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章学生林然,见过老师 (第1/1页)
“既然学长嫌弃一年太短的话,那就按照学长的意思办吧,两年就两年。不过可能要辛苦学长了。” 林然抬头苦笑着说道。 “不辛苦,不辛苦,不就是出道题目的事情吗?举手之劳而已。” 张士诚怒视着林然讥讽道。这个小子今天可是让他抹不开脸面了,如果不能找回场子,以后自己在这学堂的威望了可就大打折扣了。 “林然学弟,可要听好了,这个题目比较简单,已静夜思为眼,简单描述出月亮和对亲人的思念。” 张士诚嘴角露出一丝难以觉察的微笑。 学堂里的众学子纷纷暗自心惊! 这可是去年先生的老师,县令老爷来学堂视察时留下的题目。 至今他们还无人做出。 如今张士诚竟然口出狂言说是很简单的题目,真的是彻底不要颜面了。 董学升看到众学子的表情,也是老脸涨的通红。 丢人现眼啊!这个外甥真的是丢人现眼啊! 现在就祈祷林然小子,破不了此题。 否则董学升都不知道这张老脸,该往那里搁了。 “学长这题眼还真是简单呢,不过请允许学弟思索三秒钟。” 林然微笑着看着张士诚说道,一副人畜无害的表情。 “休得胡言乱语,做出来再说也不迟。” 张士诚恼羞成怒的说道,接二连三的被这个小娃娃戏耍,让张士诚已经严重达到了忍无可忍,无需再忍的地步。 “学长可要听仔细了。” 这个时候林然再不知道张士诚是对自己故意刁难,那他就白白两世为人了。 干脆直接就发个大招,让他毫还手之力。 想到此处李白那首千古流芳的诗句,涌上心头。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呲~” 学堂里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完美,简直是完美的破题啊! 董学升激动的不能自已。如果第一首他也心存疑虑的话,那第二首则实实在在的让他无懈可击。 这可是自己老师去年来学堂时留下的题眼啊! 如今竟然让一个还没正式入学的少年给破题了。 天才啊,绝对是天才啊! 我董学升有生之年也可以带出一个天才,令世人敬仰啊! 董学升四十岁才考中秀才功名,他当然知道科举之路到底有多难。 多少次他都是倒在了诗歌词赋的关口上。 而这个出口成章的少年郎,绝对有希望创造大唐科举史上的一个奇迹。 今年他才刚刚八岁啊,只是一个刚刚开蒙的少年郎!却有如此才华,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谁有会相信这一切会是真的呢? “秀智(董学升的字号),是那位学生破解了老师的题目。” 远远的传来一道洪亮而饱含喜悦的声音。 听闻老师的声音传来,董学升不敢怠慢,赶紧快走几步,出门迎接。 “学生见过老师。” “秀智无需多礼,刚刚老师听到有人破解了老师去年布置的题目,而且破解的非常之好,秀智教学有功啊。” 县令吴普光笑吟吟的开口接着说道。 “可否让老师认识认识这如此有才华的少年?” “学生惭愧啊!这少年是今日来学堂开蒙的,不曾想连做两首诗篇,学生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 “哦,连做两首?秀智快将第一首念与老师听听。” 吴普光迫切的说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董学升摇头晃脑的吟诵出来。 “妙啊,妙啊!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真是妙啊!” 吴普光连说三个妙字,足以证明这首诗的份量。 “学生林然,见过老师。” 林然灵机一动对着县令吴普光就鞠躬施礼。 自己现在还没有正式成为董学升的学生,按道理他现在是可以选择老师的。 林然在赌,拜董学升为师和拜县令为师,那可是两种概念。 起步就不一样了! 就好比网文作者的试水推一样。 大家都一起开新书,为什么有的试水是凉门和气人开始。 而有的却是直接分强加app客户端。 更有甚者直接六频试水,这样的书,你就是不想起飞都难! 所以说第一步非常关键! 吴普光的眼神明显的闪烁了一下,那不经流漏出来的欣喜,被林然尽收眼底。 董学升闻言立即呆立当场,如果老师认下林然,那转眼之间他就转变成林然的师兄了。 可是自己确实不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 现在整个大唐都盛行拜师投卷,林然拜在县令老爷的门下,也确实更加有出头的机会。 要怪也只能怪自己非得搞什么入学文试,这下好了!把自己的声望给搞进去了。 “秀智,你怎么看?” 睿智的吴普光直接将皮球踢给了董学升。 作为当地的父母官,而且还是数十名具有秀才功名的老师,吴普光还是更懂得一些分寸的。 “恭喜老师,喜得佳徒。他日定能金榜题名为老师增光。” 董学升不假思索,立即开口说道。 “哈哈~哈哈~为师今日不虚此行啊!不虚此行啊!” 吴普光开怀大笑起来! 林正泰和孙氏在学堂门口目睹这一切,欢喜的只掉眼泪。 自己的娃娃啥时候能出口成章,吟诗作赋了? 做为父母的他们竟然一无所知,真的是让他俩感到惭愧啊! 原来自己的儿子已经足够优秀到让县令老爷看中,这个念头带给他俩的冲击,简直是太强烈了。 一条金光大道在林正泰和孙氏的眼前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这可是他们一直以来不敢祈求的渴望。 “今日便可随我回万年县衙,为师订当竭力教导与你。” 吴普光微笑着看着面前的林然说道。 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就像是看到一块稀世珍宝一般。 “老师,学生明日还有一个约定,今日怕是不能与老师一同前往。” “哦,什么约定竟然如此重要?” 吴普光来了兴趣,能有什么样的约定?会让这个如此有才华的少年郎,不惜推辞与自己一同返回万年县。 要知道在万年县,不知道有多少学子,眼巴巴的期盼着能成为自己的学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