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二章 儒释道 (第1/3页)
雪夜歌行第五百二十二章儒释道白鹿洞书院,作为七星大陆三大书院之一的书院,名声自然是天下闻名的。 但是对于白鹿洞书院这一次并没有参加这场规模**的三教论道,大部分人还是极其不明白不理解的。 按理说,三教之中互相论道,各有裨益,这此论道也是一次相互之间磨砺大道的机会,不应该错过的,但是往往就是有人不愿意把握机会,其中的好坏就见仁见智了。 对于白鹿洞的山长,那也是享誉盛名的大家,不仅仅是儒学之上钻研极深,而且在佛家与道家的理解也是极其深刻的。 世人不知道为什么这位鼎鼎大名的山长,并没有选择带领自己的得意高徒参加论道,但是对于这位山长来说,他的心里十分明白。 对于三教的存在,从一开始,九官就是刻意为之的。 将妖族驱逐出七星大陆,那是给人带来了外在的大体安定,之后安定内心,三教的创立就发挥了至关重要的机会。 如果比作一颗大树,则释家隐于大地之下,是种子,基因,根源,然而与大地之上的生命体是联通的。它侧重于精神层面的导归,修性而转命,即:有好的种子,则能结好的果实。 而儒家显于大地之上,是枝杆,花叶,果实,与大地之下的根体也是对接的。它侧重于人生的实践事务,从和谐有序的命运中体认和回归生命的本源,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花叶的能量创造,也为树的生命提供了生存的养料基础。而树根则是生命幸福源泉的重要保障。心性不善,则命运凶险。 如果隐于地下可比作“出世间”的修行,把根杆视为对枝叶的脉络收拢而作一整体的导归统合,万法归于一宗,则“出世间”的心灵对宇宙生命的统观体认,是为了心灵对外部世界有一个全体的觉悟认知,从而把握宇宙生命的本质与方向。 但这个“出世间”的树根与“入世间”的枝叶花果是联接一体的,并没有相互脱离。跳出局部世界的变幻不定,而用右脑的直觉作一静心的整体观照,才能避免生命的左脑逻辑思维沉沦于局部的点线面的偏执。 “出世间”与“入世间”的终极目的是一致的。有了直觉的统观,才能做到逻辑描述的全面。而逻辑有为法,则将无为的本然直觉所观照到的实相真理落实到人生的知识实践中去。 出世、入世犹如右脑、左脑的协调合作。人的左右大脑的对接,也是如同树形一样的。一本而散万殊,万法而归于一道。 没有心灵精神对现实局限形态的超离,那么人生就只能在旧的痛苦形式中轮回了,而无法像庄子所想像的鲲鹏一样逍遥自由。 再回到道家,所谓性命统一法,是相对于佛家之修性以转命,佛家以精神心灵的净化和止定,“因定生慧”,灵感直觉而达全体本质,然后才是无心自然而生的逻辑思维知识,这样才能在右脑左脑的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协调下达成命运的善因而善果。 故而佛家首重于修心。也有一部分教门是性命双修的,其中必然有与道家相通之处。 只是就主要的侧重而言,道家普遍地更表现为将心灵的修行与现实人生结合在一起。在现实人生的命运体感中觉悟宇宙的常道。它侧重于对生命作一个宇宙的统体观察,超脱任何局限的存在范畴,达到生命与宇宙的大道合一。 也就是它不停留在人道伦理之局限内,它要达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其实这与上面所述的左右大脑协调一致的生命层次本质是一样的只是释家和儒家各自只侧重一面,人道与天道分离。 虽然佛家也讲自觉而觉他,讲大乘佛法的入世救度,但在实际效验上并没有达成佛法的这一终极目标。这是与现实的因素有关的。 道家则直接采取人天合一的性命双修法门。把心性与命运的转化紧密地落实于现实生命之中。 比如通过人体的气脉修炼来体悟宇宙的五行生克,一方面能由相而悟理,另一方面又实现了身体的强健。那么它就相当于把树根和枝叶花果通过树的主杆联接在了一起。 但道家与儒家又并没有很好地合成一体。虽然道家追求天道与人道的合一但在现实历史中人道秩序违背了天道的自然秩序。所以道家与世俗的社会组织是有所隔离的。他们所实践的生命范畴,主要落实在个人为中心的有限自然环境之中。 正如佛家与儒家的天人分离一样,佛、道的遁世并非其教义的终极目标与核心本质,人道与天道的分离是现实社会的历史原因导致的。 所以道释儒并没有内在的矛盾。如同一颗树的千枝万叶,诸子百家只是各占一枝,没有谁是完全整体的,但也没有谁是毫无价值的。它们之间可以万法归于一宗,并且如同树的根杆枝叶花果一样,必须相互的救度。“善者,不善者之师。不善者,善者之资。” 《道德经》云:“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致虚极,守静笃。”类似佛法的静定智慧的心法。“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正如“一念不生而全体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由于心灵的静定,才能达到灵感的全体直觉。然后对宇宙生命作整体的观照,便能从中获得自然真理、实相规律的觉悟。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万物都按其规律秩序运作,命运和平安宁,定而有常,规律有序,知道这些规律,才能对宇宙生命明了于心。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