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05章 终究是朕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第1/1页)
赵佶伸手接过了清册,展开一看。 这上面果如黄门所说,空空如也!赵明诚名下财产全部转移了,上面还有开封府衙签字画押的手续。 抄家真的连一个铜板都没抄回来!! 赵佶合上清册,以冰冷的眼神凝视着角落里的赵明诚,凌厉地说道:“汝胆敢揣摩帝心,罪大恶极!” 朝堂众臣俱都无语,这是怎样一对君臣?一个借机巧取豪夺,一个太过jianian诈阴险…… 蔡京嘴角微搐,心下更是怨恨,这对君臣一定在唱双簧! 但这还真冤枉艺术家了! 昨夜,赵佶一听到这个赵明诚夜闯蔡府的消息,却是不怒反笑,笑的很开心。 脑海里浮现的第一念头,就是钱,赵明诚的全部身家! 几百万贯啊,能养多少珍稀鸟兽,购多少前朝字画,纳多少娇媚妃子,甚至能建造一栋大宫殿! 可现在,就这样没了? 赵明诚佯装惶恐,又是作揖又是弯腰,却是一言不发。 殿内的李格非和赵挺之皆紧蹙眉头,心思各异。 李格非暗忖,这钱要不要还呢…… 赵挺之则有些担忧,万一李家不还怎么办? …… “殿陛行杖!” 随着御座上的一声怒喝,众臣皆转头,一道道目光注视着赵明诚。 廷杖!!! 廷杖最早始于东汉明帝,曰:“明帝时,政事严峻,故卿皆鞭杖”。 但咱大宋还真是破天荒头一回。 万一这先河一开,以后官家上瘾了咋办? 顿时。 “官家不可。” 曾布手持象笏出列,直言进谏道:“士可杀不可辱,这是传统儒家观念,作为一国之主,绝不能给士大夫加以非礼的行为。” 首相代表天下士大夫的利益,他必须第一个阻止。 “附议!” “附议!” “……” 殿内异口同声,连蔡京嘴巴都不自觉动了一下。 没办法,涉及士大夫的切身利益,作为宰执,他也得争取。 心里那个憋屈愤懑就别提了…… 见都是反对声,赵佶稍稍沉默,冷眼环顾着大殿,道:“既然各位爱卿反对,那此事作罢,散朝!” 说完面色不虞地摆驾走人。 朝堂众臣有序地列队走出大殿,赵明诚一脸淡然的立在殿角。 每个人都会看他一眼,眼神都像看怪物一样…… 这么大的罪名,要是搁普通百姓,直接问斩诛族! 若是平常书生士子,也死罪难逃! 就算放在权贵身上,逃不过发配边塞的命运! 可赵明诚呢? 籍没家产?国库一根毛都没捞到! 廷杖?免掉了! 唯一的惩罚就是除去国公爵位,可在这个国公伯侯满地走的京师,这算什么惩罚? 有御史终是忍不住摇头叹气:“大宋养士百年,堂堂宰相都能被一介幸臣欺压,国家法理何在?” 刑部侍郎张商英闻言,拂袖不屑道:“他蔡文长身为辅相,也是志在逢君,都是幸臣,有何区别?” “也对,蔡文长不是权势熏天么?连个省元都惩治不了,呵呵。” “赵蔡狗咬狗才好。” “……” 一些旧党大臣发出嘲弄讥讽的笑声。 …… 等殿内只剩寥寥几人,赵明诚这才准备回家,这一大早可累死他。 昨晚一夜没睡,清晨又去开封府走一遭,拉着一脸懵的李清照,交接完所有财产,刚回家就被太监叫到这早朝“伏法”。 幸好自个算无遗策,早已摸清楚艺术家这小九九。 想要钱? 没门! 每一个铜板都是咱的血汗钱,谁都不许抢夺! 赵明诚笃定艺术家会保自己,毕竟此事一出,赵蔡两家关系几近冰点,两个宰相不合,皇帝能不高兴? 再说自古民心与君心不可兼得,他要得到艺术家的恩宠,必须把名声弄坏一点。 为什么皇帝身边这么多jianian佞? 诸葛亮的有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这么有道理的警句,但历代君王却很难做到这点。 盖因贤臣提出的建议基于国家百姓,多是要皇帝工作的,是逆耳的;小人提出的建议基于个人私利,迎合皇帝的欲望,多是要皇帝放松的,以期达到个人诉求。 人性弱点便是爱听好话、喜安逸、爱享乐。 赵明诚深知,宋徽宗时代,就是jianian臣们的全盛时代。 要掌握权力,要培植班底,最好的途径就是做赵佶的幸臣。 遍观史册,哪个幸臣名声好? “赵省元,官家传唤。” 赵明诚正想着事,一个黄门斜肩谄笑跑过来。 …… 御花园。 春光明媚,鸟语花香。 草坪上,一个手臂缠着白布,满脸泪痕的男子正抱着赵佶的大腿诉苦。 泪水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连赵佶都有些不耐烦了。 “官家!” 赵明诚近前来,先是恭敬地喊了一声,旋即便是似笑非笑侧视着蔡攸。 蔡攸满眼狠毒地看着赵明诚,恨不得把赵明诚剥皮抽筋方解心头之恨! 与手臂rou体上的疼痛比起来,精神上的羞辱更让他难受!被干上家门,当着阖府上下的面…… 关键是歹徒竟没得到惩罚,事了拂衣去? 今日过后,他算沦为全东京城的笑柄了! 蔡攸甚至连老爹蔡京都恨上了,宰执天下的重臣,连这个场子都找不回来,当个宰相有个屁用! 当然,他是绝对不敢恨艺术家的…… 赵佶指了指蔡攸,怒喝道:“赵明诚,滚过来道歉!” 赵明诚自无不可,嘴上服软有甚?于是转头朝蔡攸拱手道:“蔡公子,昨夜是在下冲动了,十分抱歉。”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不等蔡攸说话,赵佶就抢先一步说道。 皇帝都下结论了,蔡攸还能说什么,只好用咬着牙关不让眼泪掉下来…… “随朕来。” 赵佶摆了摆袖子,朝假山那头走去,赵明诚跟上。 只有两人,赵佶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唾沫横飞。 足足骂了一炷香时间,赵佶才停下来,幽幽道:“你知道朕为你担下了多少么?倘若没有朕,天下人的唾沫都能淹死你。” 赵明诚腹诽,自个刚刚也经过了你的唾沫洗礼。 他嘴上却毕恭毕敬道:“感谢官家的圣德,学生铭感五内。” 赵佶斜睨:“朕感念你的救命之恩,这回且饶过你,下次若犯,定斩不饶。” 赵明诚郑重道:“学生遵命!” 赵佶背负双手踱步,强调道:“明诚呐,你要牢记,这事终究是朕一个人扛下了所有。”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