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18章 多灾多难的霓虹 (第1/2页)
这次两国电视台同行行业交流会很早之前就放出风声。 由霓虹那边带有央企性质的NHK跟央视牵头,相互交流经验。 那边会参与的电视台有霓虹电视台NNS、朝日ANN、东视JUN、富士TV几大知名电视台。 中方这边的不只是黔州卫视,还有诸如芒果台、蓝莓台、几大沿海知名省台电视台底下的精锐团队,也都会去一趟东京参与交流会。 跟那些老牌的电视台相比起来,路遥一度怀疑黔州卫视能参加这次交流会,跟《走进科学》应该有很大关系。 或者说跟科教节目这个大方向类型有关。 这次交流会表面上来看是跟同类节目分享经验,做一些小活动,顺便刷下履历之类的。 但听李耀峰说没这么简单,说是经验交流,可能也是对传播预防手段的经验交流。 这些年灵异事件爆发的地区可不止他们这边。 霓虹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神秘文化、怪谈传说便兴盛一时,在经济迅速发展时期,人们吃饱了闲着没事做,也就出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神秘学文化。 那个年代不比现在,几乎全民都知道裂口女、如月车站、意念力、UF跟几个知名的都市怪谈。 而在那十年之后,当怪谈文化发展到顶峰时,霓虹国吹嘘起来的经济帝国向一颗巨大的泡沫被一下戳破,至此迎来了泡沫经济时期。 整个国家停滞倒退了二十年,霓虹社会也变得极度压抑,人们生活处处充满负面情绪,整个国家看到不一丝未来,也被他们那一代人称为“消失的二十年”。 此外,这个国家自杀率也居全球第一不下。 据统计,每十万人里就有二十四人自杀,连续十几年的年均自杀人数破三万人。 一些特殊地点甚至被称为“自杀圣地”,流传一时。 从八十年代起,那个虚幻的经济泡沫“砰”的一声炸裂后,整个霓虹的实体经济受到降维式打击。无数企业破产,经济不景气,在这种特定极端压抑的社会中从而催生了另一种文化。 “宅文化”。 年轻一代从此沉迷于虚拟世界,所以像漫画、游戏、真人情感动作片之类的低沉本廉价室内娱乐也接连出现。 文化精神类产业至此也开始崛起。 一些知名恐怖片导演、编剧,像鹤田法男、中田秀夫、高桥洋、小中千昭等黄金一代人开始广泛活跃于市场。 也是从那时起,世界文娱市场也从欧洲北美那边“猎魔人”一类的惊悚片转向了后来的日式恐怖片时代。 比起老外更愿意相信的恶魔、变态、僵尸、杀手、怪物这一类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在日式恐怖片崛起之后,霓虹乃至东亚这一带人更愿意相信幽灵、诅咒、厉鬼这些缥缈虚无的东西。 再看看其他文化传播产业。 日式的恐怖推理小说从本格派到社会派的转变。 从严谨的推理文化变成了人性之恶。 恐怖漫画也在那个时期各路大神频出,手冢治虫、犬木加奈子、以及伊藤润二这个恐怖漫画天花板的存在。 那些漫画中的存在角色如富江,其起名气就绝不低于贞、伽椰子。 如果真的存在这类角色,这类厉鬼甚至什么都不用做,就有大笔负面情绪入账。 如果细细去想这个多灾多难国家遭遇的事,再结合现在掌握的信息,不禁会倒流一身冷汗。 路遥对这次的行程还是比较担忧。 行程计划的当日,路遥先一步于团队就出现在龙洞堡机场,看了李耀峰发给他的资料后,认识到此次外出的危险性,他毅然决然的带上了所有装备。 武器装备的诸如的符贴、黄泉水枪、开膛破肚刀都塞进了领域。 那些不能放到领域内的,像鬼镜这种东西,他就托灵异协会那边帮从飞机货舱运过去,直接带往霓虹的住所。 并且千万叮嘱用牛皮层层绑住,不能让人靠近,更不能跟那个镜子做任何交易。 别看那玩意嘴上说着是他忠实奴仆小镜子,一副卑躬屈膝的忠诚样。这玩意实则反水了好几次,跟它的欢喜冤家鬼影有得一拼。 这俩活宝简直可以凑一对了。 当然,外出旅行一定要记得带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