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英吉利商船 (第1/2页)
随后,他又将目光转向了那些火炮。他来到一门火炮面前,看着流溢着暗青铜光泽的炮身。 不由蹲下身子,用手抚摸着那粗糙的炮口,差点连脸都贴上去了。 “将军,可是从佛朗机人手中购得的吗?”鲁王朱弘桓开口询问。 “不,鲁王,这是从英吉利人手上购买的。”水师镇萧武开口。 “英吉利人。”刘煜一惊,不过他也释然。 英国东印度公司也因郑经的邀请前来台湾,双方于1672年签订通商条约建立台湾商馆。 郑经因此透过英国获得火药和兵器,英国人也帮助郑军训练炮兵,郑经还借用英军炮兵作战。 不过由于英吉利东印度公司因明郑政权对贸易货品的种种限制而经营不善。 1681年,英吉利人人关闭台湾商馆,仅留一人代理清理债务。双方关系遂告一段落。 朱弘桓不由自赞叹道:“好炮呀,这西洋的造炮技术,果然要强于我大明呀。” 十七世纪初的大明水师,早已经不复当年郑和下西洋的雄风,乃至在和荷兰人交手时才发现,能用于交战的战船,不过数十艘。 这让当时的明朝政府都伤透了脑经,动用了东南三省之力,征调了二百商船,这才又改装了部分战船。 后来又通过购买佛朗机人的蜈蚣船用于仿造,但是那种船乃是用人工撸浆的方式推进,虽然速度还行,但是防护却几乎没有,除此外就只有那种大型福船了。 不过想要用这些船和西洋舰队较量,简直是找死。 恐怕,当初大明水师的战舰和郑家的战舰编队相比起来,也要落后几分。 最终也导致郑家海上势力彻底崛起,最终葬送大明海上贸易渠道。 萧武随之长叹一声,道:“是呀,当年的郑氏水师横行南洋,管你什么佛郎机人,荷人泰西人,拦路者皆是扫除殆尽,是何等威武啊,唉.......。” 说道这,他不由得看了一眼一旁正眺望远洋的刘煜。 就在今早他也饶有兴趣的和刘煜曾就今局势探讨了一番。 在和刘煜的讨论中,他突然发现, 此人不仅对清廷态势非常了解,乃至对东南海上各个西洋势力的优劣也是分析的头头是道。 这使得萧武不得不将刘煜放到了较高的地位来看待。 一连数天的时间,天气甚为晴朗。 船队借着连绵不绝的大风破浪而行,突破台湾海峡一口气驶入南海。 这也使得船队远离了清廷的传统势力范围。 没等萧武等人松口气,一支意想不到的船队竟与自己擦肩而过。 当瞭望哨发来警告时,刘煜很是诧异。 难逃的船队虽然规模不大,但也有战船十余艘,寻常的海盗根本就不敢挑衅。 之前也曾遇见过不少疑似海盗的船只,不过当看见郑军的旗帜与船身巨大的福船后也都逃之夭夭。 胡思乱想中的刘煜走出舱室,来到甲板上。 此时萧武,刘全等人也都早已登临船头。 不远处的海面上,三艘武装商船正呈一线队列驶在南逃船队的右侧。 “英国人。”看着武装商船上扬起的旗帜,刘煜吃了一惊。 “这些西夷似乎并没有袭击我们的意愿,或许只是在防备我们。”萧武眺望着远处的英国商船。 “让鸟船撤回来,不要激怒他们。”萧武吩咐。 “萧将军,放只小船。”没等刘煜开口,一旁的何滨指了指不远处的英国商队。 “若是要南下吕宋,势必要牵扯盘踞南洋的西方诸国的利益,与其被动不如主动相商。”何滨解释道。 何滨早些年曾在东印度公司驻台湾的英国商馆中任职,后商馆废除后又在机缘巧合下被强征为郑军舰队水手,经历十年的磨砺方才坐上了水师镇参将的位置。 本想当年的一切都将化为云烟,不料,此刻倒也是派上了用场。 萧武并没有回应,而是在思索。 “萧将军,让我和何滨一同前去吧。”看了一眼一旁的何滨,刘煜从容说道。 “你想做什么。”叔父刘全摁在刘煜肩膀上,这几天里他惊讶的发现刘煜似乎像是变了一个人一样,让自己有一些捉摸不透。 “南洋利益错综复杂,英吉利人狡诈,尔等要多加防备。”萧武点点头,示意刘全陪着刘煜同去。 他们坐上了一艘鸟船,与他们同去的还有一名翻译。 随着鸟船的不断靠近,刘煜愈加的不安。 不远处,那几艘商船的轮廓逐渐清晰, 仅仅只是三艘武装商船而已,竟然就与郑军主力的福船相差无几。 看着那商船一侧的炮窗,刘煜咽了口唾沫,若是真的发生冲突,怕是自己的船队还真不一定打得过。 这还只是武装商船,若是真正的战船。 想到这,鸟船就已经靠近了英国的商船。 商船只允许刘煜,刘全还有那名随行翻译上船,其余人等一律不得靠近。 鸟船在送完刘煜三人后就远离了英舰,在附近海域徘徊。 在叔父的帮助下刘煜登上英船。 船上基本都是洋人面孔,一双双深蓝色的眼瞳注视着刘煜等人。 一名英国水手叽里咕噜的说着。 “他们的船长请我们进去。”何滨翻译道。 在那名英国水手的带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