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四十三章问君能有几多愁(五) (第2/2页)
堡一场战役,大部分死的可都是蒙古八旗的人。 借口回去放牧,刚好能够躲开和大明的血拼。 到时候刚刚成立的大清,是谁座到皇位上,还是两说。 皇太极心中一动,对于代善的想法,他心里更加清楚,汉八旗不需要顾忌,就是这些蒙古八旗才要更加小心。 为了更多的好处,当年能够从大明的手中拿到物资,然后转手卖给他们,谋取私利,现在也能够在背后捅他们大清的刀子。 “准了,莽古尔泰还在广宁,阿敏也在西平,这支队伍就由你带领,务必全部歼灭敌人。” 心头的想法思绪万千,其实只有一刹那的晃神,皇太极在蒙古八旗还没有人站出来说话的时候,就做出了决定。 对于满人来说,一场胜利是必须的,而跪在地上的汉八旗中的大臣们,则是觉得皇太极的决定英明神武。 他们的秉性,让他们瞬间就嗅到的阴谋的气息,而这刚好是他们所需要看到的。 蒙古八旗早就已经堕落了,不再是曾经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蒙元时代的队伍了,这种朝堂之上的决定,牵扯到谋略方面,更是迟钝的没有想到,自己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范文程,你去外面安慰一下咱们带出来的那些奴才们,被让这些人起了二心在盛京捣乱。” 他喜欢恭敬温顺的人,不但听话,还不懂得反抗,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 就算做不到,也会努力的去做,从不问为什么。 心中闪过一个念头,或许在大清推广儒学,似乎是一件很不错的事情。 随即目光又看向了蒙古八旗的那一片聚集地。 这些人就没有范文程他们听话了,不但拿着最多的好处,还不懂得恭敬和感恩,这次不让他们经历切肤之痛,看来还会有三心两意。 前些年,大明的边军和他们后金不相上下的时候,就是他们两头吃拿卡要,为了好处卖了大明。 可也给了他们后金发展壮大的机会。 这次他皇太极可不是王化贞,也不是朱由校,绝对不会给这些人反叛的机会。 面对复杂的局势,皇太极总能从其中找出一条对大清有用的决策。 不一会,从城头上下来的鲍承先,就来到了皇宫之外。 皇宫的外面,黄立极他们伸着脖子看向宫内,很明确的诠释了翘首以盼这个词语的正确用法。 鲍承先看了这些人一眼,来到门口向里面递了一块牌子。 旁边开了一个小门,走了进去。 “此人是鲍承先,宁完我推荐给皇上的。” 傅木魁眼神复杂,自认为论学识和本事,他都要比过鲍承先,奈何人家的资历比他还要老。。 表现出来的忠心,自然不是他能比的上的。 “若是宪斗肯推荐我的话,我也一样能够做的比他还要好。” 周延儒话语不忿的说道,正如许多的网络写手一样,手上没有写出好东西,却总想着人家的推荐平台。 认为自己只要上了推荐,肯定能够成神。 事实上,完全是自己想多了。 “在场的哪一位不比你强?真要推荐大臣,那轮得到你?” 温体仁不甘示弱的顶了一句,自己啥都没有捞到,却先开始窝里斗了,仿佛这种老传统,无论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都能够斗得热火朝天。 一场闹剧,让看守宫门的那些护卫们瞧得津津有味。 宫外的吵闹,迟早会传到皇太极的耳中。 在鲍承先带着紧要军情,来到皇太极的御书房时,皇太极刚好布置完军令。 “皇上吉祥,城外的萨哈廉贝勒已经带兵,到了盛京正门,奴才特来请示,要奴才怎么做。” 鲍承先左一个奴才,右一个奴才,仿佛奴才对他来说,就是一种身份的象征,高傲着呢。 “哦,萨哈廉回来了,那莽古尔泰呢?” 皇太极不知为何,心中一松,对于莽古尔泰的猜测,瞬间减小了一半,可依然没有大意。 毕竟当年袁崇焕也是带兵勤王的。 虽然目的没有达成,可态度有了,最后崇祯也没有明着对袁崇焕怎么样。 “听萨哈廉贝勒说,三贝勒孤身在广宁,布置疑城之计,以免大明发现了广宁的虚实,打了进来。” 皇太极听闻一愣,自己这位三哥,还真的是有魄力。 以身犯险,就是为了给自己,也给大清一个交代,上一次的大凌河堡战役输了之后,莽古尔泰只回了一封书信,本人可没有回来。 当时他还在想,莽古尔泰到底是想要做什么。 现在吗。 已经很清楚了,吃了败仗不好意思回来了。 可莽古尔泰已经派兵前来盛京支援了,阿敏又是怎么回事? 不敢深想,现在还是把深入腹地的明军赶出去为好,当然有机会的话,全部歼灭最好。 “好,真是天佑我大清,代善,你立刻领兵和萨哈廉一起,给我剿灭了这一支火枪骑兵,以绝后患。” 皇太极已经看到了大明军队的下场,这里可不是关内,只要能够杀伤大明的军队,就能够留下大明的火器。 到时候无论是自己用,还是找工匠打造,都是一本万利的好买卖。 “皇上,现在使用骑兵去追击大明的火枪兵,力有未逮啊。” 鲍承先急了,他也想要建功立业,把这些大明的火枪兵全部给灭了,可外面的骑兵都是什么样子,他可是看的一清二楚。 失去了骑兵的速度,单凭步兵可打不过人家大明的火枪兵。 都是经验教训,而且都是用人命堆出来的。 接着就快速的把自己知道的,全部说了出来。 “你是说战马都暂时没办法使用了?” 意外的消息,让皇太极之前的布局,完全成了无用功,他可不知道,大明的骑兵,也是损失惨重。 还以为大明已经料到了他们要派遣骑兵随后追击,才选择炸毁了火药厂的。 可这又成了另外的一个问题。 若大明来这里不使为了火药厂,那么又是为了什么呢? 单纯的耀武扬威? 怕是大明皇帝愿意,那些将军们也绝对不会愿意。 拿着自己的脑袋,跑过来一趟就是为了面子,怎么想都不可能啊。 皇太极心底一时泛起了愁绪,找不到原因,那就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又或者是莽古尔泰真的额已经背叛了大清。 和大明合起火来,演了一出苦rou计? 乐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