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九十八章山顶雷霆与不祥预感(可阅!) (第1/2页)
祭月山顶。 在孟正君轻甩袖子,哼的一声走的远了些后。 赵戎带着顾抑武等正义堂学子,雪蝉等八位弦月离女和礼、工二部官员们,一起来到了这处悬崖边。 年轻儒生瞧了眼那位孟学正的背影。 其实他真不是故意找茬,不怕死的摸她虎须,而是真的有事要说。 不过呢。 反正在孟正君心里,他应该已经是续范玉树之后墨池学馆又一颗冉冉升起的大毒瘤了。 至于形象的话,嗯是十分爱吃软饭,眼下再多出个轻佻无形,不尊师长的印象,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 此刻,赵戎摇摇头,先是瞪了眼顾抑武等正义堂学子,因为后者们看向他的目光愈发敬仰了,就是像在看抗争压迫的精神领袖一样…… 赵戎颇为无奈,看了眼日头,直接伸手指了指脚下: “明日,小陛下于东山地坛祭祀完后,彤车乘白马,自东而西上祭月山,约莫就是眼下这个时辰……在午时一刻,抵达祭月山顶,下车,行至此处,我们要为他换一身黄收玄衣。” 午时一刻,也就是上午十一点过一刻钟。 至于黄收玄衣。 收,冕名也,也就是让小皇帝李望阙带上黄色的冠冕,穿上玄色的盛装礼服。 赵戎伸手,指了指不远处即将竣工的天坛,仔细道: “在天坛封天,报天之功,陛下需要换身礼服。大离属水德,色黑,而《礼》曰:天子冕服,玄衣也。玄色,乃黑而有赤,适合离朝祭天……” 年轻儒生一番言语,引经据典,对于礼,又带有个人的理解,适当改善,有理有据。 众人闻言信服,频频颔首。 远处,某个似乎正打量风景的古板女先生,某一刻也瞥了年轻儒生的修长侧影一眼。 悬崖边,赵戎随后又叮嘱了一遍天坛修建的讲究与规矩,其实与地坛差不太多,顾抑武笑着应答,只道是完全按照他之前吩咐的在做。 不多时,赵戎略微放下心来,不过接下来就要说到此次天坛祭天到重中之重了。 同时也是此次封禅的压轴环节。 那就是使用怎样一个天道所能理解的方式,传递信息,向上天,报大离功德。 这个‘大礼’的形式是什么? 像之前在地坛旁边说的那样,不能光是赵戎这个主持之人手里拿着诏书,大声喊读。 因为他这是读给周围围观的群众百姓们听的,鬼知道老天爷能不能听的到。 此时,赵戎面色微肃:“雪蝉凤仪,在下之前让你找的那些修士,是否一起前来了?” 雪蝉捻了捻肩上一束发丝,看着赵戎,点点头: “按照赵小先生几日前派人给奴家的吩咐,奴家当日便派人快马加鞭,前往几座大离境内的仙家,请来了九位擅长在崖壁铭刻的修士,此刻,就在半山腰一处避暑山庄休息,等待赵小先生吩咐。” 这处大离最高最陡峭的悬崖边,赵戎右脚跺了跺地,食指朝下指了指,“替我在这座崖壁上,铭刻一篇功德铭文,共二百零八字,明日清晨卯时四刻前完工。” 卯时四刻是清晨六点,而计划中的封禅,定在卯时六刻开始。 他从袖子中,取出一卷文稿,递给了雪蝉。 后者结果,翻开看了眼,了然的点头,“没问题。二百余字的话,一刻不停,今夜三更前可铭刻好。” 她想了想,又问道:“赵小先生,这铭文可有要求?” 赵戎微微吐口气,看了眼旁边的高崖,摇头: “按照我的字迹刻就行了,大小尺寸上面有些,照做就是……不可有错字,另外涂上金粉,越是显眼壮观越好……这算是呈给老天爷看的,嗯,希望老天有眼……” 他说着说着,笑了笑。 雪蝉颔首,道了句“这是自然”,然后她便暂时离去,安排铭文之事去了。 “子瑜,妙啊,以摩崖铭刻作为向天报功的‘礼’。” 顾抑武抱着手,摸了摸下巴,一本正经的点点头。 周围学子们亦是纷纷赞同。 “…………”赵戎看着眼前一群只知道划水没个主意的同窗,嘴角抽搐了两下。 妙啥妙啊,本公子是实在想不出别的了,和刚刚地坛下埋玉帛之书一样,只能用这简单易懂的方法,还得老天爷长眼看见才行…… 崖边,一群人像极了考试前,在走廊扎堆打屁的考生,不过众人眼下是休戚与共。 魁梧儒生似乎是看出了身旁好友的想法,拍了拍他肩膀,面色沉肃的摇摇头: “子瑜,我们是为了不干扰你的判断,所以没给你瞎出主意,让你保持理智,独立思考。” 语气语重心长,周围的学子们连忙点头。 “是啊是啊”、“相信子瑜,明日大典定当天降祥瑞”、“我就说子瑜可以的”…… 一片赞扬的应声。 赵戎此时很想点头说“一点也不介意你们影响我判断,你们赶紧支个更好的招”,不过此时那位孟学正就在不远处,以她修为,肯定耳聪目明听得见。 他作为领头的排面,可不能漏了怯。 “真是谢谢诸位了……哎。”赵戎只好点头,轻叹一口气。 刚好想起了孟正君,年轻儒生下意识的余光瞟了眼那儿,正好瞧见了那个严肃古板女子从他们这儿收回了目光。 他视野之中,孟正君随后似是打量了下山下的风景,轻笑着点了点头。 赵戎眉头微微一皱。 不行?这悬崖铭刻的‘礼’不符合封禅大典? 只可惜这些心湖中骤然冒气的疑问,无人回答他。 远处,孟正君恢复了平静淡定的面色,看不出她在想些什么,刚刚到底是不是在笑某人。 赵戎很快眉头松开,笑了笑,朝顾抑武等同窗好友谦虚了几句后,便带着他们检查不远处的天坛去了。 天坛建在山顶中央雷击木的不远处,正有百十位大离的精湛工匠修建,源源不断有背土搬石上山的将士来往此处。 赵戎等人环绕了天坛几圈,期间,赵戎纠正了一点偏差,随后见没什么明显问题了,他便抄着手,带着众人静立一旁,监督观察。 期间,赵戎偶尔看一眼即将铭字的悬崖。 就在他再一次回过头来,看了一眼工匠井然有序修建的天坛,心里盘算着带众人下山之时。 一道叱喝声响荡祭月山顶。 “今日的万钧雷霆将至!所有人全部退离山顶,远离雷桂与月潭!退到距离山顶百尺之下。” 一直端着手打量风景的古板女先生似是听见什么,蓦然仰头,宽大灰袖下的几根手指突然掐算了片刻,此时她啸声预警。 “于午时三刻降临,还有百息。” 山顶的气氛安静片刻,天空也是晴空万里,宛若暴风雨前平静。 下一刹那,众人哄声而起,一些工匠们手中物件都来不及丢,飞奔着撤离了山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