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六章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四) (第2/2页)
在皮岛的时候,骂大明是是两回事。 大明把他们没有办法,可建奴会拿着刀子杀人的。 说到底,都是养不熟的白眼狼,只想着要好处,没想过尽义务。 不过在崇祯之前的,大明上下的风气都是这样,耳濡目染,做出一些错事来,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毛永诗缩了缩脑袋,一场急行军,不但吓破了他们的胆子,也耗完了他们投诚之后的喜悦。 “咱们现在该怎么办?若是不想办法融入到建奴······哦不是大清之中,咱们的下场绝对不会好过。” 一壶雪水很快酒杯喝完,毛永诗又添一把。 雪水融化之后,适合泡茶,可他们没有茶叶,只能苦衷作乐。 “据说来到这里,最好是认一个主子,万一有事了,还会有主子们给咱们出头。” 毛永喜说着打听来的消息,两人现在都是难兄难弟,能够大难不死还在一起,不互相帮扶一下,连老天爷都会看不过眼。 “咱们找谁好?” 毛永诗心里已经有了想法,可还想听听毛永喜的办法。 “咱们做好事建议一些能够对付火枪的方法作为投诚,只要西平的贝勒爷们看上了咱们的办法,才能人一个好主子。” 毛永喜说着瞧了毛永诗一眼接着道:“在这之前咱们最好改一个名字,要不然人家还认为咱们是毛文龙的义子,肯定是不会相信的。” 毛永诗若有所思,到底是自家兄弟,连想法都差不多。 “我以后就叫就叫孔有德,据说山东孔家已经有千年历史了,借用他们先祖的姓氏,应该能够给我带来好运。” 孔有德很得意自己的名字,不但姓氏占了千年世家的好运,就连名字都是有德。 什么都占全了,荣华富贵似乎也就近在眼前。 实际上孔有德这个名字,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之中真的很了不起。 在毛文龙死后不久投降后金。崇祯九年,受封为恭顺王,出征朝鲜、锦州、松山等地。八旗汉军成立时,被编入汉军正红旗。入关后,随豫亲王多铎追剿农民起义军,镇压了江 南各地的抗清斗争。顺治六年改 封定南王,出征广西。 顺治九年,孔有德被南明将领李定国打败,被困桂林,自刎而死。清廷破格予以厚葬,并追谥为武壮。 只是这么一个能够在大清为官时,因为兵败而自刎的人,却在大明兵败之后,活得好好的。 也不知道此人到底是个怎么样的想法。 毕竟能够反了大明的人,怎么着在最后的时刻,也挣扎一下,试试看能不能反了大清啊。 所以说,许多人对于做奴才真的是情有独钟。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听到毛永诗已经想好了自己的名字,毛永喜就明白两人是英雄所见略同。 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既然孔兄有了新的姓名,我也就不甘人后了,以后我就叫做尚可喜。” 他可放不下自家的姓,以前面对毛文龙的时候,总想着升官发财,虽然最后还是一无所有。 还被迫改了姓名,现在只是重新改了回来而已。 他倒要看看做一次自己,能够达到怎样的高度。 实际上,在原本的路是轨迹之中,尚可喜的人生经历,可要比孔有德幸运一点。 尚可喜戎马一生,身经百战,转战数万里,为清朝的建立和巩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康熙年间,晋封为平南亲王。康熙十五年,尚可喜在广州薨逝,享年七十三岁。康熙帝赐谥曰敬。 比较神奇的事情就是。 大明的人才,不知道为何都喜欢给大清建功立业,而且要知道当年尚可喜的祖父尚学礼,可就是被后金的士兵打死的。 不管怎说,家仇国恨不说似海深了,可仇视总是有的吧,难道后金改名为大清了,这段仇恨就不存在了? 或许做了奴才的人,身上总会多一些特别的东西吧。 幸好崇祯是个不学无术的人,根本就记不住这些名人的生平经历,不然或许真的会做出把这些人收作奴才的事情来。 毕竟大明现在到处缺人,而且缺少的就是这种能征善战的人才啊。 两人对于自己的名字都是脱口而出,显然都是筹备良久的。 “那么现在咱们就需要一个进身之阶了,不知道有德兄有何可以教我?” 尚可喜谦虚的问道。 两人现在是一条绳上的蚂蚱,谁都跑不了,还不如集思广益,好好的弄出一个可行性的办法来。 “火枪你我都熟悉,无外乎就是弹丸飞射,其实应该和防备弓箭的办法差不多。” “没错,只是建···大清的铁骑,现在还没有转换过来这个习惯,手上也没有多少工匠打造盾牌,所以才显得火枪不可一世。” “所以火枪最好是用火枪来对付,当然也可以用弩箭,只不过大清的弩箭技术应该不过关,要不然在就用上了。” ······ 两人七嘴八舌的,把自己的经验和认为可以实施的方案,都总结了出来。 在尚可喜和孔有德,为了自家前途和生命保障的时候,费劲心机的想办法的时候。 还在皮岛的袁崇焕,已经接到了大凌河堡战役的所有经过。 这些消息不是南京的那些大臣们,从海上传递过来的。 而是阿敏专门派人过去给了一份详细的经过,后面还附带的多说了大明出现的一种全新的火器,能够突然的爆炸,让人防不胜防。 既是一种询问,也是一种探讨。 看怎么样才能够解决这种突然爆炸的火器。 火枪虽然难防,可到底是看得到对手,然而突然爆炸的火器,就很打击士气了。 在袁崇焕接到这份消息之后,一个人躲在房子里一天一夜的都没有出门。 最后实在没办法了,祖大寿他们联名闯进了他的房间。 “你们看看,大清的莽古尔泰,率领三万蒙满骑兵混杂不对,攻打大凌河堡,无论是选择的时机,和使用的兵法都没有一点破绽,即便是我,得没有办法应对,可莽古尔泰还是失败了。” 猩红着眼睛的袁崇焕,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可这一次,崇祯手下的局对,给了他很大的冲击,在他的想法之中,不管是大凌河堡还是锦州总要丢一个才算完。 可现实给了他一个耳光,在宁锦防线上,似乎没了他袁崇焕,大明更加强势。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