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9章 参事魏学敏 (第1/2页)
“老板,我看了一下昨天的情况,发现做空里拉的手法多种多样,估计欧盟内部成员国也加入了敌方阵营。”汉克感到自己有了重大发现,他是真的服了! 预言归预言,只要胆大就行;当预言的一切活生生地发生时,你的心里只有了信仰。 信老板,获永胜! “我也发现了,里拉命悬一线。”江奕大言不惭。 德意志支持的两百亿马克的外汇都耗光了,你还能指望法兰西和英伦的央行? “要是里拉这里贬值了,后面怎么办?” “索罗斯的基金那里不要动,等他们主动分红或者干点儿别的。我们下一步继续加大做空英镑。”这才是江奕1992年赚钱大计中最大的钱袋子。 汉克有些沉寂了。从感情上,他不愿意做空本国的货币;可是在理智上,他又知道老板要他这么干是对的。 “你要是对英镑还有感情,那就让江采来传递吧。”江奕有些担心这个家伙的执行力了。 忠诚度应该是有了,只是感情上还做不到一次性彻底切割。 “老板,我干了,一定完成任务,”感情终究战胜不了恶魔,赚钱欲望那个恶魔,“我们在里拉做空那个账户有两亿美元头寸,但是米兰证交所可是有八亿美元,加上赚的钱就有12亿美元了。而且,前几天已经听您的吩咐,提前埋进去了10亿美元。” 如果这么cao作,22亿美元自营做空,加上索罗斯管理的15亿美元,江奕放在做空英镑里的资金就达到了37亿美元。 怪不得汉克害怕! 自己在伦敦也就七八个人,加上江采和女朋友,十个人要过手这么多钱? “全仓,一定要做到!” 后人只知道索罗斯赚钱多,其实真正从英镑危机中赚钱最多的根本不是他,而是一个闷声发大财的基金经理。数年后才会揭开这一切,成为教材里的经典案例。 做空里拉的时候自己只能旁敲侧击,顾虑太多而更多地做一个旁观者。这次超前于索罗斯布局,江奕就不用担心他事后怀疑。 汉克,你就给我尽情地挥洒吧! 汉克终于不敢再质疑了。 “老板,我已经写完了关于里拉的报告,你帮我指导一下?我打算发给《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江奕一下子没反应过来,“你自己的作品自己把握就行,注意该保密的别多说。只是难道你的眼光就只是《金融时报》?” “《金融时报》还不够?”汉克又被江奕惊呆了。 一年前我也就是一个小小的投资cao作人员,“经理”两字还是为了接待客户需要加上去的,根本就没人归我管好不好? “《经济学人》你没有看过?” “我···那是严肃经济学家的舞台吧?”汉克一听就泄气了,平常我也只能膜拜那些专家呢。 “严肃经济学家也要关注金融热点。不过要等英镑的事情明朗了才行,你千万别泄露消息,要不然《经济学人》可不会发表两篇这样的文章。” 听到江奕貌似认真的话,汉克的手都在不停地发抖。 《经济学人》的学术性自不必说,整个英伦文化圈不管学不学经济学,都得拿看过这个期刊充一下门面、抬高一下自己的“理性”;影响力方面,它就是华国机关党报的影响力和晚报的普及性,伦敦金融城更是奉之为“圣经”。 好不容易安抚了汉克,又有人打扰了。 “老板,事儿惹大啦!”魏学敏一张口就吓人一跳。 “你那里的电话费很贵吧?我给你打过去。”江奕以华国的国际长途电话太贵的名义,挂掉了他的电话。 江奕给了魏学敏几分钟的冷静时间,才又打了过去。这个政治经济学老人家动不动就是“大事不好”,江奕也是无语。 “老板,这次是真的有大事儿了。央行要我去给他们作报告。” “哪个央行?” “咱们国家就一个央行吧?” 江奕习惯了央行还有一个申城的第二总部,现在才反应过来:“哦,我以为是地方的分行。这个挺好啊。” “主要是他们想了解一下欧洲汇率机制,我了解的东西全都写进报告里,发表在燕京的经济导报了。现在他们肯定不只是想了解这些呀。” “里拉的消息这么快就传到央行了?这次反应速度还挺快的嘛。”还真的超过了江奕的预期,华国的央行一直是“刀刃向内”,加上这时候还负有金融机构的监管重任,怎么会有那功夫cao心世界大事呢? “我估计他们就是想多了解一下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