倒。 他这一番表演,很顺利地调动起了群众的情绪。 “我早就看这师徒二人贼眉鼠眼不像好东西,我还说明神帝尊怎么会挑选这样的仆人,搞半天真是骗子!” “就是,真正的神仆怎么会沦落到跑到外面跟乞丐似的骗吃骗喝!” “骗子,把我捐的五两银子还来!” 群情激愤。 “各位,各位听我说,不要听他胡说八道……” 师徒二人还想辩解,但没人听得见,大家愤怒的讨伐声已将他们苍白的辩解彻底淹没。 “把这两个骗子送往分坛!” “对,押送分坛!” 一群人当即涌上台来,几只孔武有力的大手从人群中探出,将师徒二人硬生生从台上扯了下去。 盗骗了民众的利益尚在其次,关键是他们假冒神仆,这就是在亵渎明神帝尊。 要不是这个世界法治严明,老百姓们恐怕会把他们立地生撕。 …… 这对师徒二人最后怎么样了没人知道,总之是再也没有在凤来镇出现过,几个大汉把两人架出镇外后,王腾倒是被老百姓们团团围住走不掉了。 “你这么懂神学,莫非是总坛的人?” “少年,你才是真正的神仆吧?” “我看他虽然衣着朴素,但是眉清目秀器宇轩昂,多半是真的神仆!” “自古以来,神人多是出自穷苦人家,不受重视,饱经风霜,那是神在历练他们,就像这位王公子一样!” 众人对王腾的印象彻底改观。 王腾摆摆手,道:“各位,我只不过是看他们误导神的儿女,心中愤懑,替明神帝尊除掉这两个祸害而已,并不像大家想的那样是什么天命神仆,我和大家一样,只是一个渴求明神帝尊道理的平凡人!只不过有幸看过《明善经》,能分辨一些真理和假道而已。” “看看,谦卑,虚己,这才是神仆该有的样子!” “是了,这孩子一定是真神仆!” 王腾苦笑,好吧,越解释反而越被神化…… “后生可畏啊!此子前途无量,来日必定龙翔九天。” 人群中,郑老抚须叹道,愈发笃定自己没看走眼。 “郑老过誉了吧,不过是懂些《明善经》的道理罢了,也就是遇到两个假冒的道士,算不得什么。” 沈北虎听见郑老居然这么看好王腾,本能地就开口否决,认为王腾担不起这样高的评价。 “呵呵。” 郑老笑笑,“林少东家,你看到的是他提出的知识点,我看到的是他在绝境反击的那份有条不紊,从容不迫。” 一旁的薛掌柜闻言也点头表示赞同:“不错,他不过方才十八九岁的年纪,竟临危不乱,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两个颇有威望的人反击得哑口无言,这分气魄,确非常人所能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