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章 农转非行动 (第2/2页)
为整个国家五六亿农民进城提供最好的经验。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柴米油盐,他们的过去未来,都会关系整个民族的进步。”江奕毫不隐瞒,涉及10万人的事情也瞒不住。 “五六亿人?那岂不是赶英超美了?”在这个年代还真的没人相信华国的城市化能够进展这么快,短短三十年城市人口就从20%提高到了70%。 “你不当个大学教授还真是可惜了。”杨书记想了想,也没什么问题。 不就是那帮无聊学究们经常干的事么,一堆自上而下的调研,一堆不痛不痒的建议,最后你发表文章评个奖、再有个职称就更完美了。我们一大帮子人陪着你寻开心啊,别找我了,江奕你自己去玩吧。 老杨说干就干,民政局的提议只用了半个月时间就通过了。 兰陵现在是全国知名城市,一切都要经得起检验。杨书记听了江奕的一些建议,设计了一些评价标准,如打分制,根据学历、从业经验、年龄、婚姻状况、直系亲属等进行评价,所有人都可以报名,杜绝了暗箱cao作;不只标准公开,打分的结果也公开。而且在首批5万人之后,还会根据打分的情况、工作安排进展进行扩大。 资金的用途也公开,主要是用在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进城人员培训和公共市政工程建设等,接受大家监督。这就是“公平公正公开”这三公原则的最佳体现。 老杨这边动起来了,彭城和任城看着就眼红。乖乖,你这还真是净干大事啊,10万人、每人1万元进城费,这不就是10个亿吗?可是,动静这么大,上级领导又是什么态度?那就等等吧。 不用你等,齐鲁省机关党报《大家日报》第一个站出来表扬了:兰陵市急人民之所急、谋划人民关系的大事,这是为人民服务的最佳体现。 好,没有政治风险了。 “书记,这10万人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进城以后咱们怎么给他们找工作?”任城和彭城的劳动局都提出了这个问题。用钱是大家一起用,干活、将来接受群众来访可是劳动局冲在前头的。 这时候可还没有成立信访局担任第一道服务窗口的。 “不是要成立大湖城管委会么,到时候会有很多产业搭配的。再说了,兰陵那边已经开动了,人家都不怕你怕什么?” 对啊,天塌下来有高个顶着呢嘛。 三个市里面兰陵最小,另外两个市的人口和GDP都超过了兰陵的两倍,两家也不好意思跟兰陵一样,所以都推出了20万人的计划,第一批10万人,都是兰陵的两倍。 三公原则也是有样学样、照抄来了,对外就说现在我们一起协同发展,标准肯定要一致才行啊。 农村的老百姓现在可激动了。 我的个天哪,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解放军啊。我们辛辛苦苦读书干嘛去了,不就是想跟“土地公公”说拜拜嘛; 我们送儿子参军干嘛去了,保家卫国的时候还不兴我们有点儿小九九、想留在城里的想法? 一万元进城费,是很多城市收取的价码。不过这个价码一般人可不一定能够抢得上,因为这个指标太金贵了,很多地方都没有大规模推广,需要有宝贵的信息渠道才能得到。现在媒体也在报道,又有大兴土木的工厂在眼皮子底下修建,谁能不动心? 让江奕想不到的是,厉广为给江奕电话说他们家老爸给自己哥哥申请了农转非,希望江奕能够给市里打个招呼。真是让人哭笑不得,你直接找我就行了嘛,可是又不能明说。 “你哥哥现在快要结婚了吧?” “哪儿呀?那家伙看上了一个城里的姑娘,两个人死活要在一起。女方家长不同意,说我哥是农村户口,现在正好有这个政策,所以···” 原来又是一出《人生》里高家林和刘巧珍的悲喜剧啊。涉及这么大的事情,1万元该花就花吧。 “你找一下李大庆,那是我家里的亲戚,他会给你哥帮忙的。”李大庆跟市里很熟了,他就能搞定。 “李大庆?是不是我们一起去沛州查过底细的那个?他现在跟你家结成亲戚了?” 怎么把这茬给忘了?看来以后跟厉广为撒谎要小心点了。 “差不多吧。交往多了,从朋友升级成亲戚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