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莽_第二章 有蛟龙处斩蛟龙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章 有蛟龙处斩蛟龙 (第2/5页)

梅近水的种种传闻,他们还是第一时间认出了这条遮天巨龙代表的东西——东方共主,孟章神君的人间化身青龙!

    哪怕梅近水只是动用神力,召唤出了青龙幻象,带来的浩瀚神威,依旧不是凡夫俗子能抗衡。

    左凌泉只觉周边天地剧烈激荡,原本地处后方的登潮港,每一寸土地和海水,都被瞬间拉长,推向了遥远的天外。

    而处于对面的异族阵营也是如此,往海外飞退,数万人就好似被狂风吹走的一片云雾。

    此法门并不陌生,是帝诏尊主的看家绝技‘江山如画’,曾经九宗会盟,左凌泉还亲身体验过一次。

    但同样的法门,放在常人手上和放在仙君手上,完全是两种概念。

    不过眨眼之间,原本的海港,就变成了一片不见尽头的平整海面,就好似在天地间,硬插进来这么一片本不存在的区域。

    身处海港和海面的中低境修士,被难以抗衡的力量,推到千百里之外。

    道行高深的各宗长老、剑皇城巨擘,竭尽全力想靠近天地中央,却难以避免的越追越远,最后只能强行保持身位,确保正面战场不从视野里丢失,来保证最后的体面。

    一言出口,退散!

    随着梅进水神通降世,还能留在原地的,就只剩下东洲尊主、剑皇,以及十余位异族枭雄,如果不是上官玉堂有心庇护,崔莹莹都被推离了仙魔战场。

    而这一式波及方圆千里,凡人不可违逆的强横神通,仅仅是梅近水战前随手腾出场地而已!

    眨眼之间,原本万仙汇聚的登潮港,变成了一片空旷寂寥的荒芜海域。

    而现在还留在这里的人,才算真正的仙人,也是这九洲大地上,少有能决定天下走势的人,余者皆为蝼蚁!

    万丈巨龙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就好似一块嵌在天幕上的盘龙壁。

    梅近水悬浮龙首之下,鸟瞰大地:

    “明白差距的,自行退下吧;有些东西,傲骨和道心没法弥补,不要死的毫无价值。”

    一轮筛选过后,东洲这边就只剩下十人——上官玉堂、崔莹莹、左凌泉、商诏、陈朝礼、仇泊月;江成剑、云红叶、黄鹤、姜太清。

    见到这等通天神术,十人之中大部分人都知道,以他们的道行,可能抗不住梅近水第一波攻势,但无一人退下。

    因为他们背后就是东洲,根本无路可退。

    异族这边倒是变数较大。

    梅近水有多强,女武神就可能有多强,在觉得自身参战掀不起水花后,原东洲剑皇明日愁等顶尖仙尊,都自觉退出了战场,只剩下四个西北两洲的小头目。

    这么一看,东洲还属于人多势众。

    但实际上,顶多算上官玉堂和梅近水对线,玉堂多了一波超级兵,东洲群雄心中生不起半点‘优势在我’的傲意。

    上官玉堂握住了悬浮于身边的金锏,没有回头:

    “左凌泉,你退下。”

    江成剑也开口道:“家师祝无常,曾在窃丹之战时说过:‘今朝绝于此,草折仍有根,何足惧也’。此战可败,东洲星火不可绝,你退下吧。”

    左凌泉手握天官神剑,站在东洲阵营最前,平淡回应:

    “我左凌泉有一剑在手,虽百万众不可当,何惧青龙!”

    仇泊月通过黄静荷,得知了重孙女妞妞和左凌泉的恋情,本来心中颇有微词,但听见这句话,却是笑了:

    “吾辈剑客,所见之人皆无愧于情,所行之事皆无愧于心,强敌当前,岂有不战而退之理。”

    被誉为‘剑老二’的云红叶,也跟了句:

    “习剑一生,只求逍遥无悔,若是退了,怎对得起手中三尺雪、对得起身后待归人?”

    世间剑修,多是情种,说话都带着股红尘逍遥气,却又不失剑客该有的凌厉。

    与之相比,商诏和陈朝礼这些传统修士,就不太擅长sao话了,帝诏尊主拿着大剑憋了半天,也只说了一句:

    “附议。”

    上官玉堂没有再多说,因为她就没想过会此战落败。

    在众人宣誓死战之后,上官玉堂手中金色长锏,三十六节锏身节节亮起咒文,修长双腿微弓,继而冲天而起,目光直指青龙。

    轰——

    目之所及的海域,在庞大气劲之下瞬间凹陷,化为了巨型海碗。

    左凌泉等人哪怕作为友军,身处凹陷之内,也被骤然出现的强大气劲,直接压进了海水。

    刚刚还坦然自若的尊主、剑皇,此时再次露出了骇然之色。

    在大部分山巅修士心中,上官玉堂等仙君很强,但上限也是一挑二打其他两元老,或者一挑五打其他五位尊主的程度,还是打的有来有回,其他人不是没胜算。

    这个推断有实际战绩类比支撑,也是他们能想象的仙君上限。

    但他们显然忽略了,支撑这个推断的战绩,发生在三千年前的窃丹之战!

    窃丹之战后,是长达三千年的‘太平岁月’,正邪互有摩擦,但再未发生过仙君陨落的巅峰之战。

    长生道被堵死,在常人眼里,仙君已经站在长生道尽头,再强也必然进展龟速,他们迟早能追上。

    但事实显然不是如此。

    天地阴阳失衡,锁死了修士晋升的道路,可没锁死修士的天赋和悟性。

    长生道断绝之前,仙帝独霸九洲,仙君的目标都是晋升仙帝,以境界为先,天赋悟性都用在这上面。

    而碍于资源,仙帝只能同时存在一位,再往上爬就飞升了,为了确保坐镇九洲一段时间,只能选择原地踏步。

    而长生道断绝之后,世道自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修士走到尽头的处境,从‘仙帝独霸九洲’,变成了‘一人独面九王’。

    在走到最顶端之后,身边还有九个竞争对手环伺,盯着伱赖以为生的地盘、子孙、机缘传承等等,还有可能心中之道和你不同,视你为生死仇敌不共戴天,而你能相信的只有自己,生存紧迫感之强可想而知。

    为了确保自身存续,十仙君在境界没法攀升的情况下,只能把当前拥有的条件发挥到极致的极致,哪怕只能领先他人一分一毫,也要竭尽所能争取。

    而更可怕的是,其他九人同样意识到了这一点,抱有同样的想法。

    所有人都不敢暴露底牌,只能暗中绞尽脑汁增强战力,没有人知道对手走到了什么地步,没人知道自己是不是‘十仙君之耻’,所有人不敢有一刻钟松懈,只能闷着头逼迫自己变强。

    三千年的‘太平岁月’,对寻常修士来说变化不大,但对仙君来说,超长时间不知对手的深浅,已经让九洲大地,变成了仙魔林立的‘黑暗森林’,时间越长,他们便越是心忌,为防掉队,只能穷尽所能压榨自身,来安慰内心对未知的恐惧。

    这点从上官玉堂生吞窃丹残魂、研究左凌泉的太阴之力就能看出来。

    上古时期代表终点的武道‘极境’,到现今已经变成了山巅修士的起点,便是在这种近乎残忍的猜疑链下,被逼出来的。

    长生道断绝之前,仙君之上有仙帝独裁、天魔乱世,仙君不可能掌控最顶端的海量修行资源;长生道断绝的前期,人族还算众志成城,也没有这种正邪势均力敌,能随时要人命的紧迫形势。

    能位列仙君的人与妖,都是从整个九洲生灵中筛选出来的怪胎,天赋肯定比江成剑等人好,在这种大环境下,要是没进化成怪物,那他们也不配走到仙君的位置。

    在这种前所未有的情况下,当前九洲的十大仙君,毫不意外是古往今来最强一代仙君,成了仙帝也是古往今来最强仙帝;他们还是忘机,是因为这片天地最高只有忘机,可不代表他们最高只能修到忘机,或者说只有上古仙君的实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