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六章 小陆,今天表现有些好啊! (第3/5页)
和电解质有没有紊乱,特别是容易高钾血症,导致心脏心率失常,然后就心跳骤停,人就没了。 这种情况可以来无影去无踪,所以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查血气和电解质。 虽说如此,但麻醉师本来还是觉得患者是有活动性出血的,虽然他听到郑流讲得容易,把血管吻合了就完事了, 但是这个世界上所有疾病的治疗本质,其实说起来都很简单。 只是做起来难。 就腘窝位置,里面有腘动脉、胫前动脉、胫后动脉、还有内侧的大隐静脉、腘神经等极为重要的结构, 想要探查到具体的出血位置然后找到出血点并进行电凝止血或缝合止血,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开放直视下止血尚且不容易,更别提是手指按压的止血了。 按压止血,说起来简单,有手就行,但是那也要你按压得准啊。 下肢的动脉总走向就是股动脉延续为腘动脉其余的动脉都是腘动脉的分支,又因为股动脉的体积较大,不容易按压止血,所以一般首选腘动脉位置的按压止血,比较可靠。 但可靠是可靠,也不是你一上手就能够把位置给找准,然后按着基本上把下面的问题给解决了啊? 还能不能做个人? 这样一来,陆成基本上把骨科创伤性失血的百分之九十的责任都给免除了,有这一手按压止血,患者的血压不稳定,就绝对找不到骨科的麻烦,那么最后病人要是没了, 直接喊人去问神经外科、胸外科以及麻醉师的麻烦就可以了。 虽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创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了动脉或者静脉的血栓,然后血栓脱落导致肺部栓塞、脑梗死等致死性的风险,但这样的风险极小,而且即便发生了,在手术室,也能够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并且,陆成此刻按压的是腘动脉,动脉血栓脱落最多只能导致远端的动脉栓塞,而不会导致肺部梗塞和心脏的栓塞。 所以即便是发生了相关风险,也不是陆成的问题。 麻醉师只能讪讪笑道;“好吧,当我什么都没说。” “患者当前的血压还是极度不稳,现在只有75/65mmHg,虽然已经在用了去甲肾,但也升不回来。需要立刻开颅减压和开胸探查了。” 不管是神外的高颅压,还是血气胸,都是可以导致病人的休克的。 听到这话,神经外科和胸外科的总住院连消毒的速度都加快了足足三分。 急会诊,其实就是各个科室之间的博弈和互相比拼,只要人家能够证明人家方面没问题,你就得赶紧处理自己相关科室的问题。 心理压力顿时增大了一些,两人都看了看郑流,说:“早知道骨科这么简单,我以前就去搞骨科了。” “本来我还以为骨科有四肢,需要记得解剖太多了,远远不如神外和胸外的解剖典型。” “我发现我错了,大流哥。” 陆成如此快速地能够按压止血,也是出了郑流预料之外的,但此刻看到陆成这么做到了,他的责任少了足足百分之九十,顿时心情大好, 因为这一手,即便他自己来,也是肯定做不到的。 黄教授能不能做到,郑流不清楚,但是换来科里面的两个副教授其中的任何一个人,都只能说非常地有难度。 如果按压止血都这么简单的话,那这世界上还要发明切开止血这个手术方式干嘛? 郑流就说:“那就已经晚了,搬砖之路都已经到了路上,想重新换一个工地的成本可太大了。” “我们骨科一旦简单粗暴,以最简单的方式解决问题。” “我感觉我签字之后,直接敷一个VAC就可以撤了。你们慢慢继续。” 郑流说完,就赶紧出手术室去谈话, 装逼也得有个度,陆成为骨科露了脸,若是啥都不说,岂不是白白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但如果总是说,那就得惹人烦,影响到别人的手术。 按压止血之后,血压波动仍然存在,证明与下肢活动性出血无关或者关系不大,那郑流大可认为下肢不存在活动性出血,或是活动性出血不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体征, 那就相当于只是渗血,从基本原理上讲,他已经处理完了,只需要处理这个开放性的伤口就行了。 陆成按压了一会儿,也就松开了,再喊麻醉师继续测了一个血压,最终的结果与按压前差不了太多。 陆成就笑了笑,看来这次病人的运气还挺好,没有活动性出血,只有渗血。 在医学的角度。 活动性出血和渗血是不一样的。 活动性出血,是血液直接从血管裂口中流出,这叫出血。 渗血只是伤口表面毛细血管的轻微渗血,予以缝合、加压包扎后,一般都能够使得毛细血管被压缩,达到止血的目的。 麻醉师就问:“你是跟着郑流进修的吗?” “来这里之前就有些路子?” 按压止血,只是止血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其实实用性并不太强,除了一些下级医院,愿意剑走偏锋地去练习,其实在教学医院,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去练习这种止血的方法了。 第一,不容易找到,也不容易按压得住。 第二,即便按压止血成功后,也需要开放止血,实用性不强。 还不如直接开放探查。 所以他就下意识地把陆成当作了从下面送上来进修的人。 大家都戴着外科口罩和帽子,麻醉师也不认识陆成到底是谁, 不过胸外科的总住院这时候就把话接了过去道:“覃老师,这可不是进修的,差不多算本院的。” “一个被称为不想当感染科医生的骨科感染科大佬的那个陆成,就是他了,以前的名气很燥。你绝对听到过。” 麻醉师讶异地看了陆成一眼,几乎下意识地道:“不是说那个陆成就一个学术大佬嘛?” “六年直接干完了博士,就没上过临床啊?” 韩肖麓就讲:“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在没看到陆成兄弟前,我和你也是一个想法,一个人学这么短时间,怎么可能达到博士的水平。” “也就是今天,我才知道是我见识短浅了。谁再给我说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天才这样的话,我反正都是不会再相信了。” 神经外科的总住院没见过陆成,但是也听过,此刻听了韩肖麓的话,也是自然而然地把话接了过去,同时双目还在盯着自己的术野,快速的切开着头皮;“麓哥这话我觉得不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