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 027章 弹劾、贬黜 (第2/2页)
候一个经略安抚使,竟然能够代替大娘娘和陛下,代替三司,给一州知州论罪量刑了!” 杀人诛心,不外如是。 朝廷论罪定案,自有一套完整的流程,刑部,大理寺,御史台,三司相互协作,各司其职,还有曹太后和官家在。 徐章此举,说的难听点,那就是越俎代庖。 这可是犯了朝廷的大忌的事儿。 当初瞎吴叱带领大军猛攻秦州,秦州知州只是听到消息,就直接弃城而逃,置满城百姓于不顾。 徐章力挽狂澜,当着所有将士的面叫人砍了秦州知州的脑袋,只是为了稳定军心,重整旗鼓。 理由正当,行为上也说得过去。 可朝廷自有法度,曹国仁的话,虽然诛心,却合情合理,没有半点污蔑。 武将们擅长的本就是舞刀弄枪,似顾二和徐章这般文武双全,嘴皮子又利索,肚子里的弯弯绕九曲十八弯的,朝野上下,也再难找出第二个来。 可惜现如今顾二还在家中禁闭,可以说在嘴皮子上,武将里头,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混账!永平侯,你还有何话说?”朝堂上,大殿中,基本折子从龙椅后的帘子后被扔了出来,四散在汉白玉铺筑的台阶上。 殿中群臣噤若寒蝉,没有人谁敢在这个时候去触曹太后的霉头。 “臣!”徐章徐徐出列,手持笏板立于殿中,躬身施礼,不疾不徐,字正圆腔的道:“无话可说!” “这么说,你是认罪了?”珠帘后,曹太后的声音再度传了出来。 “母后!永平侯他只是······” “陛下!”龙椅上的赵宗祥刚想替徐章说几句话,就被曹太后给打断了:“哀家是在问永平侯,况且陛下身处皇宫大内,如何知晓数千里之外,边疆战场之事。” 曹太后寥寥几句话,就把小皇帝所有的后话都给堵死。 小皇帝就算想替徐章开脱,也没办法了。 这也是小皇帝第一次在朝堂上失态。 “母后说的是,儿臣知晓了。” “既然······”曹太后话刚出口,玉阶下,位于百官之首的大相公韩章就站了出来:“启禀大娘娘,老臣有话要说。” “讲!”若是别人,曹太后直接怼了也无妨,可韩章历经两朝,又是当朝宰相,在朝野中威望甚隆,尤其是在文官群体里头。 “启禀太后,几位将军方才也说了,战场凶险,兵战凶威,一个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更何況當初事態紧急,永平侯行事确实莽撞冲动了些,也有越权之嫌,可说到底,也是为了抵抗进犯的吐蕃人,是为了夺回秦州。” “更何况当初吐蕃人早已和西夏人沆瀣一气,约定共同进犯我朝边境,若非永平侯力挽狂澜,只怕现如今,整个西北,都还笼罩在战火之中。” “事虽有错,然其情可表,其功不可没。” “请大娘娘明鉴!” 韩章躬身一礼,退回方才站立的位置。 韩章的话,无异于一刻大石落在平静的湖面之上,惊起千层浪涛。 孙原等好几个正直的文官也纷纷站出来附议,替徐章开解。 可太后一系的人也不是吃素的。 曹国信仍旧冲在最前头:“功是功,过是过,朝廷自有法度,有功自然当赏,有过自然也该罚,若是什么事情都能功过相抵,那还要法度做什么?” 曹国信人虽然莽撞冲动了些,可脑子却并不笨,知道什么才是重点。 曹国信的意思无非是西北大胜,可封赏早已结束,现如今,也该到了论罪行罚之时。 “曹大人言之有理,功过不能混为一谈!” 当即又有大批的官员站出来附议,尤其是御史台的御史言官们,一个个顺着曹国信的话就往下延伸,一个个引经据典,分析利害。 “肃静!” 眼看着殿内议論纷纷,群臣们纷纷交头接耳,最冲的几个眼瞅着都快吵起来,玉阶上的内侍一甩手中拂尘,信步向前,用他那独特的公鸭嗓使劲儿嚎了声。 “请大娘娘圣裁!”曹国仁率先躬身行礼,朗声喊道。 太后一系的官员纷纷有样学样,紧跟着大喊:“请大娘娘圣裁!” 龙椅上,小皇帝的脸色有些难看,帘子后,曹太后的嘴角却忽然扬起一丝弧度,时机便朗声说道:“有功不能不赏,有过,那也不能不罚,朝廷法度森严,祖制定例,岂能改易。” “永平侯徐章,专擅越权,擅杀朝廷命官,违反祖制,” “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