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节:来者可追 (第3/3页)
呵,你可是没少挨先生的戒尺。” 月儿调笑着应到。 叶皓给meimei挤眉弄眼,挠了两下meimei的胳肢窝,道:“你就没记着哥哥的半点好。” “哈哈哈,哈哈哈,本来就是事实。你提起郑先生干嘛?” “今日我在街上看见郑先生了,打听到启辰书院便是郑先生开的。往常先生最喜欢的就是你,我们去找他,他肯定能收下你。” “好呀好呀。” 想到又可以看书,月儿感到十分激动,拍手叫好。 “明日就去!” 听到这话,月儿更是围着叶皓高兴地转了起来,像一只小麻雀,还啦啦的哼起歌来。 …… 启辰书院在这安平街的北端,偏僻的地段,租金便宜,且院子大。招收的学生,也皆为寒门子弟。 第二日,晨光乍现,叶皓便带着月儿去向启辰书院。 麻雀是城的精灵,或大街小巷,或墙头檐尾,都有它们跳跃的身影。它们是不太惧人的,待行至它们的跟前,它们也只是一跳一跳的,跳到稍远处,继续啄着,叫着。 至启辰书院墙外,朗朗读书声成为清晨里最有力的鼓舞。每个寒门学子,都有一个梦,那便是科举中第,一跃进入上层社会。 叶皓曾深居宅院,对世事困惑: 不知穷人为何总比富人勤劳,但富人多了多年后基本还是那些富人,而穷人几乎还是那些穷人,真的能一跃龙门化为龙者,甚少。 那怕只是甚少的机会,人都愿意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最幸运的人,便千军过独木,也要一试。这让叶皓感觉这些人很愚钝,但听着这读书声,却又不得不佩服。 之所以让叶皓佩服,是因为他觉得自己且已远不如这些他认为愚钝的人。 叶皓拿着院门上的铜环,叩了几下门。这种让人猜想着,屋内是否有人来开门的感觉,是迷茫的。叶皓与月儿相视,无言中,已是互为慰藉。 咯呀一声,门开了。开门的正是郑毅先生,郑毅见到他们俩,颇为惊喜: “嚯,怎么是你们俩?” “先生。” “先生。” 兄妹两人一前一后,向郑毅先生行礼。 “快进来,快进来。” 郑毅推开还没完全打开的门,将二人请进了院内,有过了内院,直至到了后堂。 “叶少爷、叶小姐快请坐。这么早,到这里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先生,我想跟着您读书。” 未待叶皓开口,月儿便开了口,语气颇显示出她心中的迫不及待。 “好呀,完全没问题呀!” 有孩子愿意跟着自己读书,郑毅十分高兴,答应的尤为爽快。 郑毅又回头看看叶皓,道: “叶公子,你如何打算?” 叶皓声音低沉:“嗯,叶家的事,先生听说了吗?” “有所耳闻。” “我自是有了安排,但有事儿想请先生帮忙。” “但说无妨。” “月儿想跟着先生读书,不知先生是否能收下月儿?” 郑毅正坐,微微点头,不假思索的便答应了:“月儿,我很是喜欢,公子将月儿托付于我,且请放心。” “月儿,那就交给先生读书学礼了。” 叶皓起身作揖。 叶皓会心一笑,又问到:“那学费……” 郑毅打断了叶皓的话:“什么学费不学费的,要不是叶公子父亲资助,启辰书院也不会有今天。” “那就请先生多为小妹费心啦。” 叶皓不知自己父亲还有这样的义举,心想今天算是父亲福报。 看到书的月儿,早已把叶皓忘记了。 叶皓舒了口气,心想,这下可以全身心的做自己的事儿了。再次向郑毅先生拱手道谢,离去。 郑毅先生捏弄着自己那缵小山羊胡,看着叶皓,已完全不见叶皓当初的少爷做派,甚感欣慰。 叶皓离去,先生相送,拱手作别。 待先生再至厅堂,欲安排月儿到礼学启蒙班,月儿却问: “先生,您这里有商贾之学吗?” “商贾之学?”郑毅本觉得奇怪,但端详思量片刻,便又不觉得奇怪。 “是的,我想学这个。” 月儿眼中放着许些期望的光。 “当然有,且先生我最擅长的便是这商贾之学。” “啊,是吗?我以前怎么不知道。” “你不知道的,还多着啦。” 不知道的还多着了,这好似话里有话,月儿询问,先生只是作笑,不复再言。 穿过几道门,郑毅将月儿带到了一间颇为隐秘但装修颇为精致的庭院里,门头上挂着一块匾——商道济民。而庭院的四周都是竹,所以又显得十分隐蔽。 郑毅推门而入,房内众学子三五成群,争论不休,很是热闹。这半途而入的月儿,不知其所云。只见这些身着素衣的少年们,或是手舞足蹈,或是面红耳赤,郑毅先生进来,学子们也顾不上行礼,继续着自己争论。如此学堂,倒也是第一次见,这让月儿感觉甚是有趣。 郑毅道: “你的师兄们正在进行商道辩学。” “商道辩学?” 这个新词儿一下子就让月儿懵了,她本以为先生会为她解释,郑毅先生却只回了一个字:“对!” 说罢,便走向正中间的讲座,并用戒尺敲了敲横在前面的栗色木桌。待大家视线被吸引过来,郑毅先生又配合着双手,做了个让大家安静的手势。 “大家静一静。” 片刻之后,鸦雀无声,大家主要的视线,都投向了这个十岁刚出头的丫头。 郑毅回头看了看月儿,又四下扫了一眼,神情严肃,颇具威严。 “这是大家的小师妹。” 此言一出,四座哗然,交头接耳地低声议论起来:“小师妹?小师妹?……”望着月儿这个可爱的小姑娘,大家很好奇。毕竟,大家都已是即将加冠的小伙子,和月儿年龄相差是很大的。 郑毅又抬起手,做了一个安静手势。 “大家以后要好好照顾小师妹。”又转头看着前排一个眉目清秀的少年,“若钧,以后月儿就跟你一桌。” 月儿娇小可爱,且这商学班能多了个女孩子,更是如获至宝。 …… 商人,虽在宁州不受歧视,但地位也同样不高——士、农、商、工,居于其三。商学成为学堂教学内容的,启辰书院属第一家。 而且这牌匾“商道济民”,颇具兼济天下之气概,看来这启辰书院,只怕不仅仅是书院这么简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