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三十五章雕栏玉砌应犹在(九) (第2/2页)
崇祯眨巴眨巴眼睛,似乎,好像,这个公文放到他手上,就是为了让他说出这一句话。 他是被套路了? 很显然是这样,让崇祯还想着拿这份公文,看看自己大臣们的长远眼光的计划,瞬间破产。 心中再次嘀咕道:原来自己才是被考验的那个人,这些人是看到我对道院的重视,才这样做的吧。 李长庚面色严肃,恭敬的一礼,坐回了原位,心里也在暗中感叹:皇上不亏是皇上,没有真的对道院无条件的信任,只是不知为何心里却有些空落落的? 或许是既对皇上提防着道院的欣喜,也有着自己原来不被信任的失落吧。 李定国在官场上磨炼的时间太短,面上的不自然,还是出卖了他的内心。 仿佛带着一点羞愧,又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复杂心情。 骆养性目不斜视的看着皇上,目光中的忠贞,无论是谁都不能忽视,然而内心之中,却孩子想着刚刚场景。 这样的场景他以前并不少见。 那些大臣们,对皇上一次次的试探,就是这么找到底线的。 在这之前他没有发现朝堂上还有这何种苗头,可在刚刚他瞬间就做出了应该做出的反应。 随波逐流,好要表现的对皇上忠诚。 那都是需要琢磨,需要长时间的训练才能成。 王冲是不懂这些的,只要听到有人说皇上圣明,也绝对会跟着一起喊,这是他老爹说给他必须要注意的事情。 不过由于崇祯提拔他与微末,心中的忠心,还是很真实的。 “饭也吃了,政事也商量完了,那就各回各家吧,记得下午把公文的批复下发下去”。 一场临时的,高质量的会议就结束了。 剩下的就是如何用更好的措词来把事情说明白一些。 ** 崇祯四年的一月份。 本来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这一月初八日,后金铸造红衣大炮,炮身上镌曰:天祐助威大将军。并有铸造年月,督造官员及铸匠、铁匠的姓名。 后金原无火器,铸炮自此开始。 事件被提前,也就没有展示在明处,崇祯现在还不知道,毕竟和皇太极的战争刚刚结束, 手上的情报部门也都进行了重组。 还没有探查到这个消息。 由于崇祯剿灭反贼的速度很快,也很彻底。 应该延绵了许久的延绥一带连年灾荒,人民流亡、造反不断,现在早就看不出战争经过的痕迹。 所以在这一个月,原本应该焦头烂额的崇祯,现在过得过得还算很舒坦。 虽然还没有解决关于官办医馆的问题。 可对于散户作坊的另类扶持,已经出现在了各个布告栏中。 至于造船的事情,只是内部下发了一份内参,做了一点解释说明。 “看吧,我就知道这个铁甲战舰根本就不可能通过。” 范景文拿着一张内参报纸,专门找上门去,指给朱继祚看。 “可皇上也没有否认不能早铁甲战舰,只是时间往后推迟了一点而已,急什么?” 朱继祚也是有一份这样的报纸的,上面的一段消息,他也看到了。 “还铁甲舰呢,没看到上面说的是,要弄成战争兵器吗,对付骑兵的,能是海上用的大船?” 范景文一副没见识的鄙视样,瞧了朱继祚一眼,满足的,不等人家反驳,自己转身把手背在身后,晃悠晃悠的出去了。 留下愤愤不平的朱继祚,大眼瞪小眼,完全忘了自己应该做什么。 “这个老匹夫,早晚要他好看。” 恨恨的一跺脚,口中嘟囔着咒骂了一句,他自觉是有身份的人,可不能像街头巷尾的流氓混混们一样,追上去一阵谩骂。 而此时。 天津卫的徐光启,也接到了朝廷的一纸公文。 上面写别的大概意思就是:先别想着造出铁甲战舰,弄出动力就成,可以先在路上实验是否可行,最后在根据情况,使用在船只上面。 总之一句话,铁甲战舰搁浅了。 不过多了一个可以在陆上行走的机械,和他最后想要弄出来的类似于木牛流马东西,一点都不冲突。 “诸位大学士,看看,朝廷新发的公文,让咱们先弄出动力系统出来。” 徐光启脸上泛光,他自己设计出来的动力图纸,还有许多地方都不够严谨。 用什么做力量的来源,都没有一点头绪,也是一个人才。 “弄动力系统出来,在天津卫可不合适,我觉得咱们可以回道院了。” 孙元化建议道,他手头上还有不少的活要做的,陪着徐光启已经耽搁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了。 早就想要回去看看了。 傅通也一样,他现在正在琢磨纸弹,弹壳可以用纸来做,弹头就没有办法了,纯粹的用铅,射程远了威力就会不足。 而且不容易命中,全部用铁弹头,需要消耗的铁矿就多了去了,一点都不划算。 看了徐光启的机械设置,自己似乎可以用机械来达到某些目的。 譬如:可以用机械的力量,水利锻造,打造一种混着铁和铅的弹头。 当然现在这种弹头还只在想法之中,想要实现,就得回去一遍又一遍的去试。 无论是徐光启的机械运用和傅通的子弹打造方式,崇祯都没有给两人说过这方面的办法。 崇祯自己都不是很清楚,可不会在根本就不知道的东西上面,指手画脚。 万一因为自己的言论,最后点错了科技路线,从而造成绝大的损失,是他所不愿意看到的。 “那就回去,反正造船的图纸都已经放在这里了,只要技术过关,应该没问题。” 徐光启振奋精神的说道,公文上么有提欺君之罪,他自然不会傻得硬往上面去撞。 刚刚拉起来的队伍,就这么散了。 来此的人,除了吃了几顿海鲜,吹了一阵海风,逛了逛各个工厂,似乎啥都没有来得及干。 当然实地考察了海水对于材料的腐蚀,作材料的大学士,已经在想办法弄出替代产品了。 “所以咱们来到天津卫,就是闲逛了一趟?” 孙元化一点都没有给徐光启的面子,质问道。 “也不能这么说,劳逸结合吗,回去我就给你找个嫂子,这总该满意了吧。” 徐光启露出尴尬而不失礼貌的笑容道。 孙元化总觉得哪里不对,去而有些说不上来,只有某些脑子灵活的人,一个个的憋着笑,把脑袋转向了别处。 仿佛外面的天空,比任何时候都要好看。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