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二章 :离去 (第2/2页)
同道合,很有共鸣,你见过同行反目成仇的人还少吗? 不是今天,古代就这样!荀子看不上孟子,那是有记载的! 所以,第二个反驳,我还成立!因为这是人性! 夫子,极懂人性! 他是不会这么想的,而且这么翻译和上面哪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毫无关联。 如果一个毫无关联的词,孟子干嘛放到一个篇章中?难道孟子就这么弱智? 所以这是我的第二个“习”的思考和发问! 老规矩,先断句: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就不一一解读了直接翻译:当你具备一定学识高度的时候,懂你的人少之又少!自远方,就是少之又少的意思(来不fou?有没有的意思)当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你一定会失落,气馁!等你学会了,放下这些东西,才算真正拥有了智慧! 所以有朋自远方不亦悦乎:整体意思——知识到了一定程度,或者某些方面成就很高的时候,人是很孤独的!你要学会对待孤独,感受孤独,才能向更高的成就迈进! 可以清晰的看出,这句话是对上一句话的一个延续, 第一句话是获得初步成就。 第二句话,是如何对待成就! 接着往下,没耐心看了?那就拉倒!我送我的,你看你的! 思想这东西,有时候很贱,但人生没有他,就是空壳!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还是先断句: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指的你以外的人,别人的意思,连起来意思就是:“那些不理解你的人” 这是这句话误解的关键所在。 所以整句话用今天的话来讲: 当别人不理解你的时候,你要首先搞清楚,他们为什么不理解你?而不是责怪、恼怒! 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理解,最终获得别人的支持的! 君子,不是你理解的君子,君,代表中心的人,扛着大旗的人,这里指有成就的人! 子代表别人,或者子民! 论语,只要出现君子,都不是一个词,基本都是这个意思! 所以三句话连起来这么解读: 一个有学问有思想的人,总是和别人不一样的!他们总是善于学习,善于发现规律,总结规律,并且掌握规律! 这样的人,一般很少有人能懂你,你只有超脱了这种苦恼,才算是真正的智者!所以懂了这些,你才发现,你需要的不是有人懂你,而是要去引导那些不懂的人,学会这些道理;如果是责怪他们,对他们发火,那也毫无意义的!当你理解了他们为什么不懂你,你要学会用他们听得懂语言,和他们沟通,这样你才能正确引导他们,这样他们才慢慢理解你,并且开始支持你! 你才算真正的学有所成了! 这才是孔老夫子的本来意思,这个解读才是智慧! 你别笑,我告诉你,全世界我找遍所有资料,没有一个这样解读的! 不是搬着半瓶醋朱熹的注解到处胡说,就是自己歪解! 那你一定会问,我怎么成了当今世界,第一个正确解读的人! 想知道??? 回到开头,看看我的要求! 用“三个字”来换! 这三个字就是:“想知道”!“我太想知道了”!“我他喵的超级想知道了”! 自己发挥,不限!只要超过三个字,含三个字即可! 好了! 从这章开始,回复我的人为零! 这本书,是有极大问题的! 我得自我反省! 我的书没人读,是我的浅薄! 问题在我,而不在于别人! 人否,知而否,愠否!亦君子乎!便是这个道理! 如果回复超越我的小心脏,娘西皮,爷干了! 日夜不息,勤劳耕作! 再次,感谢给我投推荐票的人,感谢读我书的人! 我拿出世界第一解,感谢你们! 你们掌握了,还是可以四处吹吹牛皮! 还是很快乐的! 当然,悟性高的,自己回家解读出比我还牛的,功德无量! 再次感谢,发自内心的感激! 你们让我获得了无限的快乐! 希望,你们也读到了快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