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91章 东北(九) (第2/2页)
格会涨超过5%?” 如果是这样,岂不是成了玩阳谋? 王高官想了想,江正民、朱庆和、秦成孝,一个个忠厚老实的样子都不像是这样的人物。江奕?还小得很呢,应该也不会有什么花花肠子。 “不过今天的一揽子合作计划到的确是非常地有可行性。尤其是钢材采购,就像画龙点睛一样,激活了整个合作。” 政办负责人也有同感:“还是领导高屋建瓴,临时让冶金局提出这个问题。产业园建设、剥离企业的社会负担、困难企业重组,各个都是吞金兽,咱们一直都缺启动资金。可不就是画龙点睛么?” “少在这里拍马屁了。后期一定要让冶金局落实好。如果咱们明年要放炮仗的话,这就是咱们的引线,那个大炮仗可一定要点着了。”王高官依然不能忘记东狮摩托,那可真是个大炮仗,辽省极其欠缺的终端消费产品。 第一个压力就传递到了冶金局,下面就是继续传递给各个钢厂了。省冶金工业局负责人亲自召集会议,安排实施200万吨采购计划。 结果三大省属国营钢铁公司生气了:“我们现在都是拿现金,谁还敢给我们三个月账期啊?不干。” 冶金局负责人也不生气,这种博弈活久见了:“你能确保这些拿现金过来的卡车,三个月后还会过来?” “应该能够确定,市场变化没这么快。” 冶金局负责人也不生气:“半年后呢?” “半年后,不好说。” 冶金局负责人来劲了:“就是啊,咱们不就是图一个确定性嘛。你半年前能看到今天的市场行情吗?” 春钢负责人声音抬高八度:“肯定不行啊,半年前钢材都积压了。很多工程都下马了,企业也不投资了。” “还投资呢,这两年能活下去就不错了。”东钢负责人有同感。 1991年号称近三十年最困难的一年,肯定不是白说的,很多人在回忆的时候都说“感觉整个国家都快要过不下去了”。 冶金局负责人继续发问:“一年后,一年半后呢?” 没人敢接茬了。 “要你们拿钱出来是作为担保履约的,又不是拿了不还给你。再说了,你们缺这些现金吗?” 既然你们不缺钱,给他们三个月账期又怎么着了?冶金局负责人终于占了上风。这些人他不要太熟了,自己不就是从安钢出来的嘛,对这些事儿门清。 发发牢sao可以,事儿还得干。 三大钢厂负责人一看这招不行,马上改为另类“哭穷法”。 “现在账上倒是还有一些用来技改的钱,银行贷款也有一些额度、可都是指定用途的。” “我们的钱都是专款专用的。” “领导,虽然我们这边看着红火,可是计划内的钢材我们是亏了很多的,今年什么材料不涨价的?压给我们这么多增产任务,再要给我们多一斤计划内我们都完不成了。” “哭哭哭,哭完了没有?谁告诉你们要安排计划内指标的?告诉你们,不只不是计划内,而且价格比现在的计划外价格还高出5%。”冶金局负责人最终剧透了。 “这是真的?” “那岂不是要1500一吨了?” “领导是不是隐瞒了什么?” 三大钢厂负责人不相信幸福会如此降临。 “还是按照以前的承包方式,利润上缴、留成。这块钱大家都用好了,争取过一个肥年。” 摆平了三大钢厂,其他中小钢厂就简单了。基本上没啥意见就答应了冶金局的要求。 开会的钢企负责人全都走了,冶金局负责人去看看在办公室里等待自己的老同事,华国钢铁企业里的“老大哥”安钢负责人。人家是央企,不归你管,也不接受你的生产计划。冶金局负责人只能打一下感情牌。 “怎么了,最近日子不好过?”冶金局负责人拍拍老同事。 “日子难过也得过啊,哪儿像你这么自在?” “我要是有你自在,我这个姓倒着写!省领导让我完成200万吨新增钢铁,正急得跳脚呢。”冶金局负责人作出了着急的架势。 “装完了再跟我说话。200万吨的确有些多了,你们增产这么多不怕到时候价格跌下来了?” “不怕,有人愿意按照固定价格采购。”冶金局负责人自信满满,把秦成孝提出的担保基金方式说了一下。 “这个东江有高人啊,”安钢的负责人倒吸了一口冷气,“这不就是传说中的期货么?” “期货?这儿又没有期货交易场所的。”冶金局负责人迷糊了。 “你等等,让我捋一下。买方、卖方、保证金有了,嘿,你们牵头搞的组织架构不就是参考了期货交易所的规则嘛。”安钢负责人想通了。 冶金局负责人似懂非懂地点了下头。 “不错不错,能想出这个模式的不简单。我们也跟了。” “你们跟什么?”冶金局负责人故意装傻。 “演一回得了。你舍掉脸皮把我们大老远的叫来,不就是给你这个老领导抬轿子嘛。我可说好了,最多20万吨,而且要介绍那个提出这种模式的跟我认识认识。” 冶金局负责人的心理价位就是20万吨。安钢虽然大,但是贸然增加20万吨产量还是挺有难度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