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九章 李儒的阳谋 (第2/2页)
。 红袖添香。 对于吕煜来说,这种生活,那是相当的充实。 当然... 对貂蝉来说,这数日来,她也是相当充实的。 主要是下面很充实。 如此平淡,但不缺新意的生活,她很是喜欢,很是享受。 不需要穿得单薄,为了讨好上位者。 不需要忧心,想一些她女人家原本就不需要想的事情。 这样的生活... 很好。 至于新意... 就是吕煜的谋划进行时了。 吕煜现在已经是得到忠臣义士的大名了。 这种名声很有用。 如同现在的袁绍,以及日后刘备的皇叔之名一般。 但是... 义士之名之外,吕煜还可以白捞另外一个名声。 那便是才名。 他脑子里面,有华夏上下五千年的诗赋经典。 虽然很多都记不起来了。 但用他记得起来的东西,便是够用了。 在这个时候,吕煜是非常感谢他是文科生,而不是理科生的。 并且还是历史专业,对古文,对古诗,也抱着非常的喜爱。 以背诵古诗,古文为乐。 否则。 他现在能够求得多少才名,还是个未知数。 当然.... 有利便有弊。 如果他是理科生。 而且是学得很好的理科生。 俗话说得好,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给东汉完成工业化? 开启大航海时代,殖民美洲.... 当然... 这都是理科生的事情了。 将多余的想法抛出去,吕煜让貂蝉为他研磨,他手中提着笔毫,也开始挥毫起来了。 抄诗,就对着几个人的诗给我死命的抄。 对于吕煜来说,他最欣赏的是李白。 其诗风豪放大气,浪漫无比。 什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什么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什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一首诗一首诗的写出来,仿佛吕煜的才思是永远不会枯竭的。 这样的诗。 这几日吕煜合起来,已经写了六十七首了。 这六十七首,就可以扬吕煜的才名。 “郎君的文采实在是大气磅礴,便是宋玉也不如郎君。” 话说。 李白的诗风里面,也有许多是学习宋玉的。 不过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吕煜作为搬运工,自然也会骄傲。 这也不值得自傲。 这写诗出名,完全是顺手而为之的。 义名固然重要。 但若能得到才名,加上这义名,那天下的士子才会踊跃来投。 才名,不过是吕煜为自己未来的投资罢了。 “我哪有资格比之宋玉?” 吕煜摇了摇头,说道:“些许文赋,还要感谢后来人。” “等明日杨修来,便将这些东西交到他手上,后面的事情,他应该是明白的。” 可惜他现在不能出去,如果能够出去,凭借这六十七首诗,他定然是诗会中最靓的那个仔。 只可惜他不能出去。 恐怕他只要是一出府,性命就有可能不保。 “郎君太过于谦逊了,不过...这才是吕郎。” 吕郎就是吕郎,是天下最体贴,最有才气,也是最厉害的人。 在貂蝉心中,吕煜就是天底下最好,最厉害的人。 被一个人崇拜,这种感觉是挺不错的。 写完诗句之后,吕煜伸了伸懒腰,眼睛看向貂蝉,打趣一般的说道:“婵儿,如今时间也不早了...” 这话都不需要说完,貂蝉听完,小脸一下子就变得桃红桃红的了。 不过... 比起之前的第一次,在互相熟知之后,貂蝉也变得不如之前那般娇羞了。 之前貂蝉虽然也有了解过房中术,但是毕竟不熟练。 只是被动接受。 但是被吕煜调教了几下,已经学会主动了。 当然... 唯一一点不变的是。 每天早上,膝盖都会有些酸痛。 吕郎... 总是喜欢那个羞人的姿势。 ...... 次日清晨。 吕煜早早的便起来了。 只能说年轻人,身体好。 便是cao劳半夜,吕煜也能早起,并且觉得浑身舒适。 如果再过个十几二十年,恐怕精力就跟不上了。 今日朱儁去上早朝了。 朱儁不在,吕煜便将朱温还有伊浩两人作为对手。 吕煜用的是长剑。 长剑是君子之器,但却不是杀伐利器。 若是论起战场杀伐的话,长枪绝对是最好的。 不过... 吕煜练这一人敌,也不是为了上阵杀敌。 是故只要将剑术练得差不多,那就足够了。 朱温与伊浩都是听过吕煜名声的,对吕煜自然是毕恭毕敬。 尤其是他们看到朱儁对吕煜的看重,心中也明白了朱儁的意思。 朱温虽然是义子,但他也知晓,他只有一身武艺。 只有一身武艺,没有脑子,这是一点用处都没有的。 除了武艺之外,还要有脑子。 这才是最重要的。 而他朱温没有脑子,就得跟有脑子的人。 所以他一直是跟着朱儁。 但是朱儁会老。 而朱儁看重的吕煜,将吕煜作为继承人,他自然是要跟着吕煜了。 这一套说辞。 看起来是没有什么道理。 其实却是非常有道理。 不过吕煜与朱温等人也是没有练武多久。 因为朱儁回来了。 而且与往常不一样。 换在往常,朱儁得表情脸色,绝对是笑着走进来的。 但是今日他却阴沉着脸。 而且是直接就朝着吕煜这边走过来了。 “公明,这件事有些棘手了,我便知晓那李儒不会善罢甘休,果然如此....” 朱儁将事情大概说了一下。 原来今日早朝,李儒董卓顺便说了今天举贤为官的人。 提拔了许多人。 有士族的,但更多是董卓自己人。 那些士族的,不是董卓的人,大多是被分到凉州、交州,三辅之地。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所谓的举贤,不过是董卓的排除异己。 而吕煜,赫然便在名单之上。 他跑到三辅之地的万年去做万年令了。 这可是在长安。 去了,肯定是活着回不来的。 这也是朱儁为何如此着急的原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