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归新加坡1995_第437章 摩尔先生与突发奇想的华夏芯CPU捷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437章 摩尔先生与突发奇想的华夏芯CPU捷径 (第2/2页)

中央处理器,是一家供应廉价CPU处理器的公司。

    综合来看,K5属于实力比较平均的那一种产品。K5低廉的价格显然比其性能更能吸引消费者,低价是这款CPU最大的卖点。

    K5是AMD公司第一个独立生产的x86级CPU,由于K5之前在开发上遇到了问题,其上市时间比英特尔的Pentium晚了许多,再加上性能的不完善,这个不成功的产品使得当前AMD公司的CPU市场份额大量丧失。

    所以,桑德斯非常着急!

    别看今天这位硅谷老顽童接待李晓凡与倪院士时候表面上谈笑风生,但总让李晓凡感觉到今天的桑德斯有点心不在焉的感觉。

    听陪同副总裁的一番介绍后,李晓凡释然了。

    当下心急如焚的桑德斯正在盯着AMD研发团队抓紧开发新一代的K6处理器。

    前世,AMD公司在第二年的1997年4月成功推出了K6处理器,被誉为AMD有史以来发布的最好、最及时、最具战略性的产品。

    等到AMDK7Athlon处理器问世的时候,终于成功反超了Intel公司!

    拜访完以后,从AMD公司出来时候,倪院士叹道:“我们大陆内地什么有一家AMD这样的CPU公司就好了!”

    “倪院士,这可能是一个大的生态问题,我们的基础不能跟美国硅谷这里相比……”

    “嗯,这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我们的技术水平要赶上硅谷可能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在英特尔公司,接待李晓凡与倪院士一行的是Intel公司创始人之一的GordonMoore戈登·摩尔。

    现年67岁的戈登·摩尔已经从Intel公司主席职位上光荣退休,但目前任然是Intel公司的董事,公司的荣誉主席。

    虽然他已经淡出了日常的管理事务,但是他还是一周数日出现在Intel总部的大楼里,人退心没退。

    在IT行业有一个神话,这个神话就是一条定律把一个企业带到成功的顶峰,这个定律就是“摩尔定律”,而发明这个定律的正是这位戈登·摩尔老先生,“仙童八叛逆”之一!

    唐瓦伦丁的一个电话还是很有面子,让已经退休赋闲的戈登·摩尔老先生亲自接待倪院士一行。

    戈登·摩尔还在任上的时候,八十年代他让英特尔公司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代表处。

    两年前的1994年1月,英特尔在华的第一个架构开发实验室IADL成立。同年11月,英特尔公司位于上海的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破土动工……

    所以当Intel公司“荣誉主席”戈登·摩尔老先生接到唐瓦伦丁电话时候,很高兴地揽下了这个接待任务。

    当倪院士亲自见到这位“摩尔定律”发明人、世界头号CPU生产商Intel公司创始人戈登·摩尔还是挺激动的。

    而已经赋闲的戈登·摩尔也非常乐意与倪院士和李晓凡分享之前的创业历史与经验。

    1968年,戈登·摩尔和诺伊斯等一起退出仙童公司,创办了Intel公司。Intel公司一开始致力于开发数据存储领域,七十年代开发了公司第一个重要产品Intel1103存储芯片。

    七十年代初,以PC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工业萌芽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戈登·摩尔以其敏锐的眼光,准确地预测到了PC的成功。他果断地做出决定,Intel公司进行重点战略转移,开始专攻微型计算机的核心心脏部件:CPU处理器。

    戈登·摩尔正是这场重大变革和进步的主要推动者,从此让Intel公司走上了半导体产业的巅峰!

    虽然倪院士与李晓凡之前都听说过戈登·摩尔和诺伊斯等创建Intel公司的故事,但是如今面对面听当事人讲述当年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听了还是还是让人心潮澎湃……

    ……

    在硅谷拜访完戈登·摩尔老先生后,唐馨怡驱车送倪院士一行先回酒店休息。

    李晓凡随后来到唐馨怡临时居住在她姐唐紫欣的公寓,用她的电脑上网后,查了一些相关资料。

    晚上在唐苑中餐厅,李晓凡再次遇到倪院士的时候,他开口道:

    “倪院士,我突然想到一个开发我们‘华夏芯’的捷径了!”

    “有什么捷径?”倪院士好奇道。

    “我们可以收购一家CPU生产厂家!”

    李晓凡的这个主意把倪院士吓了一跳:“怎么收,收哪家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