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295 首届政务工作会议(上) (第2/2页)
成立自贸区好理解,重建卫星城要钱,所以自贸区的成立也是应当的。 唯一让李云海有些拿不准的,便是禁区了。 这位城主,又想要做什么? …… …… 既然没有人提建议,那么关于新行政区建设的话题自然便到此为止。 但会议却还远没有结束。 徐来继续道,“除了对行政区进行划分和重建之外,我决定对卫星城的各个行政部门进行重组。” 即便行政区重建给与会人员打了一剂“预防针”,这句话也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行政部门重组似乎不如行政区重建事大,但是别忘了,既然是部门重组,有一件事就必不可少。 人事调动!!! 部门重组,必然伴随着人事调动。 在这种时候,徐来倘若要进行人事调动,叫人不多想都难。 可徐来似乎并没有注意到下面其他人的动静,只是旁若无人、自顾自的道,“重组后的行政部门具体情况如下:” “一,成立城池建设局,负责卫星城内的所有建筑建设。包括但不仅限于房屋建设、道路建设、设施建设和城防建设。” “二,成立城池防卫局,负责统一建设及管理全城的武装力量,征召、编制、装备、训练武装人员。” “三,成立特别行动处,负责关闭空间裂缝,切断异空间生命体和空间裂缝的联系以及消灭突变怪物。” “四,成立科学研究处,负责研究、推进基础理论科学及对异空间的研究。” “五,成立城池通信局,负责搜集其他城池、地区、人员的重要信息和情报,城池通信局的一切具体工作和人事调动,其他部门无权过问。” “六,成立城池安全局,负责不被其他城池、地区、人员搜集本城的秘密信息和情报,城池安全局的一切具体工作和人事调动,其他部门无权过问。” “七,成立城池财政局,负责贯彻城池财政方针、拟定发展战略、管理财政收支、调度财政资金等。” “八,成立城池人事局,负责全城公职人员的任用、调动、提拔及处分。” “九,成立能源发展及资源开采局,负责必要物资的采购及资源开采。” “十,成立城池工业局,负责管理、监督、策划、执行全城的工业建设。” “十一,成立城池农业局,负责管理、监督、策划、执行全城的农业建设。” “十二,成立城池教育局,复杂负责研究制定教育工作方针,起草相关政策。” “这是我目前暂定的、卫星城重组后的行政部门,大家有什么想法或建议,可以畅所欲言。” 徐来说完,足足过了半晌,会议室内依旧只剩下粗重的喘息声。 这次,但凡不是个傻子都看出来了。 看出了徐来对卫星城的重视。 看出了卫星城在徐来心目中的地位。 更是看到了徐来对卫星城的期望。 相比较前面行政区的重新规划,行政部门的重新规划可以说是……石破天惊。 举个例子,就拿特别行动处和科学研究处来说。 一个是关闭空间裂缝的部门,一个是搞科研的部门。 卫星城需要这两个部门吗? 这样说可能还不够明显,那么就说的再明显一点,同时举个不那么恰当的例子。 卫星城以前是个小县城,现在连以前还不如。 一座县城,需要设置个外交部吗? 不需要。 既然不需要设置外交部,为何需要特别行动处和科学研究处呢? 在县城里搞这两个部门有什么意义呢? 没有意义。 尤其是科学研究处。 徐来说科学研究处的职能是推进基础理论科学。 即便不是科研人员,都知道这句话的分量,这可不是一般的大话。 能推进理论科学的,都是像牛顿、爱因斯坦、杨振宁那样,可以直接在人类史上留名的。 县城不需要外交部,至于特别行动处和科学研究处,说不需要也不对。 准确的说是以县城的资源,根本养不起这两个部门,所以搞这东西多半会沦于形式,没有意义。 突变者的培养,和科学理论的推进,都是需要配套的体系的,构建这套体系需要的资源常人难以想象。 所以,徐来现在搞这两个部门,只有两种可能。 要么是他好大喜功,脑子糊涂了。要么就是,他对卫星城的定位,远远超过了县城。 或者说,徐来认为以后卫星城所能达到的高度,要远超县城,这才能养得起这两个“吞金兽”一样的部门。 台下的人看着脸色肃然的徐来,怎么都不觉得是第一种可能。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