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章 谈心与送别 (第2/2页)
赵戎一笑,“这个,青君你倒是说对了,先生虽然没对我说太多夸奖之词,却也是闻言之后,将书一合,转手抛去一旁,抚须大笑,连念了三声’善’。” 他顿了顿,看着赵灵妃。 “这经义学,不比乐艺有趣多了?我辈儒生,除非是喜欢,否则浪费时间精力,学那无趣的东西干嘛,儒生六艺,不提其他几门小艺,光是经义、诗赋两条康庄大道,就够我们走的了。” 赵戎忽的一停,微微皱眉。 “也不知书院在墨池学馆订规矩,偏要学子们六艺全要学习,并且考核,浪费精力是为何。因材施教,走各自感兴趣与擅长的艺学儒道不好吗,哎,还有晏先生,他也强制我要认真学好六门艺学,不可马虎。” “青君,你说,这不和强制你们剑修,去学道修们的繁琐法门一样吗,用心不纯,如何专一。” 赵灵妃咬唇细思,有些理解戎儿哥的为难之处。 她从与戎儿哥青梅竹马,了解他的性子。 戎儿哥一旦对某个事物喜爱感兴趣,那便回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的去专研学习,半点也不马虎,就如同现在感兴趣的经义儒道一样。 赵灵妃觉得这样的戎儿哥挺适合修行的,特别是练剑,只可惜他的修行资质…… 赵灵妃眸子轻眯。 而对于不喜欢、不感兴趣的事物,那便是万般的不喜欢与不愿意,而且这种印象很难扭转更改,比如现在眼下的乐艺。 再比如……曾经的她。 关于这一点,赵灵妃记忆犹新,甚至现在也委屈不已。 戎儿哥因为被迫无奈的订婚入赘,而厌恶她,只是这一点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年幼的二人,都无法扭转,况且她又身负家族期盼不能外嫁。 结果便是二人,原本好好的一对竹马青梅,开始形同陌路,戎儿哥对她愈发冷漠误解,间隙越来越深,他冷漠的心挖出的那倒天埑鸿沟,仿佛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让她无法逾越。 不过,万幸这些已经成为了过眼云烟,戎儿哥在那个古怪的梦后,万里迢迢的将玉送来,牵起了她的手。 想到这,赵灵妃原本粉润的鹅蛋脸,依旧有些发白,她侧头看了眼身旁曾经心心念念的竹马夫君,深呼吸一口气,双手再次用力的将他胳膊挽起。 赵灵妃歪头,脸颊紧紧贴着赵戎的厚实肩膀,感受着他传来源源不断的温度,一刻芳心后怕不已,却也逐渐安息下来。 “怎么了?”赵戎发现了赵灵妃的一点异常,停下话语,转而语气关心的问道。 “没事。”赵灵妃摇了摇头,“戎儿哥,你继续说,我喜欢听。” 赵戎点头。 过了一会儿。 赵灵妃娥眉微蹙,语气带着些担忧道: “若是乐艺弱势,会不会影响你的月中大考,和以后书院考核的成绩?听说这些成绩关系到一年后的拜师大典。” 赵戎失笑摇头,“不必担忧,月中考核不拖率性堂后腿还是不难的,这点我也与鱼怀瑾说过,但她估计是不信,至于之后的拜师大典,也没什么好争的,我已经决定要跟着晏先生一起学经义儒道了。” 他想了想,“嗯,书院内确实也有比晏先生厉害的经义先生,比如那个我没见过面的山长朱老夫子就是,不过,我觉得跟着晏先生挺不错的。” 说到这儿,赵戎话语顿停,冲赵灵妃眨了眨眼,语气掺杂着些玩笑的意味,叹气道: “所以说,乐艺还是别学了,让他们一让,你夫君我这么厉害,若是不藏拙,那耀眼的光芒,估计会亮瞎书院所有先生的眼,嗯,估计一个乐艺不学还不够,再加几个小艺吧,低调些,否则到时候拜师大典,被慧眼识珠的先生们抢着要,晏先生就要为难了。” “扑哧~”赵灵妃秋水长眸眯起,眼尾上翘,眉眼欢喜,她眼中全是赵戎的模样,“原来我家夫君这么厉害啊。” 赵戎斜了眼她,“才知道,给你做赘婿,我亏死了,不行,一个娘子不够,我得再找几个。” 语气依旧带着些玩笑。 赵灵妃将他肩膀一扯,“你敢!?” 赵戎嘴角微勾着,没再聊这个话题,而是转而道: “我送你出府。” “嗯。”赵灵妃紧紧抱着他的胳膊,笑魇如花。 随后一路,二人如此这般的闲聊着,脚步有些放慢,大多数时候是赵戎在说,赵灵妃在听。 而在书院内,过往的士子、学子和些许经过的先生们的眼里。 便是一个泪痣令人难忘的绝色女子,挽着一位眼神炯炯的年轻沉稳儒生的独特风景。 已经盘发的女子微微抬头,眼睛明亮的仰望着身旁的儒生,巧笑嫣然。 时间如白驹过隙,不多时,二人来到了林麓书院门口。 赵戎带着赵灵妃又在大门的门房处登记了下,这样下一次赵灵妃前来找他,便可直接进入,方便了很多。 完事之后,挽在一起得二人准备分开。 赵戎心里念着等会回东篱小筑之事,他挥手本欲告别。 正在这时,走出几步后的赵灵妃突然停步,回头看了眼抄着袖子目送她的赵戎。 赵灵妃伸手从须弥物中取出一个小布包,随即敛目埋首,走回赵戎身前,将小布包塞给进了他怀里。 “又织了几件秋衣,适合夜上沐浴后穿着读书,你……你夜里读书若是冷,可以穿上。” 言罢,也不等赵戎反应,便低头,扭身离去。 赵戎一愣,看了看青君远去的背影,又看了看怀里的小布包,迟顿道:“好,好的。” 他随手把青君又织的秋衣收起,转而便目视着她的倩影消失在远方。 赵戎转身,步入书院。 今日还有五十个“正”字未画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