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国乱思良相 (第1/2页)
刘招孙向布木布泰承诺,明年三月天气转暖,便调精锐骑兵护送她回科尔沁草原,帮这位黄金家族的后代夺回科尔沁汗位。 以开原骑兵战力,出动两千装备齐全的骑兵,足以逼退林丹汗所部人马。 之所以扶持科尔沁,刘招孙主要有以下三重考量: 第一、科尔沁部的上层基本被林丹汗屠戮一空,方便安插亲近开原的上层势力,大玉儿与平辽侯关系匪浅。俗话说,联盟需从娃娃做起; 第二、科尔沁部和开原相隔甚远,并不接壤,之间还隔着朵颜、炒花等部,符合开原远交近攻的对外策略; 第三、科尔沁部长期与建州联姻多年,努尔哈赤每次出兵,科尔沁人都有参与,眼下后金覆灭,平辽侯不予追究,反而协助科尔沁恢复,各族对开原的态度将会有很大改变。 刘招孙认为,像明初朱元璋朱棣那样,单纯以军事手段兴师北伐,对抗蒙古,注定不能持久,也不会有好结果。 因为没有“中原正统”等观念束缚,刘招孙将亲自下场,联合科尔沁攻打其他蒙古部落,夺得天可汗位置,接受以长生天册封,赋予自己神权,最终在草原建立某种正教合一的统治秩序。 这显然比朱家皇帝单纯军事进攻、经济封锁的手段要高明很多。 腊月十五,刘招孙单独召见康应乾。 年前,康监军须到宽甸走马上任,降职为袁崇焕的副手。 此次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 刘招孙对康应乾感情深厚,一直将他当做朋友。 如果没有赫图阿拉之事,康应乾明年便将前往成都或是重庆,等击败奢崇明后,他便将开启自己西南王的富贵生活。 “国乱思良相,开原人才凋零,康监军这一走,往后诸事就更难了。” 刘招孙靠在椅子上,一脸忧愁。 那**宫失败,康应乾挨了二十军棍,虽然张潮手下留情,还是让老康疼了三日。 三天时间,康应乾闭门谢客,反思自己两年来所作所为,回想起和平辽侯的点点滴滴。 他虽不理解平辽侯所作所为,却在心中暗暗决定,以后将唯平辽侯马首是瞻,不再争权夺利,做个富家翁便满足了。 听平辽侯此言,便知他是在测试自己。 康应乾连忙愧疚道: “罪人痴迷权势,耽误刘总兵大事,连累开原被外番仇视,平辽侯心怀宽仁,没有诛杀罪人,罪人到了宽甸,一定好好辅佐袁大人,把宽甸守好。” 刘招孙满意笑道: “康监军这样说,本官就放心了。一直将康监军视为师友,这次行铁血手段,对你们用刑,实属无奈!” 说罢,对康应乾伤势一番嘘寒问暖。 康应乾心中发笑,在他看来,平辽侯城府越来越深,脸皮也越来越厚。 “康监军,这次派你去宽甸,名为惩戒,实则制衡,此事风波过后,便召你回开原,有更多事务让你负责。” 康应乾心里扑通乱跳,没想到平辽侯还有这层心思。 他稍稍一想,便明白过来。 经历赫图阿拉之事后,平辽侯对部下已经开始有所防范。 虽说康应乾对平辽侯忠心耿耿,争权夺利也好,结党营私也罢,都是想让刘招孙早日称帝,自己立下从龙之功。 至于其他人是怎么想,老康就不知道了。 “平辽侯放心,下官知道该怎么做。” 刘招孙认真看康应乾一眼,决定给这位老部下透个底儿,让他知道自己接下来将要进行的改革。 刘招孙环顾四周,低声道: “康监军,本官已经决定,将建立战兵商户屯户代表制度,简单来说,在各军中选拔优异战兵——以战绩、人品、出身等因素考核——每个近卫军中选拔出五百战兵,再由这五百人中选出五人,代表全军战兵,组成五人战兵代表,平日坚守各自岗位,战时与军长同列,参与军事决策,五人战兵代表只对本官负责,对决策有建议权和监督权,没有决定权,商户屯堡代表与此类似,具体细节还需进一步敲定····” 刘招孙草草说了两句,康应乾便明白设立代表制度的用意。 代表制度可以进一步限制分化各位主官手中掌握的权力,帮助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