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十五章 必败与陷阱 (第3/3页)
化为瓦砾场。 刘璋那么暗弱的人,面对刘备兵临城下,马超反戈一击的绝境,都拒绝了郑度提出的驱民而走,坚壁清野以弊刘备的毒计。 因为他至少顾念着百姓。 几年后,朝廷回到洛阳,百年繁华的首都只有一片瓦砾,满地都是荆棘,居民不过数百家。 尚书郎以下都去砍柴,朝廷议事三公立于野外。 百官多有饿死者。 谁把百年繁华故都化为了黍离之所? 关西军阀的军队,并不以建设,军纪闻名。 四大将,李宠信巫术,以腐米牛骨为帝饮食。 郭盗马贼。 张济劫掠州郡为流矢所杀。 这几人杀得长安尸横遍野,道路秽臭,饿死得更多,大量人才不得已跑到荆州,百姓背井离乡得更多。 史载董卓军队居然在社日杀百姓,掠妇女而还,托言杀贼。 这不是畜生是什么。 董卓迁都准备了多久 短短一个月。几十万的大迁徙。 以古代那种行政效率,基建设施,卫生水准,以这样残暴的军队,去督促数十万人的大迁徙。会发生什么 有脚趾头都想得出来。 杀人放火,抢劫强jianian,走不动的就地一刀,生病的就地一刀。 长安自王莽之乱,荒废多年,多来了这么多张嘴,他考虑过安置接待工作没有 估计都是生死由命吧。 以曹cao之能,魏国建设多年地方官的水平,迁徙几万民众,汉中的,淮南的,都闹出多大乱子。 以关西军阀白痴一-样,不负分滚粗的内政水平。 那批人死了多少,吃了多少苦。 剩下的也就九死一生,抛家弃产,背井离乡,对董卓是有多痛恨,可想而知。 所以把董卓点了天灯,听说董卓死了大家像过节,那不是一个两个。 庙堂之上的事情,乱政,百姓不懂,可自己碗里有没有米,头顶有没有瓦,妻子儿女父母还在不在,邻居死得还剩几个,百姓还是看得清清楚楚的。 某日,董卓要去眉坞,公卿大臣到长安城横门]外为其送行,董卓设宴款待众人,却在宴席上将数百名诱降来的北地郡叛军士兵虐杀,宴会上的人吓得勺子、筷子都掉了,而董卓却饮食自若。 下属将领如果言语有冒犯董卓的,马上就会当场处死,董卓又以叛逆的罪名诛杀了一些关中旧族。 董卓在长安执政期间,毁坏市场交流流通的五铢钱,再加上雒阳及长安两地的铜人等各种铜制品,用来铸造小钱。 这种小钱制作非常粗糙,甚至没有轮廓和文字,百姓都不愿意使用,最终导致市场紊乱,物价飞涨。 董卓让司隶校尉刘署抓捕”为子不孝,为臣不忠,为吏不清,为弟不顺”之人,统统以死刑加没收全部财产的方式惩办,结果弓发大量的冤案。 在吕煜看来,一个统治者,责任与权力是对等的。 权力越大,责任也就越大。 袁术犯了什么错? 也就是骄狂,称帝,奢侈,后宫食梁rou,而士兵只能捞蚌充饥。 导致被群雄围攻,淮南百姓的困苦可想而知。 最后军粮断绝,众叛亲离,止有血水,安有蜜水,无由得食呕血而亡。 为天下耻笑,遗臭万年。 你一个统治者不能恢复生产,安定地方,解民倒悬,稳定朝局,却屠戮百姓,杀害贤良,迁都放火,于路杀人,罗织罪名,杀降排异,搞乱经济,掠夺民财,搞恐怖统治。 百姓饿殍遍野,怨恨满腹,自己却修筑坞堡,聚敛民财,终于众叛亲离,被吕布杀死。 暴卓尸于市。卓素肥,有流浸地,草为之丹。守尸吏暝以为大炷,置卓脐中以为灯,光明达旦,如是积日。- 有多少人对之恨之入骨,把他点了天灯。 权势熏天的关东军,祸害完了三辅之后,自己也逐渐消亡。 这就是天道。 出来混的,迟早要还。 朱洪武,永乐也残暴,也杀人,但是对百姓好,因为他们有统治者的基本觉悟,他们也是一代大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关东军阀以董卓为首,都是把自己的经济基础糟蹋完的主。 兔子还不吃窝边草。 你糟蹋完了,真以为区区鄢坞守得住 上层建筑也立不住。 李郭樊吕,张济都没有好下场。 当年徐荣就把曹cao打到裸奔。 现在天下之大,手握强兵居然没有藏身之处。 这就是残暴强横的报应。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董卓残暴毁灭了自己的经济基础。 通俗得说,勇猛如吕布要吃饭,智谋如贾诩要吃饭,强悍无敌的关西军一样要吃饭。 米是哪里来的,农民种的。 你要当太师也好,当王也好,当皇帝也好。 你真是孤家寡人 你是统治者,有国家肯定有领地,领地肯定有农民种地才能维护其国家正常运作。 所以有为的统治者无不重视农业,重视农民,禁止军队的残暴行为。 以防伤本。 夏侯惇亲自背土,曹cao惊马踏坏麦田割发代首。 且不谈权谋,我们就谈这个态度,这个人设,以首脑跟将领第一,这样的行为,传递出来的信息, 下面人能胡作非为么 董卓干了什么? 三辅几乎成了地狱。 他以为糟蹋完了三辅,把粮食财宝男女掠夺完了,区区一个坞堡守得住 他的下属,关西军阀的最后一支。 张济,饿的没有办法,去劫掠州郡,为流矢所杀。 没有吃的,没有根据地,再强大的军队也是流寇。 这也是吕煜死活不跟董卓的原因。 跟董卓是完全没有前途的。 当然... 现在不是想这些的时候。 因为此时,他的猎物,已经进入陷阱之中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