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三九章 利益共同体 (第1/2页)
不速之客,无需用心招待…… 封燊随便取了些茶叶泡了茶。 两位记者似乎也不在意喝得什么茶。 大概是看封燊态度还行,女记者拿出手机,说:“封先生,我们这次看到有人反应,有人在溪口村的私房菜公款吃喝,而且出手很阔绰。而溪口村,只有封记一家私房菜。所以我们这次带着群众关切的问题,特地来采访事情真假的。” 封燊笑着说:“其实我前两天也听说了这个传闻,还以为有什么误会了。因为我不知道溪口村有私房菜。没想到最后是扯到了我身上。” 女记者也笑着说:“现在像公款吃喝这种现象,人民群众非常反对,非常环切……我们就是为了了解事情真相而来的。” 封燊点点头。 女记者又说:“如果封先生你愿意接受我们的采访,我就开手机录音了。” 封燊也拿出手机,说:“采访没问题。不过我也需要录音。” 女记者表情一滞,说:“当然可以。”这种不信任,比将他们挡在门外还要打脸。 封燊不仅录音,还开了录像:“既然是采访就正规一点吧。如果你们需要,录像我也可以发你们一份。没问题吧。” 女记者有些讪讪:“呵呵……当然没问题。” 采访开始。 女记者的问题似乎并不尖锐。 记者:“封先生,你对公款吃喝有什么看法?” 封燊:“只有一点看法:那是吃喝我们纳税人的血rou。至于应该如何处理,那是有关部门的事。我就不发表意见了。” 但问过几个‘简单’的问题之后,女记者突然抛出一个比较尖锐问题。 “有乡亲跟我们反应,经常人来这里吃饭。还说你这里一桌菜,两万起步?不知道封先生对此有什么要说的?” “呵呵,我人缘还算好,朋友比较多。我这里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休闲地方。” “都是朋友?” “也有合作伙伴。” “可是我们有一个视频,说你这里吃饭,一桌了花两万。” 封燊楞一下:“确定是我这里?” 女记者又拿出一个手机,调出一个只有几秒钟的视频。 像是发在朋友圈晒菜的视频。只是这个视频确实出现了封燊上菜的画面。 而发视频的这位还配了字:这顿饭两万块,你们觉得值么? 封燊想起来了。这应该吴鹏请朋友吃饭的那次…… “封先生对这个视频有什么看法?” “没什么看法。坐主位的那位,是我的合作伙伴。其他人是他朋友。那天是他请客。他要请客如果我不收钱,那就是我请的了……” 女记者笑着说:“那一顿饭两万块钱,似乎也太高了些。” “那顿饭,如果只算食材其实不算太贵。贵的,是我的工费。” “封先生的厨艺很好。” “还过得去吧。不然我那合作伙伴也不会特地将朋友带来这里。” “那么说封先生做一桌菜要收将近两万块……” “那要看是谁……我也不缺那几万块。前几天还有人上门说要吃饭,三五万也是吃得起的。不过我实在没空……对了,我也有视频的,你要不要看?” 采访过程的气氛勉强算得上和谐。 ………… 封燊还带这两个记者去参观了工厂,证明自己现在主要做工业生产,而不是做私房菜。 带他们参观过工厂后,女记者提出这里风景优美,想再参观一下其它地方。 不过封燊拒绝了:“我这里不接待游客。” 而且直接说,如果有心推动本地乡村经济发展,他们可以多采访村里。 将两个记者打发走后,封燊没多久就打电话给的穆婶。 得知她在家,就问她,现在有没有记者在村里采访? “记者?没有诶。倒是这两天有几个,做派挺像之前那些网红,来问三问四的。怎么了?” 封燊笑着说:“也没什么。就是刚才有记者来采访我。我建议他们去村里采访。” “那我出去瞧瞧,看有没有。” 结果是没有。 封燊一听,摇了摇头。看来是自己想将人想得好一些都不行。 就是不知道那两个记者拿了谁的钱…… 且看看他们怎么写吧。他也录了音,大概也不敢写得太离谱。 不过,他很快就知道自己有多天真了。 女记者的采访报道,在第二天就出来了。不仅图文并茂,甚至还有节选的视频。 文中讲道理、摆事实,再加喊口号……文采可谓斐然,比某个笔名疯X神的写手至少要高出三十三层楼。 文中没提什么公款吃喝,而是倡导勤俭节约,反对奢靡浪费——正能量得很……最后,还惊叹他做一顿饭收两万‘还嫌少’。 其中并没有扭曲事实,并没有无中生有……就是主观导向太强烈了。 人们总是骂人‘圣母婊’,封燊看了这份报道下面的评论,也想这么骂。 【……有钱就多捐点……】 【……我盯着你了,看下次捐多少……】 这还是比较正常的。 已经有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