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五章 建康见闻(3) (第1/2页)
福运小农女正文卷第三百九十五章建康见闻在密闭空间,空气中飘着令人难以忍受的味道。 是那种已经放了许久,带了些腐臭和潮湿的气息。 略想到南面都为多雨地带,每年夏秋两季雨水颇多,赵玉也能理解房间里的这种味道。 嗨呀,就是东西放久了没来得及晒,有些发霉。 况且从用昨日听她娘讲出来的话来判断,这里自从被买下,就一直没有打开通风过,加之前主家也不见得有多喜欢这些破烂,可想而知,屋子里会有多糟糕了。 已经做好心里准备的赵玉还是被房间里的情况震惊到。 不是有多糟糕跌破下限,而是这里看起来竟然还不错。 就是那种,柜子是柜子,椅子是椅子的摆设。 摆放的整整齐齐,泾渭分明。 若不是最上面落满了那一层厚厚的灰烬,知道这些东西很久都没有动过,一般人都不会认为这是没人要的东西。 “这是怎么回事?”赵玉小心翼翼的伸手碰了碰这些桌椅摆设,“一看就知道这些物品的前主人是爱护它们的,那怎么还会被卖的如此随意?”这不科学啊。 赵玉捏了捏下巴,只觉得她娘昨天说的那个前主家有问题,完全和屋子内的情况不符。 不过这个和她有什么关系,不管是这些东西是不是深受前主人的爱护,眼下,这些东西她的,她的东西她做主。 嘿嘿,赵玉咧嘴一笑,跟着开始腿脚灵活的到处乱看。 碰到不错的书籍摆件,翻翻看看又掀掀抖抖,最后直接扔在地上等着凑齐一起搬出去晾晒。 毕竟已经在密闭空间里存放许久。 不说这些易破的书籍已经损坏变质,就连实木的桌椅板凳也难逃发霉的命运。 看着原本一张漂亮的梨花木上长满了一片片幽绿色的瘢痕,赵玉也是心疼不已。 这若是没坏,单拉出去卖钱也值不少嘞。 只是眼下可惜了,赵玉摇了摇头,心说这些瘢痕可不好除,加之梨花木上的包浆都被腐蚀,哪怕收拾出来,这张桌子的最终归宿也只会是放在家里当摆件。 就连拉去店铺都不成,因为坑坑巴巴的不美观。 赵玉不再关注梨花木,而是转移视线,放在了一旁那摞起来能有一人高的书籍上。 这些书籍放的久了,表面已经发黄不说,纸张捏起来也有些脆。 赵玉站在不知从哪里搬出来的凳子上,一不小心,就将最上边的书籍封皮捏碎了。 嗯,就是那种如碎木屑一般的碎掉。 碎掉的纸张纷纷扬扬的落在地面,给原本就脏污的地板又铺上了一层白白的痕迹。 赵玉被弄的愣神,待反应过来后更是深深地吸了口气,拿起新的一页时,更是小心小心再小心,生怕自己又弄碎一张。 有了准备的赵玉这一次没有发生意外,而是顺利的翻开书籍。 书籍内里,密密麻麻的都是些蝇头小字。 赵玉是念过书的,加上平日里在夜庭郡,她也时常阅读荆州发行的报纸和一些日志。 对于竖书籍里的简单字行,她是认识的。 但此时站在,赵玉看着手上那张写满了文字的纸张,只深深觉得自己怕不是个文盲。 怎么回事?这里边的字体,她怎么一个都不认识? 怕自己看漏了,赵玉特意翻开了新的几页查看。 结果除了看出许多和自己认识的相像的字形外,再无其他。 这?莫非这本事,是什么小众偏书不成? 赵玉想完又跟着摇头,只觉得这本书中,原本应该是有一些她认识的字的。 但是,因为写的不同,给这些字造成了形同字不同,这才是她不认识的根本原因。 “欸,那这个问题怎么办?” 赵玉挠头,只觉得有些棘手。 不过不管将来怎么处理,眼下还是先拿出去晾晒处理一下吧。 赵玉心说,这本书古老,不仅仅体现在书籍的颜色和材质上,还有字体晕染的原因。 写好的字体被潮气侵染,导致有很多一团模糊的黑影出现在书籍里,这也加大了赵玉处理的难度。 赵玉不如管它,将它简单的放在脚边的木凳上后,她继续翻找眼前的这一摞书。 结果也不知运气好不好,翻出来的不是些没什么用的垃圾就是已经被传出去的残次品。 这些残次品,不仅印刷版次不好,内部涂抹修改的地方更是数不胜数。 赵玉皱着眉头盯着,一点也没有发现宝贝的喜悦,而是对其充满了担忧。 莫非,这里边有用的书籍,都像是放在最上边的一样,早早的碎掉不见了? 呼 麻烦了啊。 赵玉从凳子上跳下来,眯着眼睛看着眼前已经被她翻了一遍的书籍。 就这么一摞书,被她挑挑拣拣的一通找,能用了不足五本。 啧,这个概率,有些低了。 不过赵玉也知道,眼下不是抱怨的时候,整个房间,像眼前这样高的书籍还有十数之多。 她眼下才翻一摞,等什么,继续翻找啊。 说做就做。 赵玉搬起小板凳,转身挪到下一处距她较近的地方。 就这样,差不多将整个屋子的书籍都翻找完事。 赵玉一共找出来了四五十本有用的书籍。 这些书籍,保存的并不完好。 有些是封皮掉了,有些则边缘开线,甚至还有些内部缺了口。 不过嘛,这些问题比起书籍本身的价值来说,都是小事。 因为越是翻找,赵玉越能意识到,这些书籍,有可能都是从前朝流传下来的古书。 因为她从其中的某些书籍上看到了前朝的标志。 燕 燕朝,正是周朝之前的一个古朝。 存在时间并不长,但相关古迹却流传的多。 凭着自己小脑瓜的记忆,赵玉知道这叫传承。 而对于一些世家大族,像这些有着文字记录的古迹,就是彰显家族底蕴的标志。 赵玉没想将书籍卖掉,因为她知道,这些东西,卖掉容易,到若是要再买回来,可就难了。 在说,他们一家,不说小弟赵明腾未来的发展。 单说她四叔赵善行,这不就是正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