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1990_第30章 纺织厂重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章 纺织厂重启 (第2/2页)

  江奕问了号码,等到接通了交给叶夫人,这才算是胜利了。

    记忆力果然靠不住,第三通才找到该找的人。

    “我们管基建的副厂长正好在家,你们稍微等等啊。第一次用大哥大,还真是不太懂呢。”叶夫人放下了电话。

    江奕拿了过来,看到还在通话中,就直接挂断了。叶夫人对着叶新又是一顿抱怨:“你看我就说要多跨几个号吧。”

    副厂长很快就到了,一进门就问着:“这几位就是有大哥大的老板吧?”

    原来刚才最后一句话被他听到了,怪不得这么快赶过来了。

    “何董事,你好你好!”副厂长果然又是从外商那里开始,犯的错误和叶新、叶夫人是一样一样的。

    “厂长,这位韩经理是他们集团管钱的,呵呵;这个江老板,是董事长的儿子。”叶夫人一边说一边给副厂长打着马虎眼。

    这次副厂长总算是听懂了。

    到底是在大申城混过这么多年的,懂得厉害!

    “李副厂长,他们是想跟咱们厂合作建房的,这样可以降低一些社会上收的税费。”叶夫人三言两句就把江奕一方的意思说透了。

    果然是搞财务的,对这些小心思琢磨得一清二楚。

    “说实话,你们愿意出资跟我们合作,我们是举双手欢迎的,”李副厂长倒像是个北方人,讲话直来直去地,“不过我们现在手里已经没有什么拿得出去的了。三季度末就让我们厂里出台转型方案,也说明了这是最后一次机会。遗憾的是,我们厂的现在已经上了银行的黑名单。”

    “听您的口音好像是齐鲁、东北那边的人?”

    李副厂长听到江奕这话倒是笑了:“江老板听力不错,我老家是辽都的,我爸爸辈参加辽沈战役后南下,我后来才跟过来的。”

    “我们跟辽省那边有很多合作项目,包括电子加工厂、摩托车厂、水泥厂和家具城等等。”江奕介绍了一下那边的合作项目。

    “现在市里定下的调调是优先发展第三产业,再加上我们厂的位置靠近交通大学,这些加工厂模式可能不太合适。家具城的话,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你们厂靠近交通大学?”江奕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二十一世纪的徐家汇,再靠近交通大学,这可是绝对的商圈核心区呀。

    怪不得市里下了这么大决心要把这些纺织厂迁出去,这里的土地绝对是寸土寸金嘛。

    如果再能靠近一些地铁站,岂不是只有商业综合体模式才行?

    或许是看出了江奕的犹豫,叶夫人觉得合作存在着困难,有些不甘心了。

    “我们厂离地铁站也就是四五百米,以后要是地铁通了,那是肯定很受欢迎的。”

    四五百米何止是近?那就是在地铁物业范畴了,直接一个地下通道就可以通过去了。

    何董事对这个可是很清楚的,香江不都是这样的开发格局么?他以为江奕不太懂得这些,凑了过来:“江老板,如果这么近的话,倒是可以考虑商业开放了。新海康就有商业地产出租业务,人才都是现成的。”

    其实用不着何董事着急,江奕的心里比他更激动。

    大申城现在还没有形成徐家汇、陆家嘴和中山公园等几个重要的“商业副中心”,徐家汇商圈的美罗城、港汇等几大商业主体还没有正式入驻。

    要是抓住这次机会,在这几大副中心插上一脚,等到经济过热、房地产价格超过一定水平的时候抛售出去,一方面可以打压虚高的价格,另一方面岂不是又为培育新产业筹集了巨量资金?

    邵军啊邵军,看来你的第一炮要在这里打响了。

    “李厂长,你们好像是1200多个职工,好像还有几十个大学学历的吧?”

    “副的,呵呵;我们厂有42个大学毕业生,大部分都是技术能手。”李副厂长还是很讲政治的,尤其是旁边还有自己的同事在场。

    江奕心里大概有数了。这时候的国企差不多都是这样,坐在金山上没饭吃,因为现在的教育还是排斥地租,更无法想象十几年后徐家汇的繁荣。

    “我们觉得你们这里可以开发商业综合体,就是购物、餐饮、品牌展示、电影娱乐等于一体的大型商业体,何董事已经在香江那边有很多的开发经验了;

    “技术人员的话,如果有些不愿意转岗的,我们在巴国也有一些投资项目,可以承接你们的机器和技术人员,待遇方面肯定是从优的,出国还有海外补贴;

    “其他普通职员如果愿意出国进行工作也欢迎,不愿意出去的可以经过培训后成为商业综合体的职员;

    “如果是偏僻一些的区域,可以考虑联合建房,对外出租,优先满足厂里职工的住宿。你们就以土地使用权入股。不知道这样是不是可以?”

    江奕的话说完了,再看看对面三人,没反应了。

    “江老板,我们也就是一个小说改编电视剧,您犯不着吧?”叶新还沉浸在那个合作中。

    “你就别说话了,这跟你没关系。”在商业开发机遇面前,叶夫人有点儿嫌弃这个没有多少金钱理念的爱人,瞪了他一眼才压住了他进一步发挥的欲望。

    李副厂长还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是这个思路不好,而是他完全地被这种合作思路给镇住了。

    这个思路要是实施了,纺织厂可就真的要重启了!

    终于谈完了,时间上已经很紧张了。

    何董事现在是既轻松又进展的心情。轻松的是这次谈判应该会有很好的结果,紧张的是原来计划在申城的代建任务,现在又多了商业综合体开发、合作建房。300家纺织企业的合作机会都会有很多,更别提还有很多亟待转型的企业了。

    “何董事,地铁沿线的物业开发也要开始提上日程了。你们先考虑一下,三天后我们再讨论。”

    听了江奕这话,何董事差点儿眼前一黑。

    地铁物业开发那是多大的事儿,您就这么轻飘飘地一说?

    “对了,不只是申城,以后燕京、其他建设地铁的城市也可以复制这种思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