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尼德兰暴动 (第1/2页)
“我决定了,我忠于德意志祖国。我将联合你们来一起拯救德国。”舍尔纳对着工人们说道。 “好。那……我们现在就是,同志了。你好,同志。” “你好,同志。” 至于德国政府,他们早就已经给舍尔纳下达了“让工厂复工,不惜一切代价”这样的命令。但是半个月内舍尔纳没有一点动作,这不禁让德国政府对舍尔纳有一些怀疑。不过毕竟舍尔纳是从前线回到后方的,难免会有一些不适,德国政府也就没有再管。 但是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舍尔纳竟然一点事情都没有做。但是工人们的直接反抗政府的行为却在不断减弱,虽然他们依然没有复工吧。但这不禁让德国政府开始怀疑舍尔纳,为什么舍尔纳什么都没有做,但工人运动反而减弱了呢?那么必然舍尔纳和工人们达成了某种协议,舍尔纳已经背叛了德国! 但是舍尔纳真的背叛了德国吗?我们只知道舍尔纳一定是忠于德国的,但是哪一个德国政府就说不定了。 在长时间的无果之后,德国政府终于决定让那些一定会忠于他们的人去清剿那些工人了。毕竟一直这样不复工也是不好的。 1931年1月22日,由德国政府亲自指挥的戍卫第二军浩浩荡荡的开进了鲁尔工业区。德国政府允许他们动用一切手段的权力,包括处死工人的权力。 至于戍卫第六军,在舍尔纳的控制下,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反抗。而戍卫第二军也有意识的不和戍卫第六军有武力冲突。 舍尔纳还是不愿意看见德国人和德国人刀兵相见。这种手足相残的行为让他甚至比在前线还要痛苦。 舍尔纳必须做出选择,是要坚持众人的理念,还是要坚持自己的理念。 他没有做出选择。 鲁尔工业区的工人暴动被严酷而又血腥的镇压了下去,多达二百名工人被杀,一千余名工人被以危害国家安全罪而审判。 其他的人,要么复工,要么被迫流亡海外。那些流亡海外的工人领袖们,大都去到了尼德兰,这个离德国近,但是德国政府又不能直接管理的地方。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尼德兰的政府对工人们的态度还是比较温和的。所以尼德兰的工人们并没有发生直接反抗政府的行为。 换句话说,就是尼德兰的工人们,被眼前的假象所迷惑,失去了革命性。 至于舍尔纳和戍卫第六军,他们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被流放到白罗斯战区,再一次的回到了残酷的前线。 在次回到西俄战场的舍尔纳显得有些没有精神,他已经看到了太多。他看到了德意志帝国,这个表面上伟大的国家的黑暗的内在。 已经没有任何的事情可以改变舍尔纳了。他即将走上一条不寻常的道路,他将影响世界。 西俄战争仍在继续。在后方工业恢复正常,能够为前线的军队源源不断的提供装备和补给。而俄罗斯革命军的食物,甚至是弹药都是日益减少的。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打持久战的可能。 1931年7月24日,俄罗斯革命军的最后一支还能够战斗的军队在莫斯科被歼灭。其余的军队退回到北方的冻土里面,继续做着和德国的斗争。 西俄战争最后以德意志帝国的胜利而告终。在新征服的广大地区上,德国政府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和高加索王国两个傀儡政权来管理这么一片地区。 几乎所有的在前线的将军都回到了德国。但是舍尔纳没有被允许回去,他被要求留在这远方的远离文明的土地上,独自一人为背叛德国而悔过。 但是从本质上来讲,舍尔纳依然是军人。第六军依然是带编制的军队。 那么,建立一个军政府也不是不可。 舍尔纳早就想明白了,他要的是权力,德国的权力,柏林的权力。莫斯科的广大土地将会成实现他野心的第一步。 再来看看尼德兰。那些由鲁尔工业区而被迫转移到尼德兰的工人领袖们,向尼德兰的工人群众们传递着两大阶级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传达着这些福利都只是资产阶级的骗局。告诉他们革命的必要性。 “可是,我们现在的日子还过的下去啊。” “你们不要被假象所蒙蔽了双眼!现在他们给我们的这些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九牛身上的一根毛!他们根本就没有在乎过我们!” “话是这样说……但是至少我们还能够生活啊。” “我们不能仅仅只要生活!我们要权利,我们要平等!这才是我们活着的意义不是吗?” “唉……总之,我觉得革命还是不能太着急了,不然容易出问题的。” “啊呀!你!你们!你们怎么就是不能够明白呢!” 尼德兰的工人们的革命性依然没有被激发出来,反而,那些工人领袖们的革命愿望却越来越激烈了。 很快,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