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观音京城送货 张小笙家中进宝 (第1/2页)
从签到灵山开始第二卷狼虫虎豹无处躲走出大道宽又阔第一章观音京城送货张小笙家中进宝时光荏苒。 张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专心致志实现观音婢的梦想。 终于实现了观音婢的梦想,让她成为了一位有英俊丈夫,有可爱女儿,还有一条青毛大狗的幸福女子。 这一日,张笙带着幸福的一家七口出门遛街,享受着风和日丽的春日清晨。 诚所谓仁风轻淡荡,化日丽非常,十分的舒爽。 然到了朱雀大街之后,集市上却乱糟糟,人潮汹涌直奔一处而去,好似一泻大潮奔西流。 张笙只是扫了谛听一眼。 谛听立刻就禀告道:“是陈玄奘大阐法师,聚集一千二百名高僧,在长安城化生寺开演诸品妙经。” 随后,汹涌人潮被一队队兵士分割来开,留出中间的通天大道来。 然后便看到一天瑞气,万道祥光从皇宫天阶之处发散出来。 正是人皇李世民携带万千文武,到化生寺听玄奘法师讲演诸品妙经。 人群散去,但见一座銮驾好似浮空而来,左右文武分列,环佩激荡之声如九韶、六列,周边旌旗飞扬,五卫兵士雄壮,武将执金瓜,擎斧钺,气势非凡,当真是护驾军千队,扶舆将两行。 张笙撇了撇嘴,好大的排场。 不过他并不准备扰了可怜徒弟的兴致,抱着原本应该成为皇后的长孙,拖家带口倏忽不见,随后竟是在云端隐匿了身形,直接站在了化生寺的讲坛之上,居高临下看玄奘讲经。 说李世民出行排场大,玄奘讲经的排场也不小。 有幢幡飘舞,凝空道道彩霞摇。 有宝盖飞辉,映日翩翩红电彻。 可见是各种佛门道具租了不少。 但见世尊金像貌臻臻。 又有罗汉玉容威烈烈。 不知从哪里请来的野金刚假罗汉。 玄奘左右各放置有宝瓶仙炉。 那宝瓶中仙花氤氲五彩,与罗盖宝憧交相辉映,漫遮宝刹。 那香炉里檀香袅袅生烟,那香云霭霭直逼清霄,冲翻云彩。 时新果品砌朱盘,奇样糖酥堆彩案。 高僧罗列诵真经,愿拔孤魂离苦难。 一千两百多号人,偷吃瓜果贡品,偷拿金银珠宝,刮罗汉金屑,抠金刚宝石。 什么讲经说法? 全然是在炫富耀财。 这就是佛门的手段,不用宝石金银财富打前站,如何能让贫苦百姓信真经? 佛法,到底是花钱的法门。 张笙在十五楼上鄙夷地吐了口老痰,精准的落在一笑面罗汉口里。 危险度大约只有0%——1%,不犯法。 那笑面罗汉正要破口大骂,被玄奘瞪了一眼,只得惺惺作罢。 玄奘讲经,讲的乃是《受生度亡经》、《安邦天宝篆》、《劝修功卷》,劝善也有,讲修功德也有,只是干巴巴的讲些个如何花钱侍奉佛祖,如何向善不畏亡灵。 李世民也听的如痴如醉。 毕竟他曾经饱受亡魂纠缠之苦,正是受了《受生度亡经》的好处。 于是他的一声叫好,让无数茫然的臣工下意识的赞叹起来。 寻常百姓一看,乖乖,连皇帝和当官儿的都说好,那可见是真的好。 终于法坛之下好评如潮。 他们不知道,张笙可是心里明镜儿似的。 那玄奘讲的就是个屎,干巴巴的连猴子都比不上,好个屁。 正在张笙准备拂袖而去之时。 热闹来了。 有一疥癞和尚厉声大叫起来:“那和尚,你只会谈‘小乘教法’,可会谈‘大乘’么?” 张笙微微一笑,来了。 此人便是变化之后的南海观音菩萨,奉了佛祖旨意来此寻一取经人。 按照道理来说,作为驰名大唐的高僧,突然被一疥癞指着鼻子骂讲经讲的狗屁不通。 不管是高僧本人还是举办方都会及时制止。 万不能污损了法师的名誉。 结果这个疥癞和尚不光走近了法坛,还大声叫喊,唯恐所有人听不到,打脸打的不响。 玄奘闻言,翻身跳下台来,竟然对那疥癞和尚十分恭敬。 若是寻常人,定然会赞叹一句好法师,为求真经脸面都不要了。 可讲个经都搞出那么大排场的和尚,会是为了真经不要脸面的人? 张笙是不信的。 而且看着玄奘朝疥癞和尚恭敬的模样,张笙几乎能断定,所谓的转世投胎,金蝉子的一丝灵性绝没有消融。 他依旧存放在这躯体之内了! 果不其然,玄奘跳下法台之后,没有和声细语的说话,而是扯着嗓门,几乎连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 “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见前的盖众僧人,都讲的是‘小乘教法’,却不知‘大乘教法’如何。” 疥癞和尚也很配合,高声道:“你这小乘教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而已;我有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升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玄奘本就是万千信中的焦点,一举一动牵动着无数人的眼睛。 见他突然与一疥癞和尚讲法,具是侧耳倾听起来。 玄奘十分满意万众瞩目的感觉,扬声道:“敢问老师父,哪里能取得大乘佛法?” 疥癞和尚大笑起来,声传若雷,压的万千信众鸦雀无声:“在大西天天竺国大雷音寺我佛如来处,能解百冤之结,能消无妄之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