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青帝_二十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二十四 (第3/3页)

   田頵占领武宁后,野心更大,渐渐有了自立的心思。尤其是一件事情对他刺激很大,让他自立的愿望更加的强烈。事情是这样的,田頵曾有一次前往扬州公干,杨行密左右亲信故意刁难他,屡屡向他索贿,甚至最低级的狱吏也是如此。

    田頵愤怒地对亲信说道:“狱吏觊吾入狱邪!”

    他的亲信也愤愤不平。他向杨行密请求以池、歙为属州,也没有得到同意,田頵更加怨怒,返回时指着杨州城门道:“吾不复入此。”

    回到润州,恰好吴越王钱镠的武勇指挥使徐绾叛乱,遣使向田頵投降。田頵命人告诉钱镠:“王宜东保会稽有功,无为虚屠士众也。”

    钱镠回答:“如今这个乱世,军中发生小小的判乱是常事,田公也是一方诸侯,为何相助叛逆耶?”

    田頵出兵攻击杭州北门,钱镠登城与语,命指挥使陈璋率死士三百人免胄驰击,大胜,田頵攻城不克,杨行密又命他退兵,他只好撤退。这件事也让田頵感到十分羞辱,愈发怨恨杨行密,有心反叛,两位生死之交从此渐行渐远,最终的决裂。

    此乃后话,暂且不表。

    背嵬军协助杨行密打败孙儒后,两军的合作进入了蜜月期。黄浩任命李滔为刘家港第一任防御使,负责镇守和建设刘家港城,指挥背嵬军驻江南的部队。

    同时,黄浩又任命郑广为江南布政使兼华亭县令,负责背嵬军在江南的民政工作,同时修筑华亭新城。忙忙碌碌一直到十月,黄浩这才返回登辽。

    ——————

    景福二年的腊月二十四一过,辽东滨城中过年的气氛就渐渐浓了起来。平日生意兴隆的商铺,现在更加的挤挤杂杂。放眼看去,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人:

    有东跑西颠置办年货的;有扛着长篙帚子到处吆喝着替人扫尘清洗烟筒的;有赶着骡车专给城里面大户人家送红箩炭鲜花贴窗纸等杂物的;有当街摆起条桌替人写春联的;有挑着刀具担子上门替人家杀猪宰羊的;还有一等人比较打眼——多半是登辽总督府治下的牧民,他们赶着马车这一天也进了城。车上载着一家老小,穿街走巷,大包小包的在城中采购东西。总之在登辽是人无贵贱,也没有啥种族之分,都为一年一次的春节忙得脚不沾地儿。

    滨城比四年前面积已经扩大了五倍,人口十一万,但因为地处海滨,格外清新干净。最难得的是,因地处北陲,背嵬军又擅水师,周边根本没有威胁到登辽的势力,而且滨城的陆路又有险光阻隔,即便战火多次燃遍胶东半岛、辽东各地,却未波及登辽分毫。

    因而本地农业、经济高速发展,老百姓也富足。这些年,那些逃难而来的老百姓暗自庆幸自己能够在这乱世找到个世外桃源,为此,他们对这里的主人黄浩心中充满了感激,几乎人人家里都供有他的神位。

    马上要过年了,吴立身也和邻居一样,带着全家人去赶庙会。他来到滨城已经五年了,当年背嵬军把吴立身从迭剌部救出来的时候,他当时心里还忐忑不安,几次想要逃跑。没想到来到这里,一下子就掉进了福窝。

    他是个铁匠有技术,因此一来就分到了钢铁厂,这在登辽那可是人人羡慕的岗位。如今他不仅分配了房子,有了稳定的收入。前两年还娶妻生了两个儿子。因此,吴立身一家人对黄浩的感激之情那是发自内心深处的。

    滨城有个庙,名字叫“法海寺”,因纪念创建该寺的法海大师而得名。据说这法海寺为魏武皇帝曹cao创建,二年前黄浩生下公子,便由总督府出资重修,那些信佛的老百姓总算有了一个去处。没办法,唐朝盛行佛教,黄浩也不能免俗。

    法海寺占地十二亩,共前后两院,前院为大雄宝殿,左为观音殿,右为地藏殿。后院为三圣殿,左为藏经楼,右为送子观音殿。终日香火不断。每年过了腊月二十,天天都会举行祀神庙会,俗名儿叫“增福财神会”。逢到会期,早早的就有各地的商家赶来,错三落五搭起席棚,围着这座法海寺连绵起市,一二里地间耍百戏打莽式的、测字打卦的、锣鼓、“马上撞”、小曲、滩簧、对白、道情、评话、打十番鼓的……喧嚣连天,街上游客如织,庙里香客似蚁,诵经念佛声中,夹着各色商贩高一声低一声唱歌似的卖小吃的吆喝:

    “赵三娘的炒豆腐——谁要?大都督金口亲尝,颁赐近臣!”

    “走炸鸡——林家走炸鸡!正宗的江南风味,香酥焦嫩!”

    “胖子陈的干奶酪,滋补养颜,不吃算你没来滨城!”

    “九公家卤羊蹄——天下一绝啰……”

    “羊rou串了,羊rou串!石大郎的羊rou串,正宗的草原羊啊!”

    ……如此种种,更把这庙会场子搅得开锅稀粥般热闹。

    吴立身和妻子各自抱着一个娃随着人流向前面蠕动,不时进一家店看看里面的货品,如今吴立身在登辽也算是高薪人士,所以也就格外的大方。每当妻子看到中意的东西,他就会毫不犹豫买了下来,这样妻子也感到十分的幸福。夫妻俩在人群中正费劲的挤着。

    “哟!这不是吴大哥么?”背后突然有人说道,“这些年您在哪儿?这位是嫂子吧?”

    吴立身回头看时,只见这人二十七八岁,黑黝黝的皮肤,团团一个胖脸,留着墨黑两绺八字髭须,头上一顶六合一统帽,结着红绒顶儿,靛青夹袍外套着件套扣背心,腰间系着滚边绣花玄带,精精干干一身打扮。

    半晌,吴立身才想起来是一起被救回来的女真人达鲁不花,顿时又惊又喜,笑道:“达鲁不花,原来是你!五年前你这蛮子瘦得像一根竹篙,穿得叫化子似的——如今出落得这样阔,都不敢认了!这些年去哪里啦?”

    达鲁不花嘻嘻一笑,说道:“你们汉人常常说,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看,何况四五年了!说起这里头的周折,真是一言难尽!不怕兄你笑,如今我为官府做事呢!对了,俺现在有个大号叫鲁达,还是总督大人亲自给我取着呢?”

    “真的吗?你还见过总督大人。呵呵!还长学问了啊,说话文绉绉的,到越来越像个汉人了!来给你介绍一下,这是俺老婆田氏,这是俺的大小子和二小子……哎呀,这日子一晃都快五年了,一起患难的兄弟,今个有缘相见,真是可喜可贺。走走走,前面那里有个酒肆,今个你我要好好喝两杯!”

    (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