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一章 第二波浪潮 (第1/2页)
第一家扛不住的企业出现了。 亮点单车,号称大学生创业的第二个典型,据说浑身上下都充满了亮点。 它亮不亮叶枫不知道,但现在它是点了,点投降了。 在行业浪潮中,它和其他普通的公司一样,没有什么亮点,公司的创始人忽悠人的能力也有待提升。 所以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公司,毫不意外的,没有获得任何投资。 这使它在市场上失去了竞争力,并最终关门大吉,倒闭走人。 好在押金退的也很及时,这群人终究没有黑心到动用用户押金的地步。 亮点单车的倒闭并没有引起任何波澜,或许在以后的新闻上它也只是一行冰冷的数字。 只有几个同为实力不怎么雄厚的初创企业,它们的创始人产生了一些类似兔死狐悲的感觉。 但也仅此而已了。 快节奏的市场,不会给任何人怀念的时间。 …… 按照正常的发展逻辑,叶枫此时应该在准备对外扩展,并且筹备对外工作组。 然而,当他意识到整个泉城突然冒出那么多家企业后,改变了注意。 第二天,一封来自枫林单车内部的邮件,因为种种原因,十分诡异的传了出来。 在这封内部邮件上,枫林单车的创始人,叶总宣布,整个铜锣湾,只能有一个扛把子…… 啊,不对,整个泉城,只能有一家单车企业活到最后,那就是他枫林单车! 并且还高调的宣布,枫林公司将在后续的计划中,再注资2000w——反正也没说后续是多久。 目标只有一个,将泉城的这些初创企业打死打残,趁他们还没发展起来之前,就把他们扼杀在摇篮里。 并且号称泉城是龙兴之地,枫林单车不打赢这场战役,绝对不会罢休,之类的话。 老实说,这封邮件实在是不符合叶枫一贯的行事风格,甚至它不像一封内部邮件,更像是一封战书。 熟悉叶枫的人,比如说梁月,现在已经在知道他心里憋着坏了。 “叶总。” 梁月看着正陷入沉思的叶枫,考虑着措辞。 “这封邮件,是不是可以再委婉一些,用不用我润色一下?” “委婉?” 叶枫回过神来,说道,“这样写不好吗?” “气势倒是挺足的。” 梁月心想,其实就是中二,但她不敢说出来,而是说道。 “不过这是给外界看的。他们看到了,会不会产生不好的印象。” “对啊,就是要给外界看我才这么写的。” 叶枫点点头。 “嗯,我想了想,有些地方确实需要改一下,你先等等再发。” 梁月闻言松了口气。 半个小时后。 梁月表情古怪的走出办公室,心里面则想的是那封邮件。 在叶枫的更改后,那封邮件措辞更加严厉,透露出的决心,也更加大了。 甚至叶枫还专门叮嘱了,就这样原封发出去,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要改。 身为秘书,她很知进退,老板决定的事,那就执行好了。 叶枫站起来,揉了揉脖子。 他这么做当然是有原因的。 泉城的公司太多了,各种草台班子你方唱罢我登场。 所以最好给他们创造个厮杀的战场,死掉一批。 不然任由这群人狂欢下去。 什么不退押金,破产倒闭,一堆坏账,庞大的“单车垃圾”等一系列问题就会冒出来。 到时候再遇到个领导,眼见心烦,来个一刀切。 那这个刚刚诞生的企业就会受到毁灭性的打击。 甚至可能会影响到它原本的发展历程。 毕竟叶枫创立的时候也没想过,这群人会这么疯狂。 所以,在它野蛮生长的时候,减掉一些坏死的枝丫,让它的生长更有规律,十分重要。 这个行业,叶枫没办法去制定规则,但他可以提高门槛。 …… 身为行业的领军人,叶枫的一举一动都在被人关注。 枫林单车的这封内部邮件,很快就放在了有心人的办公桌上。 “哼,年少轻狂!” 一个看起来极为油腻的中年抠脚大汉,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他是某单车企业的创始人,当然还有其他身份,比如建筑公司的老总,连锁ktv的老板。 身价已经有数千万的他,本来十分快乐的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 然而直到一次聚会上,他见到了真正的大佬——某化工集团的老总,在见识到双方巨大的社会地位差距后,他觉醒了,悟了。 他突然间有了更高尚的目标,人生的意义不再是白酒、美女和黑丝了。 于是他试着创业,毫无疑问,他插手的项目,全部以失败告终。 甚至还有几个看起来很老实的年轻人,直接卷款跑了。 这上哪说理去。 本来能开ktv,他就认为自己不是好人了。 然而屡次碰壁后,他还是发现,自己底线居然那么高? 当然,他并不认为这是自己的问题,只是是觉得运气差了点。 所以当共享单车这个概念突然兴起时,他冥冥中,仿佛受到了指引。 虽然他本身并不理解“共享经济”这个概念,但是…… 不影响! 于是砸钱,买人。 一个公司就这么建立起来了。 现在这个公司,在他的带领下,正蒸蒸日上——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 根据手下工作人员的汇报,他们已经成功占领了中小学生的市场。 其实就是一群常年混迹于ktv的“学生大哥”,在“社会大哥”的指引下,为了讲义气,强制自己的同班同学。 手段不光彩,而且很低劣。 现在,这个公司的建立者,油腻的抠脚大汉,心情很不好。 叶枫的这封邮件,在他看来,太装逼了。 “我看你怎么做泉城的扛把子!” 呲笑一声,油腻的抠脚大汉心中不屑。 这也就是文明社会,放在二十年前…… …… “这似乎不像叶枫的性格。” 李鑫看着邮件的内容,突然说道。 自从跟风创立四极单车后,他焕发了职业的第二春。 现在说话都比平时声音大了些。 当然,行事也更加稳重了。 “也不排除他真的膨胀了。” 坐在他对面的,是四极单车的另一个创始人。 他笑了笑,“年轻人取得那么大的成就,绷不住心态很正常。” “是吗?” 李鑫在心里问了一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