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百三十、玉阳观 (第2/2页)
饱。张仪行贫,徒遭污蔑。苏秦无名,父嫂皆嫌。秦帝未冠,嫪吕欺压。高欢走卒,悬鞭坠挞。 人未得志之时,皆看着平平无奇,然风雨骤落,灌满人间时,谁是泥鳅,谁是游龙,至时一眼便知! 顾兄为人,放在古时,也封得上万户侯了!” 杨四方闻言,哼哼不语,显然是不服气。 王之韦落在后方,冥冥受点,心中透彻起来。 此时杨皇矣也觉察到了身后的王之韦。 一回头,王之韦便磊落大方的走上前,微微笑道“赶巧在此相见,看来无眠的,不止我一人。这几日,承蒙杨大哥照顾了。” 杨皇矣面上笑道“应该的。” 王之韦于是继续开口道“若是明日顾师兄还未出来,杨大哥先行即可。我再等几日,也好与顾大哥有个照应。” 杨皇矣有些惊讶,未想到一直不出头的王之韦竟有如此魄力,开口问道“之韦你一人…?” 王之韦摇摇头“没事。我是剑修,顾大哥若真的有事,我也可以入剑冢看看。” 杨皇矣依旧有些顾虑。 王之韦笑道“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顾大哥照顾我良久,我岂能空受恩泽。杨大哥不必在意。” 杨皇矣点点头,感慨颇多。 王之韦于是告别杨皇矣,回去修炼了。 这时杨四方凑了上来“咦咦,这王之韦怎么也如此率性而为了?真没想到啊。” 杨皇矣也赞叹道“果然,明君不养无用臣子,英雄不伴昏碌之人。” 杨四方白了一眼杨皇矣。转头便走了。 杨皇矣看了一眼,多少有些无奈。 一夜无事。 清晨,顾玉成未出来。 杨皇矣左右徘徊,竟有些不想走。 杨四方催促多次,杨皇矣这才看向王之韦,王之韦将掠阵与自己所驾之马牵到杨皇矣面前“麻烦杨大哥了。” 杨皇矣点点头,将有些不情愿的掠阵牵过来,对王之 韦说道“王兄保重。——待顾兄出来,别忘了让他来领掠阵,我会一直等着。” 王之韦点点头“放心,我会的。” 杨皇矣这才率着众人前行,向着玉阳观出发。 路上,杨四方还想说什么,直接被杨皇矣瞪了回去。 约莫半日,杨家众人便来到传送阵,向着玉阳观所在乾元路而去。 很快,杨家等人便再次从阵法内出来。来到了乾元路。 与其他路不同,这次杨家众人竟直接传送到了一处丛山前。 继续赶路,入山林深入,看见一座最大的山。比山,便是玉阳观所在之地。 杨四方看着钟灵疏秀的山川,不仅感叹道“这玉阳观周围景色还真秀丽。” 杨皇矣点点头“自然,玉阳观算得上少有的不涉世俗的宗门了。” 杨四方又唱反调,问道“那她怎么还举办书剑会盟,不还是……哎呀!” 杨皇矣狠狠弹了一下杨四方脑袋“你就不能不跟你哥唱反调。” 杨四方顿时如狐狸受了委屈般哼唧起来,满是敌意的看向杨皇矣。 正当兄妹二人闹着时,山上便下来了两名戴冠女子。 两名女子俏生生如素莲未吐,纯稚而青涩。一举一止,天然真实,清廖动人。 恍然间,竟令人有几丝失语。 “原来是杨家的居士来了。我师父今早还说杨家人马上就到呢。”一小女子当先笑着上前来。 “师伯还说,有缘受点者三人,今朝就来了……”另一小女子,观望道“止来了二人呢。妙持。” 妙持淡然笑道“许是师父算错了。——也是有过的事情。” 妙净闻言,顿时有些得意,左右张扬起来。 妙持见状,制止道“妙净,不要闹,我们带居士上山。师父和居士们还等着呢。” 妙净闻言,只能不乐意的退下,由妙持领着众人上山。 山路铺石,砌作石阶,平平无奇。 草木葱葱。及至半山腰,便见一山门。 山门后并无一物。竟只有一门框。 杨四方见状很是好奇的问道“妙!——女冠女冠,这扇门是什么啊?” 妙净回头笑道“过了门,你就知道喽。” 杨四方于是好奇的往上挤着,很快来到门后。 旦见门后,左右刻着这样一句话: “人道未修”,“安问仙道?” 杨四方一震,颇为感触。 妙持上前解释道“欲拜入玉阳观,踏第一步石阶,便为辞尘之意。第一石阶也被叫作辞石。 而这半山腰的门,则是在问每一个入观的人,有没有修全人道?有没有记得人道?若为人之道尚未修全、尚不记得,安敢问仙道?” 杨皇矣沉思再三,缓缓说道“大气。” 妙持笑了笑,没有说什么。 杨四方却接着问道“什么叫修全人道?什么是记得人道啊?” 妙净抢先回道“修全人道,即尽善尽仁,凡诸如未尽孝,作恶未偿,立誓未践者,即人道不全。凡欲一心辞去为人之德,不念苍生苦难,不救黎民忧愁,即为忘人道也。” “修道,而不绝正气。这样才能修出一个道来。”妙净一口气说完,颇为得意。 杨家众人闻言,皆心中慨然。 众人继续前行,终于来到玉阳观观前。 旦见门前左右各刻着一行模糊的字。 仔细看去,正是: “人道承黎民之命” “乾坤育长生之性” 门楣之上,书着遒劲有力、鸾翔凤翥的四大字——“自在道中”。 玉阳观,到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