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五章夜游与皇陵陪祭 (第1/2页)
“归,这是什么鼎?” “本座又看不见,怎么知道是什么鼎,你仔细描述下。” 一条从荒原通往祭月山的小路上,有一道修长孤僻的身影,在悄然前进,不时的左拐右拐,避开一处处军队的暗哨。 赵戎一边观察着四动静,朝祭月山靠近,一边眯眼打量起了远处。 自从今夜得到望气神通后,在他的视野中,远处祭月上的山顶上空,除了一轮高高挂起的一轮明月外,还有一只白金之气凝聚的恢弘大鼎。 “淡金色,四足双耳,方形……” 赵戎眯眼瞧了片刻,摇摇头,“除此之外,看不出其他细节了,这只鼎由那淡金色之气凝聚,只有大致轮廓,过于模糊,看不太真切。” 归安静片刻。 “太笼统了,要是你能看清上面的花纹图案就好了……天下很多鼎都长这样,本座也猜不准。” 赵戎点点头。 归这时好奇道:“你现在去干嘛?大半夜的跑出来。” 赵戎抄着袖子,运用武夫身法,脚步轻盈的行走于树林草丛的阴影之中。 此时,他又避过了一处军队巡逻的暗哨。 “睡不着,想去山顶看看。天亮就要带抑武兄他们上祭月山,就地考察布置,推敲细节……不出意外,明日上午就要举办大典。” 赵戎揉了揉额头,语气随意。 “那你躲躲藏藏干嘛?” “哦,习惯了。” 年轻儒生笑了笑,又道:“嗯,也不希望某位娘娘寝食难安,不然明日估计又要请本先生过去用膳了……” 归:“哦,这么个大美人,你不想去?” 赵戎坦然自若道:“她是大离太后,我是书院儒生,若不是这封禅,不会有丝毫交际,即无缘也无份。所以以后你也别拿这个打趣我了,没甚意思。” 归点头:“啧,赵大公子思想觉悟越来越高了。” “托归大剑灵所赐。” 二人诚恳的恭维一番。 这时,赵戎停步,又眯眼看了看山顶方向,随后一跃上树。 “你看,是闪电雷霆。” 他伸手指了指祭月山顶。 只见黑暗之中,山顶处不时出现几道闪电。 宛若幼童的画笔,曲折蜿蜒的白线将山顶与乌云连接。 几息后,这雷霆声才姗姗来迟。 轰隆————! 沉闷又蕴含可怖之势。 赵戎点头,“我打听过了,这祭月山太高,山顶常年雷霆,几乎每日都有,大致固定在几个时间段。” 他顿了顿,笑道:“归,这届的天雷,你觉得行不行?” 归仔细打量了会儿,啧啧几声,“好像挺稳的,你是要在这儿完成离姬剑丸的最后一道淬炼?倒是可以试试。” 赵戎颔首。 归透过眉心轮,又端详了几眼远处山顶,轻叹道: “兜兜转转,咱们竟带着紫金炉与离姬剑丸,来到了这祭月山淬炼,祭月山又是太古离族的圣地之一……哎,也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之中的缘分。” 赵戎摸了摸袖子里的须弥物,微微凝眉。 “太古的那位离帝出身离族,她所在的时代,太古离族在其庇护下,从月宫裔的一支,成为了古望阙洲的主人。” 剑灵声音不禁带上些苍古悠远: “望阙望阙……望九天之宫阙,这望阙洲的名称由来,与后来者的独幽姬氏有个屁的关系,这姬氏的幽王一脉净往自己脸上贴金。” 它语气带着些鄙夷。 赵戎面色若有所思。 原来望阙之名的由来,是与那九天月宫有关。 剑灵顿了几息,转而嘱托了句: “这离姬剑丸毕竟是离帝留下的剑道法则铸成,难免与离族有些未知的牵连,而这祭月山在太古时期,好像是离族用来埋葬先人和祭祀月宫神灵的地方……虽然已经时过境迁,沧海桑田。” “赵戎,你要在这儿淬炼离姬剑丸,让其大圆满,要注意下可能会引起一些异象与反应。” 赵戎颔首,“明白。所以咱们今夜先上去探探路……” 归正听着他说话,却见赵戎话语渐渐顿住,他的目光似乎也移开了,转向了右侧某个偏离主道的方向。 “怎么了,赵戎?” 年轻儒生又低头揉了揉眼,然后抬头朝某处看去。 “那个方向……好像也有龙气。” 二人之间寂静下来。 片刻后。 黑暗中的年轻儒生身形微微转过方向,随后一眨眼,消失在了林间。 …… 祭月山脚,一座山崖下,丛林茂布。 山崖有一条瀑布落下。 在崖下聚拢成了一座水潭。 几里外便能听见瀑布的落水声。 此时正值深夜,围拢那崖下水潭的森林之中,却是每隔十步亮起一只火把。 仔细一瞧,原来是一群身穿黑色盔甲的将士,十步一哨的守卫着通往崖下水潭的林间道路。 若是赵戎在场,一眼便能认出,这些将士皆是大离禁军中的精锐。 此时也不知为何在此处。 森林内只有瀑布声响起,无一人发出声响。 某一刻,某段道路上一位一动不动的守卫将士头顶,突然落下了几片落叶。 周围几个将士目光敏锐的朝上方看去,端详了会儿后,似乎并没异常,缓缓收回目光。 随后,这些禁军精锐们继续绷起心弦,警卫了起来。 今夜,他们受到太后密旨,前来护卫先帝的龙棺入皇陵,稍有马虎,便是杀头之罪…… …… 被禁军侍卫们层层拱卫的瀑布水潭旁,此时是一片寂静的热闹。 热闹是因为水潭旁,有很多身影。 甚至有些略显拥挤: 有黑色铠甲武装到了眼睛的森严将士,手里的兵戈锋刃,在冰冷月光的映照下,银辉闪闪。 有人数众多却噤若寒蝉的工匠。 这些辛苦且秘密修缮皇陵的工匠年龄有老有年轻,此时明明地方空旷,但他们却隐隐挤在一起。 在旁边那些黑甲将士们的冷漠注视下,工匠们的身子不约而同的颤抖打摆。 最前方,靠近瀑布处,还有一队弦乐离女。 她们十数人,穿雪白纱衣,仙气飘飘,十分神秀。 除此之外。 这对弦乐离女身后,还有一队打扮颇为奇怪的身影: 穿着白色孝服,看着身姿打扮,应该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