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八章 建康见闻(6) (第1/2页)
福运小农女正文卷第三百九十八章建康见闻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个长长的柜台。 柜台后边,站着一位穿着深色服饰的年轻人。 而周围一楼大厅,则布满了桌椅板凳。 板凳上坐了不少人,正认真的和身旁的讨论着什么。 赵玉扫视一眼,也能看出来大概。 “两位客人,里边请,”有闲适的伙计迎了上来,“不知两位客人,可需要什么?” “想打探一下有关建康郡的铺子问题,你们这边,可有专业的管事负责?” 赵玉跟在伙计身边,状似无意的随意闲聊两句。 “有的有的,”伙计点头,同时引动两人前往二楼,“不知客人,是打算购买还是租赁? 我们是建康郡最大的牙行,手下负责的管事众多。” 言外之意,术业有专攻,当然要找对盘的。 “当然是购买,”赵玉回道,“牙行若有渠道,自是最好不过。” 她是外地人,购买建康郡的店铺受限,若是牙行能帮着解决,她自然更高兴。 伙计闻言知意,听懂了赵玉是外地人的含义,只笑笑没有说话。 见对方没回,赵玉心里还有些小失望,本以为这个最大的牙行还能真解决点什么问题,结果也是不行啊。 唔,没办法,最后也只能寄希望于她娘身上。 反正按她娘说的,再挺个一年半载,酱菜厂那边也会帮她娘想办法的。 二楼。 大厅构成和一楼极为相似,周围都是桌椅板凳。 只不过二楼的人很少,桌椅板凳大部分都是空的。 偶有几个小猫三两只,也因为空间太大没能引起什么。 伙计将赵玉和宋典两人安排到一处靠着窗边的位置方才退下。 “掌柜,我们”宋典看了周围一眼,“我们店铺,何时要在荆州开店?” 憋了一路的宋典还是将话问了出来。 当然,因为担心赵玉还在生气迁怒,宋典心里十分紧张,双手紧紧握着。 “嗯,大约也要后年吧,”赵玉说了时间,“没办法,建康郡这边限制的太紧,想要买下铺子,麻烦不小。” 而单纯的通过府衙去租赁店铺她又不怎么愿意。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夜庭郡那边,周围的分店才起步,在又是荆州又是交州的安排上,她也怕店铺撑不住。 “不过不急,实在不行,也可以先租赁后购买。” 这些事,还要等见了牙行管事才能决定。 “对了,你这边,此次荆州结束,可要和我一同回去?” 赵玉神色略有些奇怪,这还是她第一次这么问。 “自是和掌柜一同回去,”宋典连忙点头,生怕赵玉误会,“只,只想,后面掌柜在荆州开设分店,小人能有幸参,参与。” 磕磕巴巴的将自己的最终说出口,宋典低着头,不敢抬头。 “…唔,这个,”赵玉摸了摸下巴,“自是可以,”若那个时候铺子没有人可用,调宋典过来也不是不行。 “但并不保证,毕竟荆州没开一日,计划就会改变一日,”她也无法预测未来会如何。 宋典听完,倒是没说什么,只点头道谢。 他也明白,自己不过是一个管事,掌柜决定的事,又怎么是他能反驳的,眼下掌柜能这般承诺,也是给他面子,他还不至于听不明白话。 这时,被伙计通知的牙行管事也从楼下走了上来。 “两位客人,小人乃是牙行管事杨经曲,可是两位打算在建康郡购买店铺?” 赵玉闻言抬头,看向眼神这个身材中等的男人,点了点头,“你便是杨管事吧,没错,我们两人,有心在建康郡买铺子的打算。” “不知两位,该如何称呼?” 杨经曲和气一笑,继续道。 “这是我们赵掌柜,”宋典介绍赵玉,至于他自己,没有提及。 杨经曲眼睛一转,恭维道,“原来是赵掌柜, 不知赵掌柜,对于想购买的店铺,可有什么想法?” 赵玉摇头,“暂时还没有什么头绪。 不如杨管事,可否帮忙介绍一下?” 杨经曲点头,“既如此,那小人恭敬不如从命。 在介绍之前,冒昧打扰,不知赵掌柜是从何处而来?” 哦?“和这个有关系?” 赵玉反问一句,也没说自己来自夜庭郡。 杨经曲被噎,略有些尴尬的揉了揉鼻子,“倒无多大关联,”只是他能问出来,自然也是存了想要多打探一些赵玉等人背景的想法,哪里知道,赵玉根本就不配合。 “既无关联,那杨管事还是先介绍一下建康郡的店铺吧。” 赵玉一锤定音,也不给杨经曲往下问的机会,倒是让杨经曲惊诧不已。 “建康郡分东西南北,何处价格不尽相同。 其中城东最贵,且非建康郡本郡之人,不予售卖。 城南最为繁华,多为一些酒楼商铺所在,虽予售卖,限制颇多。 城西,是整个建康郡工厂所在地,售卖店铺也多,但购买力并不强。 城北,这个地方,居住的多为一些穷苦人民,治安相比于其他三地要略差差一些,但购买限制,也没有那么麻烦。” 当然,这些都是相对而言,如果放在整个南面来看,建康郡的店铺售卖依旧十分繁琐。 杨经曲说着,一边观察赵玉的表情。 从刚刚的对话中,杨经曲也明白这两人之中,做主的当属年纪较小的女孩。 而且观其言行举止,杨经曲也对赵玉有着极高的评价,心里也默默的将对方的重要性调高一些。 “杨管事,若以你认为,我等应该在哪里购买最为妥当?” 杨经曲过于保守的介绍让赵玉有着不满,因着对方说的这些内容都是一般人知道的。 她这次过来,主要目的就是想要挖掘一些更加深层次的消息。 “不知赵掌柜,想要开设的店铺主要经营哪些?” 杨经曲面色不动,继续探听赵玉的有关消息。 “是糕点铺。” 这个没什么不能说的,赵玉依言回答。 “最好还是城南,”哪里最为繁华,人民的购买力也是高的。 尤其是糕点这种非必须的甜品零食。 “可城南,按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